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正文 >“七姓”大家庭里的无言大爱

“七姓”大家庭里的无言大爱

   2016-06-20 09:37   作者:   编辑:郭晴天
字号:T T

“七姓”大家庭里的无言大爱

▲6月3日,在自己的屋子里,彭云松的身后挂着雷锋像。新华社记者王松摄

▲6月3日,老五栾景通(后排中)、老六刘玉忠(后排右)、老大闫景成的女儿闫丽影(前排左)、老三张秀清(前排右)、老四高玉滨(后排左)与父亲彭云松(前排中)合影。 新华社记者王松摄

新华社记者陈国军、强勇

说来似乎不合常情。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的岁月里,当失去父母的孩子连自己的亲戚都爱莫能助时,却有这样一位男人,先后收养了6名孤儿,又当爹又当妈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家,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而他终生未娶。今年5月,这位已经97岁的老人入选“中国好人榜”,这个“七姓”之家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

这位老人就是哈尔滨市道外区丰润街居民彭云松。在他普通平凡、清苦自乐、守善无憾的人生里,他用坚守写下芸芸众生中的无言大爱,演绎出超越血缘的人间真情。如今,儿辈、孙辈受他言传身教,继续爱的接力,传承行善助人的家风。

跟我回家

“跟我回家,我养你。”一句话,一生的承诺。彭云松以微薄工资独自抚养大6个孤儿,承担起本不属于他的责任,付出的却是几十年的光阴和心血

见到彭云松老人,是在“雷锋文化旅馆”窄窄的小院里。满头银白的短发,低低的个头,佝偻着腰,目光里透着慈祥,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老人。

小院里,一株柳树和一株榆树在微风中轻轻翻动着鲜绿,阳光穿过绿叶轻轻洒在老人的脸上。微风送语,老人打开了话匣子。

还是年轻的时候,彭云松从山东平邑“闯关东”,忍饥挨饿历尽艰难来到千里之外的哈尔滨讨生活。人生地不熟,他只好先干起了临时工,在一家化工机械厂打更护厂。看到彭云松工作负责、踏实肯干,组织上将他招为黑龙江省化工厅供销处的一名工人,每月工资36元钱。

1954年的冬天,北风呼啸,抽打着被冰雪覆盖的东北平原。严寒之下,滴水成冰,出行的人们都裹着有如棉花糖一般臃肿的冬衣,更多的人则躲在屋内不肯轻易出门。寒风中,一个瘦弱的身躯在铁道线附近蹒跚而行,两颊早已冻得僵硬发紫,两只眼睛却四处寻找,眼神不时流露出一丝绝望。

这一切都被彭云松看在眼里,他慌忙从兜里翻出一个馒头递了过去。这个已经快饿昏过去的男孩两眼放光,伸手就把馒头塞进嘴里,几口就狼吞虎咽地吃完了。

彭云松心疼地问:“孩子,多大了?”“8岁。”“家里人呢?”“没了。”……

没有太复杂曲折的思想斗争,没有很纷繁迂回的发展情节,彭云松凭着内心深处的怜恤、同情、爱心,做人的责任和德行,没有犹豫,拉起孩子的手说:“跟我回家,我养你。”

彭云松生命中的第一个“儿子”——闫景成,就这样有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家。虽然这个家几近寒酸,家徒四壁,但是那里有一个肯为他遮风挡雨的老爸。从此,孩子的心有了靠山,彭云松开始了艰难的新生活。

此后,收养孤儿占据了彭云松的整个心胸。1966年,收养了5岁的栾景通和11岁的张秀清;1967年,收养了12岁的郭廷忠和9岁的高玉滨;1969年,彭云松又从山东老家带回来孤儿刘玉忠。不同姓氏的7个人,以彭云松为纽带,成了没有血缘但亲情更浓的一家人。

作为“彭”家唯一的闺女,老三张秀清至今还时常和别人念叨她的童年。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先后过世,一个人孤苦伶仃,每天都挣扎在死亡的边缘。“没爹妈了,就不想活了。”正当张秀清每天都在为生与死纠结时,刚刚收养了栾景通的彭云松,不知从哪里又知道了张秀清的情况,便主动找上门来,再一次认下了这个没人管、无人疼的孩子。

“我爸当时说:‘孩子,你跟我回家吧,让我来养你。虽然吃不好但咱能吃饱。’”张秀清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回忆说,没有我爸把我带回家,我可能早就不在世上了。

在孩子们或无依无靠或流浪街头时,彭云松给了这些孤儿们一个能遮风御寒的家。

一开始,工友们看到彭云松不断往家里领孤儿,都十分不解。“自己都养不活,还养别人?”彭云松没有过多理会:“都是些孤苦伶仃的孩子,咋能活下去呢!”

春去秋来,几度冷雨。彭云松一个人拉扯着这些孤儿,每天都像陀螺一样连轴转般辛苦地工作养家。

平时,一家人住在收发室后面的一个小屋子里,兄妹挤着睡大通铺,常常喝粥果腹,有时候过年都吃不上一顿饺子。有一年中秋,彭云松不知从哪里带回来两个月饼,他用刀将每个月饼切成三份,一人一份分给孩子们吃。看着孩子们高兴的样子,彭云松心里既幸福也难过。

邻居们看着彭云松一家太艰难,有时将一些旧衣服送给他。他如获至宝,将旧衣服剪裁给孩子们穿。“我爸从来不偏心,剪裁的衣服适合谁就给谁穿。”

岁月在悄悄地向前延伸,孩子们陆续上学。为了缓解家中的困难,工作之余,彭云松开始出去捡破烂、找零活。为凑够孩子的学费,他还养了5只羊,每天天没亮就起床挤羊奶,拿到早市上卖。为了多挤出一份奶,“好几次羊都没奶了,老爸还在那儿使劲挤,疼得羊直叫唤,蹦跶着就要跑。”

年复一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淌。在彭云松默默抚养孩子时,岁月也在不知不觉中爬满了他的额头、催白了他的头发。

言传身教

一生未娶、拒绝送孩子去孤儿院、拒绝孩子跟自己改姓……在一些人眼里,彭云松是个怪人,可在孩子们的眼里,他很伟大,不仅仅是将他们抚养成人,还言传身教教会了他们如何做人

当彭云松正把培养儿女健康成长作为他整个人生目标时,远在山东老家的亲人和在哈尔滨的同事开始劝说他把孩子送到孤儿院,找机会赶紧往家里娶个媳妇,生几个亲娃。有人甚至劝说,你一个在大城市拿工资、吃皇粮的人,再不济也能娶个农村姑娘啊。

选择也意味着舍弃。彭云松沉默过,但他还是拒绝了。劝他送走孩子的事儿不知怎么传了出去,家里一下炸了锅。

“爸爸不要我们了?”孩子们一个个担心地趴在门口。等彭云松下班回来,孩子们一窝蜂似地上前围住他,哭成一团:“爸爸,别不要我们,我们都听你的话。”彭云松的眼睛红了,他摸摸这个脑袋、拍拍那个脸蛋,说:“谁说爸爸不要你们了?啥时候爸爸都和你们在一起。”

“6个孩子无依无靠,已经够可怜了,我再把他们送到孤儿院,他们不就又没家了吗?”彭云松说,“我这里好歹算个家,就算没妈疼,也还有个爸在管啊!”

数十年来,彭云松对这个有7个姓氏的“大”家庭倾注了绵绵不绝的父爱,对个人的考虑微乎其微。不少人问他关于“另一半”的问题,他说:“像我这种情况,哪有姑娘愿意嫁过来。即使有,也是过来吃苦的,我哪能连累人家。结婚的事往后再说吧,我得先把孩子们养大。”

孩子们也不止一次劝爸爸找个伴儿,有个自己的骨肉。彭云松听了总是摆摆手:“你们不就是我的亲骨肉吗?”

几次三番,儿女们找老人提出要随父亲改姓彭,他说啥也不答应。“改姓不是我的心意,你们的父母虽然不在了,但留下了后代,我不能做破坏血脉的事,你们该姓啥还姓啥。”他说。

儿女们唯有无奈。“他总教育我们,人这一生得多为他人着想,多行善助人,千万不能做犯法的事。他从来没给自己多考虑一些。”

孩子们说彭云松管得很严。在那低生活指标供应的岁月,他自己下班去捡破烂,但他不让孩子们去,一方面舍不得孩子们去,一方面担心他们手里有钱去学坏;他一生抽烟,可他决不让孩子抽一支烟;他一天只舍得吃一顿饭,可教育孩子不要“小气”……

“无论我们多淘气,父亲从没打过任何一个孩子。”老二郭廷忠说。过去,他常常跟老三、老四因为争烤土豆闹成一团,最后“离家出走”。“那时候很淘,一次又一次跑出去,让父亲一次次找我。”郭廷忠哽咽了,“他的脚有些跛,急得满身汗,好几次把准备好的树枝举起来,又放下……”从小到大,他都告诉孩子们,只要不做亏心事,我不会打你们。

有一次,最小的老六刘玉忠忍不住喝了父亲挤好的一碗羊奶。老三张秀清看到后,上前“狠狠地”打了弟弟一下,大声嚷道:“这羊奶是为了全家吃饱饭和咱们上学用的,你怎么能喝呢?”当时,彭云松看在眼里,没有说什么,只是把她和弟弟紧紧搂在一起。事后,他告诉张秀清,老六还小,不要打他,有事说事,有理讲理。

老六刘玉忠上小学时,唯一的铅笔被其他孩子“偷”走了。当刘玉忠哭着告诉父亲时,彭云松并没有责怪其他孩子,而是又买来3支铅笔,并告诉刘玉忠,别人“偷”笔是因为他们没有,“这3支铅笔你留下一支,剩余的送给需要的同学。”

彭云松只上过三年私塾,不善言语,可如今很多人都说彭云松很伟大。他听到后说这话不对,“我养我的娃,是心甘情愿做的事,这不算伟大。”

“他怎么能说自己不伟大呢?他的怀抱让我们躲过风雨,他是我们这个大家庭永远的天和地!”子女们再度哽咽。“要是没有爸,咱谁能有家,谁能有今天呢!”张秀清说着,眼泪已流出眼眶。

树荫下的彭云松,听不清哽咽的女儿说了些什么,只好跟着笑眯眯的,那笑容一如当年女儿刚出嫁时的模样。当年,他曾花光所有积蓄,让女儿风风光光地出嫁。

做有用的人

彭云松只是一名普通工人,没有能力供孩子们上大学找好工作,但他经常告诉孩子们要自立自强,如今他们都已成为老爸眼中“有用的人”

“6个孩子都是自己立业、成家的,我一点心也没操。”回想过去,一点一滴像老电影一样在彭云松老人脑海中放映着。他说,这辈子自己没有遗憾,这些孩子都不孬,值了!

调皮的老二郭廷忠16岁那年,被部队招兵入伍。彭云松听到消息后,兴奋得直搓手。临走前,彭云松从怀里掏出15元钱塞给他,笑眯眯地对他说:“珍惜机会,争口气。”郭廷忠接过被包得严实实的、带着体温的钱,望着花白头发的彭云松,低下头,无声地哭了。15元钱啊,那是他们一大家子人半个多月的生活费!

孩子们渐渐长大了。老三张秀清16岁那年坚持下乡。彭云松不同意,大口大口抽闷烟。女儿说:“听说在那儿吃得好,还能给咱家带吃的……”彭云松急得眼睛通红:“谁要你带吃的来,你一个女孩家到了农村怎么办啊?”当女儿真下乡时,彭云松又鼓励女儿:“路是自己走的,要乐观地待事待人,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小儿子刘玉忠读了一年初中就不学了。彭云松叹了气:“不读就不读吧,以诚待人,做一个有手艺的好人。”

……

岁月在悄悄地流逝,当年的孤儿都已长大成人。他们读的书或许并不多,受教育情况最好的老五栾景通也只是高中毕业,但在各个行业里都成为父亲眼中对社会“有用的人”,有的还成了哈尔滨市劳动模范、道德模范、全国孝亲敬老模范,有的获得了“全国社会责任贡献奖”。

老大闫景成虽然不幸早逝,却培养出博士儿子和热心资助贫困儿童的女儿。闫景成的闺女闫丽影说,父亲生前经常念叨,她爷爷彭云松“一辈子没钱,但他心里不穷,他教会我们做人要自立,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老二郭廷忠在部队里入了党、提了干。郭廷忠说:“我小时候很调皮,让父亲操了不少心。如果没有父亲,我可能走上歪路。父亲说,不成器都可以,但得做个自强的人。”

女儿张秀清从农场回到哈尔滨后,成为工厂工人,工作兢兢业业。

老四高玉滨初中毕业后先后在化工机械厂、轻工安装公司工作。因表现非常突出,连续5年被评为单位劳模,后来还被评上哈尔滨市劳模。为了表彰他的贡献,单位给他分了一个一室半的房子。拿到房子的钥匙,高玉滨第一个想到的是赶回家。他迫不及待地把钥匙放进父亲的手里:“爸,您说得真对,只要好好工作,好事一件也落不下。”

在彭云松眼里,老五栾景通是个聪明、勤劳的娃儿。19岁那年,他当了兵,每天4点钟,他就早早起来把整个军队大院都打扫了,平时在部队里啥都抢着干,任劳任怨。很快,栾景通就入了党,成为“彭”家第一个党员。退伍后,栾景通开始自己创业。由于他脑子活,做事不怕辛苦,生意越做越大,成为当地一个有名的私营企业家,热衷公益事业。

老六刘玉忠凭着手艺,成为一名装饰公司的小老板。“父亲常对我说,一定要以诚待人,就会处处有人相助。骗人可能得到一时小利,但时间久了就没人再会相信你,到时候会处处碰壁。”

选择离开

看着儿女一个个都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天地,本该颐养天年的他却选择离开,独自回到了曾经养育他的山东老家偏僻农村

18年前,彭云松召开了“家庭会议”,将自己的两套房子分别给了女儿张秀清和老五栾景通,让返乡回城的女儿一家有自己的住房,他鼓励老五创业自立自强;其余的几万元存款,平分给另外4个子女。

女儿张秀清当场急了:“您就住我家,哪儿也不许去!”彭云松摇摇头:“我的烟抽得太多了,怕给你们家添乱……”其他孩子也急了,争着让他去家里住,可他说啥都不干。这个为儿女倾尽大半辈子的老人,在他79岁那年回到了山东老家。

除偶尔回哈尔滨短住外,老人这一待就是十几年。多少次,子女们劝他甚至专门去山东拉他回哈尔滨养老,他都拒绝了,就像当年不肯扔下孩子们一样地倔强。女儿张秀清甚至在山东住下一段时间劝他回心转意,也没能成功。

“那些年,我爸一直住在一个矮小的草房里,门窗都用塑料布遮盖,屋子里没有一件家具,就连床都是用砖和门板搭起来的。”张秀清抹着眼角的泪水。

2013年,受哥姐的重托,栾景通铁了心要接父亲回家。当他带着妻子跑到山东,辗转找到父亲当年只花500元钱盖的小房里时,看着黑乎乎的小屋,栾景通跪在地上痛哭不止……“我这辈子也没想过,这十几年我爸是这么过来的……”

原来,彭云松将为数不多的退休金,绝大部分都分给了村子里困难的乡亲。刚回山东的第二年,彭云松听邻居说隔壁的老太太快饿死了,“三天就吃过一个小窝头”。他一路小跑地来到市场,找了个卖馒头的摊,交给摊主100元钱,让他每天给老太太送2斤馒头。他盘算好了,老太太吃到7月,地里的玉米就成熟了。

在回家乡的十几年来,无论谁跟他提困难,只要老人手里有钱,肯定给出去。乡亲们互相约定,无论谁家包饺子,第一碗都要给彭大爷端来。得知他儿子来了,几十位乡亲们哭天抹泪地端着小板凳,跑到老人的小泥屋门前“静坐”。“不能让老爷子走,舍不得!”

在数日僵持之下,彭云松终于妥协。临走前,彭云松找栾景通两口子商量:“我跟你们走,这些年我攒的1万块棺材板钱就用不上了,我合计着就给大伙儿分了吧?”“另外,我回去只住养老院。”两口子说:“爸,只要你跟我们回去,啥条件都依你。”

就这样,彭云松回到了哈尔滨,住进了井街胡同的一家居家养老院里。饭桌上,6家兄弟姐妹都哭了:“下辈子投胎,咱还是彭家的人……”

2014年,栾景通开了一家雷锋文化旅馆,老人主动住了过来,平时在这里打更,吃住也在旅馆里。儿女们排了个时间表,一周轮流来照看父亲。

住进雷锋旅馆后,彭云松的精神头更足了。儿女们要给他钱,他总是用手一挡:“我有钱呢,2000多块。”那是他每月的退休金,可他好像从没把钱当成自己的。这么多年,谁说有困难来要钱,他都给。

现在,每天中午栾景通都会从单位来到旅馆陪父亲吃午饭,爷俩还经常喝点小酒。想起过去,栾景通念起了自己编的顺口溜:“栾老五,你真命苦,衣服破了没人补;老阿爸,你真伟大,6个孤儿抚养大”……说着说着,他的眼眶就红了:“我爸长寿,这是好事做得多,他一生只有付出不求回报。”

爱的接力

他普通而平凡,清贫而充实,温和而坚定。博大的爱让他知难而上,他让温暖传递,让爱心汇聚,直到儿孙们向更多的弱者张开双臂

数十年岁月如梭,彭云松培养出6名爱家敬业、懂得回报社会的好人,他行善助人、无私奉献的一生深刻影响着儿孙们的处世为人。孩子们说:“最大的收获,是要有颗善良的爱心,将来不管做什么,首先知道帮助别人,这是我们从小形成的想法。”

1999年,栾景通在哈尔滨市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专职免费服务的雷锋车队,十几年来已投入400多万元,免费为社会残疾群体、孤寡老人、贫困市民、考生等群体提供救助和爱心服务。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私家车主和爱心出租车司机加入到雷锋车队中,共同传递雷锋精神。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108个城市出现了雷锋车和雷锋车队。

从哈尔滨雷锋车队成立到现在,栾景通和他的爱心车队免费接送孤困伤残老年人和急需帮助的市民近7万人次,累计志愿服务15万余小时,为百姓做好事3万多件,拾金不昧金额达763万余元。

“老爸经常说,咱好了应该多奉献爱心、回报社会。”作为中国雷锋车队的秘书长,栾景通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从2001年开始至今,栾景通还与130位孤寡、特困老人结成了对子,每年都拿出自己经商盈利的一部分,用于关爱孤寡特困群体。他被这些老人称为“最亲的小儿子”,被评为“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

2014年,栾景通又投资近400万元成立了全国首家“雷锋文化旅馆”,让全国学习雷锋的人及市级以上的劳动模范、道德模范免费入住。“都是学雷锋的人,他们也应该有人来关心。”他说。

让彭云松格外高兴的是,作为这个7个姓氏大家庭的第三代,他的孙女闫丽影也继承了家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家风。虽然每月收入只有2500多元,但闫丽影已经连续6年资助一个3口之家的残疾人家庭,并帮助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顺利上学。

今年5月,栾景通代表全家去北京参加2016全国“最美家庭”揭晓暨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已快上车的栾景通被彭云松叫了回来,他告诉儿子两件事,一是见了领导,要双手去握手,要有礼貌;二是穿上雷锋衫,让人家知道咱在学雷锋。一如当年,叮嘱儿子上学一般。

“孩子们都做个好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有面子,就知足了。”儿孙们的作为,让如今已是97岁高龄的彭云松越发精神矍铄,心里乐开花。闲谈间,兴奋处,老人背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竟然一字不落。

“我爸平时关心国家大事,就记进去了。”栾景通一边给彭云松按摩颈部一边说,老人除了耳朵有点背,身体好着呐。现在还闲不住,跟别人学会了用手机看新闻,甚至刷微信朋友圈。

时光荏苒,小院中的彭云松在回想起与6个孩子共同走过的艰难人生路时,总是坦然一笑,就像讲述一个故事般轻松。有那么一个瞬间,彭云松默默坐在小凳上,听儿女们交谈。那一刻,不知是不是回到几十年前在铁道线上、在工厂门口初遇这些孩子的时候,他们眼神无助、衣食无着、被人遗忘,他对孩子们伸出了手,说:“跟我回家,我抚养你”。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