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控制权之争对企业治理的启示
叶健(新华社上海分社记者)
万科的控制权之争,已经注定成为中国企业史的标志性事件。正如马克斯.韦伯将权力分为三种类型,即魅力型、传承型和法理型。万科之争本质上是魅力型权力与法理型权力之争。但在资本市场,魅力终究难敌法理。缺乏股权支持的万科管理层,更像大摆“空城计”的孔明,这一次,他们遇到的不是司马懿,而是猛张飞。
万科本次遭遇逼宫,因为它本就是个资本市场的孤例。以王石为代表的万科管理层占股比例仅5%多。他们认为可以掌控局面。他们既没有分级股以保障管理层的控制权,也没有诸如“毒丸计划”之类的制度安全,或者其他应对“门口的野蛮人”的应急之策。所以,当外面的人开始敲门乃至撞门时,万科管理层后招明显不足。反观新浪,当他们曾面对盛大的恶意收购时,当即启动“毒丸计划”,最终挫败了盛大狙击。
同为房地产上市企业的绿地集团,其做法就比万科更加务实。1997年绿地完成改制后,同时成立职工持股会,后引入平安和鼎晖,代表员工持股会的上海格林兰投资企业依旧是最大股东。
显然,这种“高筑墙、缓称王”的护城河布局远比万科的“小马拉大车”来得更为稳妥,更符合资本市场的运作规律。
如花美眷不敌似水流年,宝能还是那个宝能,华润却已不是那个华润。想当年,整合高手宁高宁执掌华润,也是以白马骑士的姿态杀入,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这一位置一坐就是16年。随后,华润两经易主,宁高宁两易其职,如今早已物是人非。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当年的白马骑士,如今变成了“黑天鹅”,以第二大股东的身份,声援第一大股东宝能。
事情发展至今,结局似乎已经呼之欲出。但是留给众人的反思,却刚刚开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股市默认的股权与投票权1:1的制度设计是否合理?
实际上,随着企业的不断实践,控制权高于股权的案例层出不穷。
早在2004年——正是宁高宁离开华润的那一年,也是宝能集团完成原始积累的那一年,谷歌引入了两级股权结构,将股票分为B级股和A级股,但B级股的投票权是A级股的10倍;2012年时,谷歌又引入了不包含任何投票权的C级股。
谷歌的股权分级制度,也给后来者以启发。比如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就以不到六分之一的股权,占有四分之三的投票权。又比如阿里巴巴,就以备受争议的“合伙人协议”,将控制权牢牢地掌握在少数合伙人手中。这种股同权不同的制度安全,甚至也得到了一些投资人的认可。比如俄罗斯投资人尤里.米尔纳,投资了脸书、阿里巴巴、推特、京东、小米、滴滴等知名企业。他投资的一大特点就是投钱不投票,投票权送CEO。
之所以投票权会高于股权,因为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也开始认可,有差别的企业家精神比无差别的资本更珍贵。
回顾知名企业史,当投资人与企业家围绕控制权进行斗争,几乎都是以两败俱伤收尾,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企业家精神,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国外企业家和资本方的斗争悲剧也史不绝书。比如美国企业史上公认的企业家艾柯卡,他在执掌福特期间,开发的“野马”汽车名利双收,结果反被董事长扫地出门。走投无路的艾柯卡转投当时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又带领其走向空前的盈利,反让福特相形见绌。
另一个经典案例,就是被一手创立的苹果公司董事会扫地出门的乔布斯,他因为力推风险很高的创新产品,被董事会扫地出门,不久后苹果公司陷入危机,直到乔布斯王者归来。这些案例都生动地验证了一个道理:一家企业是否优秀,不仅与其治理机构有关,更重要的是看谁在治理。
对于当下的万科,大股东固然有权罢免董事,但是“大破”之后能否“大立”,无论对于这两家大股东,或者众多小股东,以及众多万科的业主,这都不是一件小事。“休克疗法”对于企业的伤害,在于破坏神经组织之后,不是换血就能再塑金身。对此,即使再尊重产权制度的围观者,都必须得承认,过程合理并不必然带来结果合理。
资本金和企业家之间,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不可不慎。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图像版权路透图片标题山坡上许多房子倒塌大雨后摄政 至少有600人失踪后泥石流和洪水摧
副总统便士周三表示,他在总统特朗普的批评下表示赞成,他的言论指责了在白俄罗斯的夏
布里吉特Macron采访中证实,它将在星期五杂志,它的作用将是非依据一项法律,而是章程,阐
在星期三举行的仪式上,希瑟海耶(Heather Heyer)是一名32岁的受害者的母亲苏珊布罗
康沃尔郡的海鲜餐馆已经加冕最好的在英国每年食物指南,肘击坎布里亚郡L Enclume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