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正文 >专家--为什么说抢救满族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专家--为什么说抢救满族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2016-07-21 10:30   作者:   编辑:郭晴天
字号:T T

为什么说抢救满族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专家--为什么说抢救满族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我想提一个问题,我们中国没有满族行不行?我想恐怕不行,那样的话,我们中国就不称其为一个多民族团结的大中华。没有哪个民族都不行,既然叫大家庭,就不能缺少任何一个家庭成员。那么,没有满族文化行吗?更不行,那就等于没有了满族,一个民族不只是自然种族概念,而是具有深厚的社会属性,这个属性是以文化的状态坚强地存在着的。简单地说,主导这个民族灵魂运动的轨道与方向的是文化。

当然,我也想针对第一个问题来展开提出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可以常常听到的那些鬼话的毫无道理,即“没有哪个民族都行,没有满族更行,没有满族文化简直好极了。”学术研究,虽然不必与鬼话争长短,但理应知道世上存在这样一种声音。而这种声音是最危险的,因为它极易造成不团结,甚至造成感情上的分裂。

只有多民族的团结统一,才是一个国家要发展要进步的前提。而这种团结的统一,主要是文化的团结与统一,我们也可以叫做认同与统一。这就是我开篇要谈的第一点,我们抢救满族文化遗产的意义。

一、我们抢救满族文化遗产的意义

我刚才讲了,只有多民族的团结统一,才是一个国家要发展要进步的前提。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大力地抢救满族文化遗产,在继承相对完整的而不是残缺不全的遗产中,有效地高效地继承满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最高精髓。

现在人们喜欢谈中华民族精神,那么,它与满族精神是什么关系呢?

我们现在做一下比较。

现在通常说的中华民族精神是:“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创新、包容、厚德、谦虚、务实、奋进、诚信、务实、兼容、好学、互信、互利、协商、尊重、爱心、公德、平等、平和等。”

那么,通常说的满族精神是什么呢?有人这样概括为,“勇敢、博大、兼容、进取。”也有人这样概括为,“艰苦奋斗的吃苦精神,英勇奋战的牺牲精神,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

一目了然,形式上的两种精神,本质上为一种精神。或者说,满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部分。或者说,满族为多民族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贡献了自己的民族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

到明朝末年的时候,中国经历了276年残酷的政治压迫和文化摧残,经历了31年的农民战争毁灭式的文化大灾难,中国几乎没有什么精神可言了。

在中国长期传教的帕莱福这样写道:“中原人,他们是最软弱的最没有力量的,南方各省的人,他们长期享有安乐,官长和军人娇气,百姓也娇气,很少有习武的人,所以就灭亡了。他们几百年都没有打仗了。这些人毫无军事操练,只一心享受歌舞升平,官员逛妓院,老百姓也逛妓院,他们只贪图生活享乐,不敬神,没有信仰,无节制地纵情于声色。……男人总是手里离不开扇子,像妇女一样。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出访,他们都带着一把扇子,甚至老百姓也是这样。他们重文轻武。看重的只是文学与学问。而他们所谓的学问,也不过是在古人的著作里摘章寻句胡乱解释一通而已。一个被认为有学问的人,可以看不起二十员将军。……更要命的是,他们轻视军事操练,人们不屑参与,只有找不到事情做的可怜的农民才去参军,这怎么能打仗呢?”这个人的观点可能有些偏颇,但他显然是看到了实情的。

我读到这一段,既痛彻心肺,又触目惊心。我把这一段写到了长篇历史小说《顺治迁都》里,作为历史的镜子,我善良地希望当下中国人去照一照,看看有没有自己的影子。

那么,明末的时候,中国精神是那个样子,后来怎么就又有了中国精神呢?

这个结论特别清楚特别有力量,那就是从塞外吹来一股强劲的风,我叫它马背上年轻的风。一个被毛泽东称为伟大民族的满族,既带来了自己的精神,又抢救了埋在废墟下灰烬下面的大量的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遗产,从而融合成代代相传的中国精神。难道不是这样吗?如果反过来,李自成张献忠得了天下,他们“烧杀抢掠”的宗旨,在彻底毁灭中华文化的大前提下,哪里还谈得上重新构建中国精神?他们会把中国拖回蒙昧无知的蛮荒时代,同时,他们会把中国人打造成带有极端的受虐狂性质的精神病,心甘情愿地走向供肉食者消费的屠宰场。

比较的结果放在这里,本文不再展开赘述。

现在举国上下,但凡有机会,人们都要谈下中国精神,大家谈振兴中华,其实首要谈的是,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一个民族失去了精神,一切都是空谈扯淡。

那么,为什么不厌其烦地谈这个问题呢?客观地讲,讲真话地讲,我们当下的中国人民族精神不足,或者说我们某种程度上丧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今天出现的所有社会问题,都与中国精神,或叫中华民族精神的弱化、失去有绝对的直接的关系。

假如,我们全体中国人,我们全社会,但凡还健全地存在着“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创新、包容、厚德、谦虚、务实、奋进、诚信、务实、兼容、好学、互信、互利、协商、尊重、爱心、公德、平等、平和等。”,健全地存在着其中的精华,即满族精神 “勇敢、博大、兼容、进取。”“艰苦奋斗的吃苦精神,英勇奋战的牺牲精神,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也不至于如此。

学术研究不靠自欺欺人的自恋情感,靠的是对客观现实冷静地思考与分析,那么,请问,我们现在是否真的完全拥有“勇敢、博大、兼容、进取?”是否真的完全拥有“艰苦奋斗的吃苦精神,英勇奋战的牺牲精神,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

我们经不起这样的拷问,但我们必须回答这些问题。因此,我们要抢救满族文化遗产,因为那里面深藏着一个伟大民族的精神。

二、我们有哪些满族文化遗产亟需抢救

谈这个问题时,我想首先用五个字表达我的情感,那就是“痛心与悲愤”,我们不幸而遭遇了败家仔。

满族的文化遗产包罗很多,萨满教、满语、历史、文学、艺术、饮食、体育、服饰、民俗等。我这里主要谈一下历史遗迹和文化典籍。

我走遍了全国各地有八旗驻防的地方。当年设有将军衙门、副都统衙门、城守尉衙门、总督衙门、巡抚衙门的地方,大体上我都去过,就地面建筑而言,与满族有关的,基本上荡然无存。地下建筑,比如那些清代墓,那些墓志铭,挖掘完之后,也就完了,有的连考古报告都没有。好多清代文化遗迹,开发之后就蒸发了。我去当地图书馆,档案馆,也几乎看不到什么文字记载档案。

某地有个著名的铁帽子王的王府,90年代初,我去的时候,山门还在,院落还完整,我走后不久,就神秘地消失了。一个著名的知府胡同,埋藏了百年风云故事,我离开那里不久,没有了。

我们现在几乎到原汁原味的清代小镇小村,清代一条街,除了北京之外,那些当年有将军总督驻防的省会城市里,几乎找不到一条完整的清代胡同。

那些房屋,那些胡同、那些小镇、那些古墓,那些碑刻、那些清代建筑里面留有太多满族文化符号与秘密。可惜,我们当代中国人几乎是不遗余力竭尽全力地破坏。

顺便说一下,在北京倾尽全力抢救胡同的,不是我们中国人,而是一个叫华新民的法国女人。她打了20多年胡同保卫战。这是法国人在中国领会了中国精神,还是法国精神来到了中国来抢救中国精神?

我随便在网上查了一下,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满族重镇的典籍性文献的现存状况。得到的结论,还是要亟需抢救。

中国一史馆保存的清代档案有1000万件。其中200多万件,即20%的比例是用满文书写的。但绝大多数没有翻译,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人看不懂。

在这些文档中,有相当一批不能借阅。我去过多次,这不能看那不能看,几乎成了常规。国家大清史工程虽然功德无量,收录了部分文件档案。可是这一类的书,价格极其昂贵,到图书馆去看,手续繁杂时间有限,阅读障碍太大。我是讲这类藏有极高价值的档案,如果不能在一定程度上开放和普及,那对我们来等于没有,沉睡就等于垂死。昨天有个年轻人问我:“老师,再过两三代,还会有人像你们这样关心这些老去的故事吗?”我带点悲伤地回答他:“很可能不会有了,当代人对文化精神的摧残,不次于文革。以后的文化,就是娱乐以及相关的鸡碎狗杂,下个世纪的人们很可能不知什么是历史、哲学、文学,更不知什么是国家与民族。”那么既然如此,请快快把那些锁在深宫里的档案释放出来,也让我们研究个彻彻底底,让后代们偶然有一天想起来研究点正事的时候,能够有一本字典辞典可以索检。

我抢救性挖掘满族家谱二十多年,偌大北京城,我一份满族家谱。破坏得太厉害了。其它各大城市也差不多。但一史馆藏有数十万满族家谱,以旗籍和牛录为单位,从清初一直记到清末,也就是说,当代绝大多数满族人可以在那里面找到祖父和曾祖父以上的人。如果现在可以公开,那么,绝大多数当代满族人可以续上自己的家谱。如果过了几代迟迟公布了,根本就续不上。

家谱和语言一样,是一个民族个性存在的根本,如果没有家谱和语言,这个民族名存实亡了至少一半。

沉睡在档案里,其实也保存不好。多数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似乎也并不是专业人士,对文物并不知保护。已故著名清史专家冯其利先生生前对我说,他去档案馆查档,大量清代档案都已碰不得,一碰即掉渣。有一次,他看完一件档案,掉了地上好多碎片,工作人员拿扫把就扫走扔了,他问为什么不留下修补,人家回答:“这玩艺我们这里多得是,不算什么?”

黑龙江省档案馆有满文档案60余吨,对清代历史文化研究有极大参考价值。面对如此众多有待开发利用的珍贵史料,满语人才十分缺乏。曾经有政协委员为此呼吁,但在短期内可能也难以解决。但不解决,待满语满文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这些档案就将是天书。

吉林、辽宁图书馆档案馆大致都有这样的问题。作为清王朝的发源地,辽宁地区,特别是沈阳见证了满族的兴起、 壮大和发展, 满族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纵观辽宁地区目前的开发和保护现状, 形势不容乐观, 很大一部分资源受自然和人文原因影响严重遭到破坏, 一些偏远地区的满族文化遗产并没有形成有效地保护。对于典藉历史档案的抢救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多数锁在深宫人未识,文化流失,人才断层的现象令人忧虑。我去某馆看清代档案,馆员竟不知这件档案为何物,张嘴就说没有,我说出编号,她才哑口无言,很不情愿地调档。这种专业性特别强的地方,以后能不能不走后门安插白帽子?原始档案养在深宫人未识,人难识,再过几年即使走出深宫,恐怕也没有人认识了。

如何在不破坏满族文化遗产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地开发利用,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现在,一说满族文化,人们就说大秧歌,二人转,没有比这个更没有文化的了。这会贻笑大方的,这会让在这个领域里的研究遥遥领先的美国、日本、韩国笑掉大牙的。

前一段,我看了看沈阳除了故宫之外,仅存的三陵总管衙门和东三省总督府。我祝福他们不再被拆掉,我祝福它们能够获得新生。现在我们辽宁的经济据说是排在全国的末位,上上下下叫苦不叠,可是我们大拆大扒的时候,可否想到了这一天。我们扒掉了遍地黄金的旅游经济。金銮殿都扒掉了盖起看瓜的窝棚,那怎么会有黄金,那只能有傻瓜。马未都说他在八十年代专门拿折叠椅换清代檀木的太师椅,这是一个道理。

去过成都的人一定去宽窄巷子,想当年那里不过是驻防八旗留下的旧兵营。聪明的成都人没有拆它,而是建成了今天的宽窄巷子,整个四川的经济亮点。再看看我们沈阳的皇城呢,全部变成了寻常百姓家。有一天,我路过一个地方叫郑亲王府巷,我苦笑良久,四处林立的都是火柴盒,郑亲王府空有其名。我幻想着有一天,全部扒掉那些傻乎乎的火柴盒,全部恢复皇城老面貌,按照皇城图修出当年的王府、官宅、衙门,以及1000多条胡同。然后,全部向中外游客开放,那才是不尽财源滚滚来。

在这个自然段结束的时候,我想说,千万再别拆了,推土机快停下吧。最大面积地开始那些沉睡的原始档案文件,寮现科普,让我们在全面阅读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彻底走出清史是阶级斗争史、是异族入侵史的鬼怪之圈,还原民族大融合,还原一个伟大民族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抢救与重新构建的真实面貌,还原一个即使到了今天仍然不过时,仍然很先进,仍然要必须秉承的民族精神。

三、如何抢救满族文化遗产

说起来让我们脸红,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对满族文化抢救、保存、开发、利用的最好是,台湾故宫博物院、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日本东洋文库、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个叫小林多喜的林业专家,在吉林发现一部《佛满洲镶黄旗苏完瓜尔佳氏谱书》,他如获至宝,多次央求借阅,关氏族长只好借给他。一年后,他送还了回来,说是天皇看了一个月,命人手抄送到了192年成立的意在研究中国文化的研究所——东洋文库。同样是这部家谱,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内只发现了一本,美国哈佛大学图书得知后,立即派中国留学生回到中国搞了一份复印件拿回去收藏。美国新清史研究的代表学者柯娇燕为此特别写了研究论著《孤军》,这本书被称作“在清史、满学专著中,对满族进行阶层的分析与研究,《孤军》尚属首例。”

我这里讲的是日本和美国人对满族文化的高度认同。这两个国家,都是世界上最讲实际的国家,他们对没有价值的东西毫无兴趣,相反,他们对有价值的东西顶礼膜拜。

结论,重视即可抢救,重视,满族文化即可浴火重生。

其实,我们国家对满族文化抢救这个领域是很重视的,这方面也投了很多钱,众所周知的大清史工程,就是明证。现在据我所知,每年投给各地图书馆、档案馆、大学的这方面的费用,也为数可观。 但给人的感觉没有利用好。我看到每年抢救性出版的原始档案并不多,不如八九十年代。偶尔出一本,往往价格高上了天,我看到某馆出的一本不足十万字的小册子,标价居然高达4000元。多少读者要被拒之了门外?

这方面的正面典型是沈阳市文史馆。他们在市政府的领导下,从2008年开始,就进行“沈阳历史文化典籍丛书”的制作,到目前为止,已出了四集。主要是清代满族的文化典籍。

除了政府的行为,我们更把希望放在民间力量上面。沈阳有一支民间考古队。大约数十人的一支队伍,这些人多年来,不要国家一分钱,骑着自行车,走遍辽沈大地,只要发现古建筑、古墓碑就向考古所报告,为抢救清代满族文化遗迹,做出了重大贡献。

还有一条路,也很重要,就是民间资本的渗透。国家拔钱的不够,或者有关部门把持着款项舍不得花,致使大量原始文献、专家学者的原稿沉睡在仓库里。我这样说不是危言耸听。著名民族史学专家瀛云萍教授,满学著作等身,但真正出版的只有一本《八旗源流》,剩余的都堆在卧室里。他曾经对我说:“都是宝贝,都是解决了空白的,可是没有人给我出,他们只认市场,只认钱,傻孩子呀,他们会后悔的。”一位名法国学者看了他的手稿后,说:“我走遍了全亚洲,收获最大的就是在您这儿。”一直在耐心地等我们,然而,一心向钱看的出版社没有理他,2012年5月,他在过完百岁生日一个月后,抱撼而去。《辽宁满族文学史》是1983年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是胡乔木特别批示的工程,钱早就批下来了,书就是出不了。后来,在我两次写长篇文章在党报上批评呼吁,多次打电话催问,到了2012年才迟迟得以出版。可是,参加编写的三位教授只剩了一位看到了成果。另外两位都去世了。

多么复杂而严峻的形势。

我是说民间资本的渗透,或设立民间专项基金,就可以绕开那些占着资源不作为的人,让那些处于密封状态的文献早日重见天日。同时,也可以把昂贵的销售价格压下来。凭什么那么贵,国家投了钱的,就应该是平价,而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说了算的奇货可居故昂其价。

如果有一天,我们把满族的历史遗迹、典籍、萨满教、满语、历史、文学、艺术、饮食、体育、服饰、民俗等文化遗产全部抢救并且激活,那么,我们会带动沈阳、辽宁、东三省乃至全国各大省会城市的旅游经济,让人们在人文学习和渗透透中全面接受满族精神,接受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对此,我无限期待。

综上所述,全部是个人浅见。甚至还带有情感色彩。但我完全是急功好义,出于对抢救满族文化的一颗忠心满腔热血。

注 :以上是7月15日,某专家在沈阳大学满族文化论坛上的发言。不代表小编观点,如有不适,请勿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