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社会 经济 快讯 文化 时尚 女性 科技 汽车 综合 快报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城区31公里大运河蝶变为城市中轴线

2022-07-18 09:04:27 来源:河北日报

沧州市中心城区大运河河道形态独具特色,南自王希鲁闸北到渤海路,河道弯曲延伸达31公里。

沧州市围绕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切实发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对城市品质提升的带动作用,紧密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对沿线整体规划设计。去年,沧州市中心城区大运河文化战略生态修复与通航(渤海路—海河路)建设项目获批复,项目总投资8.6亿元。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改善大运河两岸生态环境,建设丰富多彩的大运河生态景观廊道。同时,沧州市以承办省第六届园林博览会为契机,2022年全力推进总投资225亿元的18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打造大运河文化保护带、运河生态景观带、全域文化旅游带和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带。

目前,园博园、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南川楼文化街区项目正加快建设,南川楼、朗吟楼主体建成,运河公园、百狮园改造提升完工部分区域已向游人开放。

“沧州市正以中心城区31公里大运河作为狮城精彩中轴线,建设运河历史文化名城。”沧州市大运河文化发展带建设办公室主任张强介绍,城市中轴线是一个城市的景观、功能与发展轴线,体现着城市的精神、文化与生活。现在,通过一系列项目建设,沧州市中心城区大运河正在蝶变为城市“中轴线”。

盛夏时节,行走在沧州市区大运河两岸,目之所及,河面宽阔,两岸部分地段生长着茂盛的芦苇和香菖蒲,不时有水鸟出没。

除了满目青翠风景,与一河流淌的清水相伴的,更有两岸火热的项目施工和市民休闲健身场景。

百狮园建在中心城区大运河的“几”字弯处,改造提升后的主入口新增了“百狮长卷”文化浮雕景墙,集中摆放了形态各异的狮子石雕,丰富了狮城的狮文化景观;修复的原生河岸植被以及新栽种的4000余棵乔灌木增加了景观层次;新竣工的儿童乐园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旁边的大运河上,两座跨河步行桥正在施工,完工后,往来两岸游玩将更为便利。

“升级改造后的百狮园,更好地展现了以狮文化为特色的沧州历史文化,并兼顾了休闲旅游功能和互动体验。”沧州大运河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有关项目负责人穆绍凯介绍,正在建设的一座步行桥,将把百狮园和南川楼文化街区联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产生更好的观览体验。

南川楼文化街区项目与百狮园隔河相望。建设现场,几台混凝土浇筑泵车正在紧张作业。南川楼文化街区项目占地274亩,分为46个院落,将打造大运河畔沉浸式文化街区。街区旁、运河边,已经复建竣工的南川楼,彩绘灰顶,巍峨耸立,与运河清水辉映成美丽画卷。

沿大运河北行,从市区北部的永济路,进入大运河东岸的堤顶路,就是彩旗猎猎、机械轰鸣的园博园施工现场。

“今年将在这里举行的省第六届园博会,以‘千里通波,大美运河’为主题。目前园博园项目重点工程沧州坊商业街仿古建筑群主体结构已经完工,正进行建筑群装饰装修。完工后将再现漕运时期大运河畔商业繁华场景,游客可在这里感受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沉浸式文化体验。”承担施工任务的中铁八局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陈忠说,他们正致力打造完成园博园精品工程,为沧州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沧州市中心城区大运河文化带系列建设项目的不断推进,运河公园、百狮园以及运河两岸的生态绿道,都成了市民们运动、休闲的“打卡地”。

“我们早上5点多就到百狮园来锻炼了。市区运河两岸越建越好,走在河边神清气爽!”7月15日清晨,沧州市民袁凤瑞正带领一群伙伴跳广场舞。他说,作为一名健身爱好者,他见证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来大运河沿线的巨大变化。“以前这里就是河坡菜地,环境脏乱。现在我们是早一次晚一次天天到。”他说。

“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使大运河获得新生,狮城也正因之华丽‘转身’。”张强说,一个融合历史与现代、文化与生态、自然与景观,并相得益彰的沧州市大运河文化带正展现出勃勃生机。

短评:让地域文化更好融入城市更新

张岚山

沧州市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结合城市更新,深入推进中心城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并将此作为带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与落脚点,建设运河历史文化名城,推动大运河及沿岸华丽转身,书写了新时代河城互动新篇章。

把地域文化更好融入城市更新,城市才更有特色。在沧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老面粉厂、铁路给水所、莲池、南川古渡等运河沿线的历史遗存,也迎来新生。南川楼、朗吟楼等运河名楼的复建,更是让留在典籍中的历史文化有了实体承载,放大了特色文化的影响力。

把地域文化更好融入城市更新,城市才更有魅力。城市更新是以人为中心的更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沧州市通过景观展示、公共服务等功能,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使文化传承生生不息,城市也更有底蕴,更有文化吸引力;市民也更加深了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

把地域文化更好融入城市更新,要下足“绣花功夫”。沧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统一标准、统一风格,精心做好规划设计。如大运河两岸堤顶路和滨河公园步道的照明方案中,就将沧州铁狮子、武术元素融入灯型,突出了沧州历史文化特色。小处入手,作用不小。

历史上的沧州,曾有“渔唱樵讴听不辨,人声半在水声中”的诗意栖居。如今,地域文化更好融入城市更新,“一船明月过沧州”的诗意场景,将与现代城市生活相得益彰,促进城市精彩蝶变。(张岚山)

上一篇:1小时35分钟!河北衡水生态环境保护“数字地图”来了

下一篇:取消报名报项限制!2022年河北省冰雪联赛7月举行

责任编辑:FRT136

资讯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