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买糖一度是很多中国家庭的习俗,红火热闹的新春时节,摆几盘糖果在桌上,象征着家庭的甜蜜幸福。近些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品类极大丰富,人们的消费观念在不断变化,春节的“甜蜜习俗”也在升级。 本报实习记者 刘坤媛
巧克力销量可观过年买糖不再是必选
早在元旦前后,各大超市卖场便纷纷布置年货销售摊位,眼花缭乱的商品,配上红火热闹的装饰,很有节日氛围。传统的硬糖、软糖、酥糖、散装巧克力糖等仍是年糖的主力军。过年买糖曾经是不少家庭的习俗,象征着新的一年甜蜜幸福。但是记者看到,除了糖类之外,坚果、蜜饯、小包装零食等休闲类食品也被摆在了比较显眼的位置,很多顾客正拿着袋子挑选。
家住北京丰台区的出租车司机陈师傅说:“我家已经两三年没买过糖了,因为没人吃,在那干放着,现在过年都是买一些坚果类的小零食,大人孩子都喜欢。”但是就职于某事业单位的刘先生表示“出于习惯,过年还是会少量买点糖,摆在桌子上像个样子,哪怕一年到头也吃不完。”类似的想法在很多家庭都存在,由于消费品种类极大丰富,甜蜜的糖果早已不再是过年才吃的“稀罕物”,甚至传统的糖果已经跟不上人们追求新鲜多样的口味的步伐。
据大兴区某大型超市的工作人员介绍,春节前的这段时间,糖类销售迎来一年中的高峰,但是相比其他小零食,销量并没有过于突出。反倒是因为今年春节正好撞上西方的情人节,巧克力的销量非常可观,商家也抓住这个点,尽可能地给巧克力类食品提供促销平台。“最近这五年来,传统中国糖果行业持续低迷,最重要原因就是在整个消费升级以及大健康意识的不断深化,成为糖果这个品类增长的最大阻碍”,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如何对接整个新生代的一个核心的诉求和需求,成为了各个企业都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进口糖果抢占市场电商平台销售火热
与传统糖果销售不尽如人意形成对比的,是进口糖果在近些年的大受欢迎。电商、海淘、代购行业的飞速发展,进口渠道越来越多元化,这给进口零食走进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记者在某著名电商平台看到,来自瑞士、比利时、日本、俄罗斯、东南亚等地的糖果、巧克力,是颇受欢迎的商品,有的月销量能达到数万件。据某品牌客服人员介绍,在节前购物旺季来临之际,日销售量比往常翻了近一倍。
据记者观察了解,原产地为欧洲的糖果巧克力以选材正宗,品质高档取胜,日本产品则是品味独特,个性十足,而东南亚地区的糖果类产品以热带水果风味为卖点,含糖量较高,价格也相对便宜。其中,俄罗斯进口的“KDV紫皮糖”,因其物美价廉,成为近期的“网红”食品,在淘宝平台搜索该商品,点进排在第一的店铺里,能看到,该商品的月销量达到3万多件,好评率高达95%以上。
这些进口糖果、巧克力成为热门,一方面是得益于网络的宣传作用,另一方面是因为电商平台上的广告推广和网民间的口碑传播。例如日本产的“白色恋人”巧克力,成为很多去日本旅游的人的必购商品之一,也是海淘、代购的热门食品,除了其本身品质地道之外,与它在各种旅游论坛上的存在感也是分不开的。
一名网购进口糖果的“95后”大学生小白说,选择网上购买,一是因为这些商品比较新鲜少见,线下实体店不容易买到,二是网络上可供选择的面更广,品类的划分也更加详细多样。问她是否会在网上购买国产糖果,她表示虽然知道“大白兔”“马大姐”这样的国产品牌,但是对于她来说没有吸引力,不会购买。“当然,选购时肯定要先看商品评价和店铺的信誉值,毕竟是吃的东西,不能乱买。”
电商平台无疑成为进口糖果飞速扩张的渠道,同时,据报道,一些外资零食巨头也在将其历史悠久、品质经典的产品引进中国。据广东检验检疫部门数据统计,2017年广东口岸进口食品品类中,糖果巧克力类进口数量同比增长48%,仅次于干坚果类,位居第二。这些都对国产糖果产业形成夹击,迫使国内糖果行业向产品高品质升级,开辟更为多元化的营销渠道。
春节来临之际,消费者的“甜蜜诉求”并没有减少,而是更加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更加注重品质和品位,这意味着,“甜蜜行业”正不断升级。
下一篇:最后一页
责任编辑:FRT136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