新华社稿件与高考“撞题”的启示
本报评论员易艳刚
2016年高考让两位新华社记者成了“网红”——新华社记者张建松采写的稿件《为探秘万米深渊,我国正研制“彩虹鱼”项目》,出现在了北京卷语文材料题部分;新华社记者周琳撰写稿件《若虚拟更美好,现实是否不重要》,则“押中”了浙江卷的作文题。网友们对新华社记者富有针对性、专业性和前瞻性的报道赞誉有加,还有人称赞刊登这两篇报道的《新华每日电讯》“押题比老师还准”。
与某些中学教师用题海战术“押宝”,或某些培训机构用歪门邪道窃题不同,新华社稿件与高考“撞题”纯属“无心插柳”。不过仔细推敲,这种“巧合”的出现也在情理之中。一方面,高考语文科目尤其作文题,无疑需要契合社会主流价值观,这与新华社这种主流媒体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另一方面,近些年的高考作文题越来越“接地气”,从主流媒体报道中寻找出题灵感的情况会越来越多。
厘清这一层关系就不难理解,为何《光明日报》所载文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的节选,会成为北京卷原汁原味的作文题;同理,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新华社原记者周劼人所写的《寂静钱钟书》一文,几年前会被高考福建卷的语文命题人相中。你当然可以说这些只是“碰巧撞上了”,但你也可以这样理解——在对“汉语之美”的理解上,在对主流价值的追求上,高考与主流媒体是有默契的。
在新华社稿件与高考“撞题”的消息传出后,有不少学生家长给《新华每日电讯》的微信公号“草地周刊”留言,表示以后会让孩子多读主流报刊。与其说这是学生家长帮孩子“涨分”的功利之举,毋宁说这件事让更多人再次意识到,年轻人有必要改变只刷屏不读报的阅读习惯——仅仅将手机、电脑当作信息源,不仅可能错失与高考题提前“邂逅”的机会,更不利于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
进入“屏阅读”时代,无论是新闻网站、电子书还是微信公号和朋友圈,都给人们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捧着一个智能手机,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掌握国内外大事,能够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见缝插针式阅读,是有一些优势。但当前社会有一种不好的倾向是,有一些人在潜意识里将传统的读书看报与电子阅读对立起来,甚至认为读书看报是一种落伍的生活方式。可事实上,这两种阅读方式各有利弊,传统的读书看报,仍有诸多电子阅读无法替代的可取之处。
伴着手机、电脑、iPad等长大的年轻人,电子媒介素养或许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但也会因为对传统阅读不够重视而吃亏。以当下流行的微信公号阅读为例,当大量的微信公号为追求阅读量、转发率而哗众取宠、玩“标题党”、刻意低俗之时,一个全凭电子阅读获取信息的人,能接触的只是一些营养价值不高的“网络爆款”。而传统媒体尤其主流媒体,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中能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专业素养,不仅关注社会热点、焦点,也会给有价值、有情怀的冰点留有一席之地。
此前,习近平总书记讲过自己当年读报后带领陕北乡亲学打沼气池的故事,也曾在不同场合强调读书看报的重要性。在吸纳新媒体阅读优点的同时,多通过主流媒体获取权威信息,知悉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动态,不仅应该成为领导干部的基本素养,也应成为年轻人的良好习惯。
当然,无论是新华社还是其他主流媒体,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是:应该如何练好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不断增强稿件的品质和感染力?唯有主流媒体源源不断推出高质量的“供给”,才能吸引住广大受众,让核心价值观永远成为主流的声音。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图像版权路透图片标题山坡上许多房子倒塌大雨后摄政 至少有600人失踪后泥石流和洪水摧
副总统便士周三表示,他在总统特朗普的批评下表示赞成,他的言论指责了在白俄罗斯的夏
布里吉特Macron采访中证实,它将在星期五杂志,它的作用将是非依据一项法律,而是章程,阐
在星期三举行的仪式上,希瑟海耶(Heather Heyer)是一名32岁的受害者的母亲苏珊布罗
康沃尔郡的海鲜餐馆已经加冕最好的在英国每年食物指南,肘击坎布里亚郡L Enclume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