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正文 >建设新石码 以何慰乡愁

建设新石码 以何慰乡愁

   2016-06-01 10:55   作者:   编辑:郭晴天
字号:T T

建设新石码 以何慰乡愁

由旧厂房改建成的农民画馆、戏馆。

保护好古树、古厝、古桥、古街、古牌坊“五古”历史文化资源,坚持“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龙海市石码镇尝试在城市建设中,让开发与保护成为一支协奏曲。

A城建为古树让道

5月15日清晨,龙海市石码镇登第桥旁,一棵古榕树下,早起的人练起了太极拳,几位阿公围着石桌切磋棋艺。68岁的郑福乐正是其中一员。去年,为了照顾上小学的小孙子,老郑从农村老家搬到了市区石码镇。每天清晨,他都会到树下活动活动筋骨,“没想到,在市区也能见到这样的参天大树”。

“以前周边的摊贩经常将垃圾堆在树边,味道难闻,大家都避而远之。”在附近经营小吃店的老周感同身受,“通过整治,环境变洁净了,生意也比以前好多了。”

去年,龙海为全市699棵过百岁的古树建立古树名木档案,并由市政府向社会公布给予保护。而后,当地上演了不少城建为古树让道的故事。在隆教乡白塘村沿海大通道,一棵胸径1米多的古榕树屹立在路中央,树周围留开了一个绿化带。为保护古树,当地在道路设计时特地留出空间,车辆至此绕树分流而行。

“我们还对古树周边的违章搭盖进行了拆除,清理了垃圾,使得古树告别了原本被垃圾、铁棚、汽车等所包围的困境,并在周边因地制宜设立了公共休闲场所。”龙海市园林管理处主任陈西红说,建立古树名目档案,如同为古树上了户口,而户主就是监护人。“我们可以为登记册上的责任人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他们发现问题,也可以及时上报,从而使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形成常态、成为制度。”

以石码镇为例,当地共有21棵古树进入保护名录。解东居委会的游达明就是监护人之一,他负责管护的两棵古榕树,分别位于竹厝码蔡妈庵旁、祖宫门前,都属于二级保护等级。在他看来,古树就像家里的老人,悉心守护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时不时来树下坐坐,观察是否有虫灾病变”。

旧厂改造获新生

当天正值周末。石码镇骑龙山脚下,市民周志勇领着4岁的儿子,穿上复古军装,在两栋改造完成的旧厂房前,拍下亲子照。

对于周志勇来说,这两栋红砖旧厂房承载了他的童年记忆。厂房的前身是国营齿轮厂,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融合了苏联与闽南建筑风格。周志勇的父亲是齿轮厂的老员工。因此,周志勇儿时经常与小伙伴们在工厂前的空地上玩耍。

然而,随着齿轮厂效益的不断下滑,旧厂房开始空置。“破旧建筑成片废弃,周边环境脏乱差,整个区域破败不堪,人们对这片区域望而止步。”周志勇一面感到惋惜,一面担心旧厂房必将连同他的童年记忆,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被夷为平地。

但结果出乎意料。2014年底,龙海决定在骑龙山脚下,因陋就简,打造特色文化片区。这片旧厂房因为具有极其重要的工业景观元素而被保留下来,龙海芗剧、农民画产业根基深厚,因此这两栋高大的红砖旧厂房就分别被改造成农民戏馆、农民画馆。当地建设部门不仅尽最大化地留下了建筑主体,还辅以外立面整治,以及室内装修。同时,园区还配套修建了公园绿地,并充分应用工业元素造景,将废弃工业机械作为景观雕塑。

如今重回骑龙山脚下,周边林壑幽美,焕然一新的厂房大气而复古。“更重要的是,留住了一代人的乡愁。”周志勇坦言有一种“穿越”了的感觉。他打算再过几天约上退休赋闲的老父亲,来一次怀旧之行。

临走时,周志勇偶遇摄影师刘福斌。“这两栋苏式风格的厂房外立面极具美感,在不同时段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致。”刘福斌说,自己开了一间工作室,经常带客户来此采景拍照。“现在,本土摄影从业者再也不用专门跑到厦门、漳州去取景了,在家门口就能拍出充满文艺范的照片,真好!”

守护骑楼建筑群

黄昏时分,记者来到石码声名在外的骑楼古街。这里保存着闽南地区最完整、规模最大的骑楼建筑群之一。“暑行不汗身,雨行不濡履。”这句当地俗语道出了石码沿街骑楼的妙处。

68岁的老街坊蔡开容,白天在老铺里修修钟表卖卖货,晚上便回到新城区的套房。“100多年的老屋,每天来这里也是一种陪伴。”

历史上,石码海商众多。他们发达后陆续回乡添置家业,建起了闽南特色骑楼。上世纪初期,粤系军事将领陈炯明在漳州那场声势浩大的城市改造运动中,让骑楼建筑在这里大行其道。老街区里人流密集,一度是龙海最热闹的街市。与老街区紧邻的1.6公里长的锦江大道,则被老石码人称为龙海的“外滩”。老街、老骑楼、老店铺、老手艺、老主顾,是世代龙海人的集体记忆。

随着历史变迁,这里的骑楼虽然保存得相对完整,但古街里道路坑坑洼洼,环境脏乱差,让老街坊不堪其扰。因此,石码开启了重拾古街记忆的节奏:如今的骑楼街区,几条主要街道路面白改黑,坑坑洼洼不见,出行方便了;污水管道下埋,脏乱的环境整洁了;小吃街的店招统一设计规划,整齐古朴。原来拥挤脏乱的街巷,开始变得整洁而秀气起来。

“龙海计划投资1.26亿元,启动锦江大道石码段综合改造项目风貌景观提升工程,很多有传奇色彩的老建筑,通过修旧改造,将最终成为展示老镇历史文化风貌,集商务、社交、文化、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活动空间。”龙海市建设局负责人表示,因历史原因造成的一些无主华侨骑楼,也将在社区街道日常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度修缮。

谈及骑楼古街的变化,蔡开容的老伙伴陈剑明说:“在这里生活一辈子了,每条街巷、每间店铺都很熟悉,生活很方便,不想离开。”现年70岁的陈剑明从出生至今一直生活在这里,见证了骑楼古街的繁华变迁,而他也愿意一直守护下去,“因为骑楼的一砖一瓦,都在讲述着海客们的拼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