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引发市场对大宗商品进入“超级周期”的猜测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否成中长期趋势”的讨论。
分析大宗商品市场的周期性因素,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大宗商品价格不具备中长期上涨支撑。但短期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压力会继续让全球各经济体内部承压,轻则波及企业利润从而影响新增投资增长,重则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造成经营困难。因此,在积极做好保供稳价等应对措施的同时,还须科学做好大宗商品市场周期性因素研判,特别是准确评估疫情阴霾之下的全球通胀预期。
周期性因素推高大宗商品价格
受煤炭、化工和钢材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影响,8月份PPI同比涨幅创下13年来新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PPI同比上涨9.5%,逼近两位数。
另据9月14日发布的9月第二周(9月6日至9月12日)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为177.02点,比前一周上涨0.7点,涨幅0.4%;比年初上涨15.6点,涨幅9.6%;比上年同期上涨35.6点,涨幅25.2%。分类指数方面,九大类商品价格指数“五涨四降”。其中,有色金属类、钢铁类、油料油脂类涨幅居前,比前一周分别上涨3.1%、1.7%和0.8%。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并不符合“生产者难以适应的持续异常强劲的需求增长,导致长达数年甚至十余年持续增长”的超级周期定义。他认为,此轮大宗商品价格不具备中长期上涨支撑。
分析此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林伯强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周期性因素“作祟”,一是通胀预期。疫苗接种给全球带来的经济复苏和需求回升,加之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实施财政刺激措施使得通胀预期高涨,共同推高资本追逐大宗商品的热情。二是各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在目前全球货币政策尚未彻底转向的背景下,通胀预期和流动性泛滥催生的投机活动推高了铜价和油价的快速上涨,且投机行为呈现向有色、石化甚至农产品领域蔓延的迹象。三是供需矛盾与不平衡。其中,投机因素发挥了放大这种矛盾与不平衡的作用。林伯强认为,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是商品经济规律,但人为投机行为导致其短期偏离了正常规律。
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以农产品大宗商品来看,原本供给端货源充足,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供货方惜售囤货,购买方又抢货加剧供需矛盾,导致价格上涨,“投机炒作”也发挥了一定作用,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恐慌性”上涨。
气候灾害也是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因素之一。姜文来认为,农产品受气候影响较大,由于气候变化造成如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增加,特别是对粮食主产区造成一定影响,如此将影响价格预期。他举例说,今年北美春小麦产区天气炎热、欧洲天气也不理想,导致国际小麦价格上涨明显。“但气象灾害影响均属短期范畴,长期来看不可持续,因此,对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也难以构成长期上涨支撑。”他说。
强化需求引导 平抑价格冲高影响
厘清造成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周期性因素,有助于探寻大宗商品价格中长期走势。
“此轮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符合大宗商品价格周期变化规律。”林伯强强调,从历史上看,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始终逃脱不了周期命运。他强调,周期由产能推动,产能又取决于投资多寡,一旦产能过剩价格大概率下跌,“须认清周期性因素影响均属短期,周期过去,大宗商品市场供需、通胀预期减弱,相关商品价格会自然回落。”他说。
短期内如何有效引导需求?积极主动化解大宗商品价格冲高影响变得更为关键。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汪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考虑到短期内国际上宽松金融环境或有所持续,以及因变异病毒扩散持续冲击全球供应链等多重因素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压力会继续令各经济体内部承压,轻则波及企业利润从而影响新增投资增长,重则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造成经营困难。
汪浩认为,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企可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着手。
国际层面,随着全球疫苗持续推广,疫情对经济影响逐步减缓,大宗商品生产重新开工,物流运输逐步畅通,全球供给与需求有望逐步恢复平衡。同时,欧美等货币金融正在酝酿回归常态。
国内层面,保供稳价效果逐步释放。一系列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政策“组合拳”为市场“降温”。包括加大对重点市场的投放,打击“投机炒作”“哄抬物价”等行为。据悉,国储局7月组织投放了首批国家储备铜、铝和锌,共计10万吨;此外,国储局还向市场投放了部分政府煤炭储备,在供需偏紧时段有效补充市场供应。
“国际、国内两个层面为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提供了支撑,但须科学做好大宗商品市场周期性因素研判,尤其是准确评估疫情影响下的全球通胀预期,稳妥推进经济复苏举措方可实现。”汪浩强调。(李海楠)
责任编辑:FRT136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