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正文 >心理教育,让阳光洒进孩子们的心田

心理教育,让阳光洒进孩子们的心田

   2016-06-06 10:22   作者:   编辑:郭晴天
字号:T T

心理教育,让阳光洒进孩子们的心田

同学们在进行“解开心结”心理素质拓展游戏。

5月22日,龙岩市永定一中团委活动中心,一场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正在进行。心理辅导中心陈炼老师将参加活动的同学分组,每组同学手牵手围站成圈,每个同学记住自己左右手牵的同学后把手松开,在圈内随意走动。陈老师喊一声“停”,同学们站住,举左手找刚才牵左手的拉手,举右手找刚才牵右手的拉手,形成复杂的“手链”。接下来,同学们互相指导、配合,用钻、跨、转等方式将“手链”解开,恢复成原来围成的圈。在这个过程中,互相拉着的手不能松开。从解6人、10人的“手链”到解20人的“手链”,同学们的兴致越来越高,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陈老师告诉记者,这个游戏叫“解开心结”,主要是让同学们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与快乐,体验个人对团队的信任与责任。高二年级的许同学说,这个游戏让她感受到,在一个团队里,每个人都是重要的一员,大家各尽其责、紧密协作,才能共同克服困难。

这是永定一中一年一度的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之一。该校是高中校,三个年段共54个班级、2700多人。去年9月,永定一中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培养好心态,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

永定一中校长游远新说,孩子的不少问题其实是心理问题,应当像重视德育一样,重视对孩子们的心育。孩子有了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不但有益于现在的学习、生活,而且终身受益。

校党总支副书记廖旺华介绍,1999年,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开始了心育体系建设。现在,心理辅导中心拥有3名专职教师、15名兼职教师。学校开设心理导向课、心理选修课,针对不同年级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编辑《心育》小报,每10天出版一期,同学们人手一份。在校园网开辟心育频道,每10天更新一次。学校还设立心理咨询热线和在线心理咨询QQ。从2001年开始,心理辅导中心每年对高一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为教师做好学生工作提供帮助。

心理辅导中心负责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肖小龙老师说,不少同学会面临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比如,一些同学上初中时是班上尖子生,现在到一中来,发现强手如林,就可能产生挫折感;高三的学生则普遍面临高考的压力。再如,一些同学原来生活在农村,现在来到城关,原来住在家里,现在住集体宿舍,这就有环境适应的问题。对这些心理压力,老师如能及时给予疏导,就可以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刘美莲老师是心育兼职老师,从1999年开始为学生做心理辅导。刘老师说,有一名陈姓男生,成绩一向很好,但到高二下学期时,他总感觉很迷茫,认为苦读没有意义,有时考试甚至故意考砸。刘老师很着急,多次找小陈谈心,有时在操场上谈,有时就坐在教学楼的楼梯上谈。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终于帮他迈过了这个坎。后来小陈考上清华大学,特意写信表示感谢。

创作微电影,收获积极的成长体验

从2002年开始,永定一中在各个班级设置心理委员。一名同学告诉记者,作为心理委员,要接受心理辅导中心统一培训,平时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她自己就买了一些书来读。平时她常常与本班同学聊天,发现问题及时与班主任或心理辅导中心老师沟通,推荐、介绍同学去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并做好相关记录。

一名心理委员在班级“心理状态晴雨表”中写道,班上分成几个“好朋友”群体,各群体间很少交流。老师知道这种情况后,就有意识地通过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增进全班同学之间的交流。还有一名心理委员是校学生会心理健康工作联络部成员。她告诉记者,心联部主要协助学校开展心育活动。比如前不久在校园举行“微笑常在,幸福常伴”微笑日活动,收集了很多同学们的笑脸在“微笑墙”展示。

在心理健康活动月中,最让同学们兴奋的是校园心理剧微电影大赛。从微电影剧本的创作,到导演、表演、拍摄、配音、字幕等,全部由同学们自己动手。这不但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发现、思考及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途径,还给他们提供了锻炼自己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舞台。

记者欣赏了高二(15)班同学创作的微电影《洗礼》。它主要讲述同学们排练节目参加校元旦晚会的过程中遇到阻力,大家团结一致克服困难的故事,拍得像模像样。

导演兼主演刘姓同学介绍,自己是第一次当导演,为了拍好这部微电影,他和同学们看了一些电影创作书籍。他对这个剧本还比较满意,但感觉拍摄效果没有完全体现,他在剧中所饰演的班长的表演还不够生动。刘同学的父母说,刚开始他们对孩子参与这样的活动还有些担心,怕影响学习,后来看到孩子通过这样的活动,收获了积极的成长体验,于是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