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评论不能流于泛泛观感,评论者直抒胸臆固然重要,但同时也应具备理论知识,掌握评论方法,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因为,评论不是创作的附庸,亦非个人好恶的主观表达,而是要在理性指导下,对题材、素材等经过鉴别、取舍、改造、重塑等,最终实现艺术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好的评论关系着当代戏曲价值的重建和审美的升华;同时,它在具体操作方法上既不能自外于戏剧,也不能放弃戏曲自身的美学追求,比如,要尊重剧种的多样性、重视舞台表演技艺等。
直面创作中的现象、问题,当前,戏曲评论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也产生了一些值得反思的现象。一是以“主创说”代替“作品说”。在创作过程中,主创人员通常会把对于创作的预期形成详细阐述,比如,表达何种主题,人物关系如何架构,舞台美术及灯光、服装化妆呈现何种效果等。这种用作前期宣传或作品导赏的“主创说”往往替剧中人物、情节走向“说话”,容易形成先入为主的判断,一旦二度创作不尽完善,难免就有“说的比唱的好听”之嫌。综观戏曲评论领域,将宣传与评论画等号,把“作者说”等同于“作品说”的情况常常发生,甚至主创圈子、作品选材等也时常左右评论者的独立判断。二是让“文学性”先于“场上性”。大多数评论家在谈及某一作品时,多会关注剧本文学方面的优劣得失、题旨内涵和人物塑造层面是否生动、深刻,但对于音乐形象及表演技艺、行当特性等不加重视,长此以往,显然会对戏曲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须知,戏曲首先是“场上之曲”,是一门综合性舞台艺术,其次,大剧种与小剧种、京剧与地方戏等,都有各不相同的声腔音乐特点与表演范式,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就当前戏曲音乐创作而言,小剧种音乐歌舞化、大剧种音乐京昆化等趋向突出,亟须专业化评论跟进;再如,戏曲舞台创作中亦存在重生旦戏及“文强武弱”现象,近年来举办的“全国净行、丑行暨武戏展演”“京津冀地区武功武戏表演人才培训班”等,都意在改善戏曲行当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对于上述现象,都需要从理论评论方面进行系统总结,不仅要提出问题、引起关注,还要研究、探索破题发展路径。
那么,在人人皆可评论的时代,面对剧种与剧团繁多、样貌各不相同的戏曲艺术,评论如何作为?笔者认为,首先,对于评论者来说,需要丰厚的知识储备和独立的审美判断。一方面,要了解宽广的历史文化背景,掌握充足的戏剧、戏曲知识及正确的、前沿的理念观念,累积足够多、足够丰富的生活经验与观剧体验;另一方面,基于广博的储备、专业的认知,还应形成客观的、不偏狭的独立认知,从而对“这一个”作品由表及里、对症下药,知道哪些是无需较真的细枝末节,哪些是关乎作品好坏的重大关节。其次,还要通过优秀的戏曲评论,唤起业界对于传统价值尤其是“场上之曲”“场上之技”的重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绝非“另起高楼”,像京剧的一些现代经典剧目创作、吕剧进入城市剧场后以《李二嫂改嫁》为代表的一系列改革创新等,都曾面向传统找手段,并从其他艺术形式中广泛汲取,从而形成了新传统、成就了新经典。同时,作为“无动不舞、无声不歌”的舞台样式,戏曲除文本外,音乐、表演、服装、上下场等都是其舞台艺术领域的关键环节,它们集中体现为演员身上的“活儿”,并以此架构起舞台文本与观众体验之间的桥梁。现阶段,我们不能因为现实题材创作占据多数,就可以贴上“生活化”标签,对戏曲的舞台技法不加重视,这也导致了有的演员认为练功与否无关紧要。对于传统的、场上的认知,戏曲评论必须合理引导、有所作为,否则,容易让创作表演者走向误区,甚至将影响戏曲行业的整体生态。(孙丛丛)
责任编辑:FRT136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