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正文 >陈宪:创业创新,形成中国经济融合发展新格局

陈宪:创业创新,形成中国经济融合发展新格局

   2017-05-09 21:48   作者:   编辑:郭晴天
字号:T T

克强总理最近在考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时指出,要通过“双创”走出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在各产业间内部互动和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下,现代经济发展表现出一个显著特征,那就是跨界融合。它已经成为各种商业模式必备的要素。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来自于企业追求最大化利润的动机。尽管其途径和方式是多样化的,但基本样式是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然而,在现阶段的中国,融合发展需要来自改革的外力推动。这是因为,长期以来,由于制度壁垒、行业管制等原因,中国企业间的跨界合作有着种种难以逾越的障碍,进而严重地影响了产业和经济的融合发展。这种格局有望在“双创”的推动下发生深刻变化。

创业经常被理解为只是初始创业。大部分民间创业确实始于初创。然而,创业者的梦想总是要做强做大企业,他们中的成功者之所以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这个梦想,就是因为持续的再创业。正如经济学威廉·鲍莫尔在将熊彼特的理论范式运用于创新增长的实践时说过的,市场经济的最佳形式就是大企业型和企业家型两类企业的混合。后者指的就是初创企业,亦即创业者的企业。在中国今天的经济生活中,也共存着这两类企业。不过,在中国的大企业型的企业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国有企业。毋庸讳言,国有企业先天缺乏创业创新的基因。难道它们只能置身于“双创”之外吗?答案是否定的。总理在这次考察活动中,当面对多家央企的负责人说,“双创”既是小企业生存发展之路,也是大企业繁荣昌盛之道。央企技术、人才、资金、资源雄厚,开展“双创”站位更高、潜力更大、机遇更多,大有可为。现在的问题是,国有企业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从公司制度、治理结构、组织架构等多方面,进行脱胎换骨的再造,将“双创”的观念、机制融入其战略、投资和经营活动。

创业创新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除了初创,企业持续的内部创业,是企业做强做大的必然选择。即便在今天的中国,也已经有了很多这方面的成功案例。总理考察的航天科工集团打造航天云网,开展“双创”,依托“互联网+”平台,不仅内部活跃着2000多个“双创”团队,而且广泛聚集社会上各类创客和创新资源,既解决自身难题,更带动提升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和创造能力。在海尔集团,创客和小微创业是张瑞敏提出的内部改革的概念。按照他的理念,海尔现在主要由三类人群组成,第一是平台主,像海尔轮值总裁这样的职位便属于大平台主。第二是小微主,指那些依托于海尔内部不同平台成立的初创公司。第三类创客,则是在小微公司中持有一定股份的创业者,他们需要与海尔签订对赌协议,只有达到一定目标值才可兑现股份。目前,海尔产业金融平台下共有9个创客团队,涉及的领域包括医疗、健康消费、智能交通、社区金融、物流、食品农业等各个方面。随着近两年海尔内部改革加速,已形成大约20个平台,183个小微公司,创业项目涉及家电、智能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类别,以及物流、商务、文化等服务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外部人员选择海尔平台进行创业。

正是基于这些丰富的实践,总理说,“双创”实质上是一场改革,它抓住了生产力中“人”这个关键,依托“互联网+”把无数“个脑”联接成“群脑”,实现企业需求与社会海量创新资源的精准对接,既可以提升大企业创新能力,又能够催生出无数个小创客CEO,将极大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由“双创”倒逼的改革还有着不可替代的宏观意义:唯有“双创”,中国才能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唯有“双创”,才能推动以政府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结构性改革;唯有“双创”,才能使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高收入国家,进而开始向发达国家、现代国家的进程。

当前,一方面,国有企业(大企业)正面临通过建立混合所有制的深化改革,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公司制度;另一方面,广大民营企业、初创企业(小企业)需要不断发掘业务空间和发展领域。二者如何通过“双创”的契机,将后者的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技术,特别是比较灵活的机制,融合到前者的改革与发展之中,是一篇具有巨大社会价值的大文章。这方面的生动实践已经开始。笔者在深圳调研时发现了这方面的案例。一家以做车联网为主要业务的初创公司——安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注册一家股份制的新公司,共同开发智能挂车门户平台。新公司通过第三方设备、应用软件和服务整合,成为智能管理系统、挂车运营价值挖掘和挂车运营车辆大数据的提供商。由此,作为大企业的中集车辆,将完成智能化的改造升级;安煋这家初创公司则将拓展业务空间,获得可遇不可求的发展机会。正如总理所说,这种新模式使央企与中小微企业不再是简单的上下游配套关系,而是形成优势互补、相互服务、利益共享的产业生态,不仅会对推动企业发展产生乘数效应,也会带动大量社会就业,给各类人才实现价值提供更大空间,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其激发的巨大社会创新创造潜力前景难以估量。

如果说一般意义上的融合发展,主要是一个技术问题、产业问题,那么,在中国现阶段,融合发展需要来自“双创”倒逼的改革才能实现。所以,我们一方面要从这个高度和视角来认识“双创”,另一方面,要通过切实的、落地的改革,为“双创”、为“融合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当然,由技术进步推动的融合发展也会倒逼改革,使制度变革更加容易实现,进而使创业者和企业家有更好的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