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生态环境卫星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到2035年,全面建成响应快速、天地融合的生态环境卫星体系。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主体内容概括为“聚焦一个目标、围绕八类需求、构建四个体系、提升三个能力、实现三个转变”。
其中,一个目标指到2025年,初步建成监测要素基本完备的生态环境卫星体系,实现卫星遥感由“查证式”为主到“发现与查实”并重的转变;到2035年,全面建成响应快速、天地融合的生态环境卫星体系,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监测到会诊、评估到预警的转变。
在需求方面,系统梳理大气环境、水生态环境、自然生态、土壤环境、固体废物、海洋环境、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与应急等8个方面遥感监测应用需求。
同时,构建生态环境卫星遥感监测能力体系、综合智慧应用体系、生态环境遥感技术创新体系和生态环境卫星遥感监测、督察、执法标准规范体系等四个体系。
在能力建设方面,形成高精度定量监测、高时效业务支撑、高可靠运行保障等3项能力。最终,实现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应用由被动监测到主动发现问题、监测到会诊、评估到预警的技术转变。(周怿)
责任编辑:FRT136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