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社会 经济 快讯 文化 时尚 女性 科技 汽车 综合 快报

让海底长出“森林”姹紫嫣红,五彩斑斓的鱼儿穿梭其中

2017-10-26 21:51:30 来源:新华网

黄晖形容海底种植珊瑚的过程类似陆地上的植树造林:首先培育幼苗,在苗圃中长成小树,再移植到要种的地方。要选择先种一些长得快的品种,然后再培育耐受性强的品种。

珊瑚可以进行无性和有性繁殖。为了开展研究,每到珊瑚排卵的时候,研究人员就会到海底连续多日蹲守,获取珊瑚受精卵。他们已对十多种珊瑚开展了有性繁殖的人工培育,掌握了人工控制条件下的从珊瑚受精卵培育至珊瑚幼体的珊瑚增殖技术。

另一方面,科学家也利用珊瑚的无性繁殖开展人工培育。他们将珊瑚切成手指大小的断枝,经过培育再附着到预定海域的人工礁体上。

他们在海底钉上架子,上面吊绳,再把珊瑚绑在绳上,形成珊瑚树,或是拉起网做成浮床,把珊瑚种在浮床上。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科学家在海底种珊瑚

“这就是珊瑚的苗圃。因为珊瑚‘幼苗’太小了,直接种在海床上会受到沉积物、水流对海床冲刷等各方面干扰。我们要等珊瑚长大之后,再移植到海床上去。”黄晖说。

“我们的目标是恢复整个珊瑚礁生态系统,所以不仅仅要种珊瑚,还要培育整个生态系统中海藻、海草、贝类等其他生物,让它们和谐共生。”黄晖说。

与陆地植树造林相比,海底种珊瑚更加艰难。“我们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如何避免种下的珊瑚不被人力和台风破坏。刚从苗圃移植到海床的珊瑚不稳固,台风是很大的威胁。”黄晖说。

研究助理杨剑辉说:“晚上在水里作业有可能会碰到有毒的生物,很危险。如果碰到要马上上船,采取紧急措施。”

另外,水下作业工作量大,成本高。科学家在珊瑚种植成活的基础上,还要想办法降低人力物力成本。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科学家在海底种珊瑚

目前,黄晖团队已看到初步效果,在南海成功种植了约十万平方米珊瑚。2016年底播珊瑚断枝成活率约75%。

珊瑚礁生长缓慢,最快的鹿角珊瑚一年大约能长十厘米,有的品种一年不到一厘米。要想种出大面积的海底森林,恐怕还要等待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时光。

黄晖指出,在寻找珊瑚生态系统恢复方法的同时,应更多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消除导致珊瑚退化的因素,减少对珊瑚的破坏。

原标题:海底“植树造林”中国科学家在南海种珊瑚

关键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篇:与欧美争锋 C919圆国人“大飞机梦”

下一篇:杜尚《带胡须的蒙娜丽莎》拍得人民币492.2万元

责任编辑:FRT136

资讯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