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光华:粤陇文物精品联展”3月24日至6月26日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
展览由广东省文物局和甘肃省文物局指导,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与甘肃省博物馆联合主办。展览以时间顺序为脉络,以最新的考古发现和史料文献为基础,分为“丝路之兴”“丝路之盛”“丝路之光”三大部分,遴选两地文博单位文物藏品逾500件,许多珍品是第一次在广东亮相。
传播与再造
“蜻蜓眼”玻璃珠的世界之旅
广东省博物馆的专家指出,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又派出使臣前往南海诸国,从此,东方和西方频繁交往。隋唐时期,中国历史进入第二个大一统王朝时代,位于西北重地的敦煌和南方大港的广州,在丝绸之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宋元时期,西北各族交融发展,南方海贸也日渐繁盛。十五世纪后,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甘肃嘉峪关与广东粤海关成为中西文化的交汇点。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既各自发展又彼此呼应,共同将古代中国推向世界。
展览中的“蜻蜓眼”玻璃珠是一种见证丝绸之路交流的重要文物。在展览中,我们能看到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战国时代(公元前476年—前221年)“蜻蜓眼”,也能看到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西汉早期(约公元前1世纪)“蜻蜓眼”。这种玻璃珠最早制作于公元前16世纪埃及地区,多作护身符之用。它经欧亚草原向东传入中国,约公元前500年传入黄河中下游和长江流域。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这件为中国原产,见证了西方工艺中国化以及在国内从北向南传播的过程。
西北与岭南 “熊造型符号”的高度一致性
位于中国西北的甘肃,是“陆上丝绸之路”必经的交通要道;位于华南地区的广东,拥有“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贸易港口。它们相隔千里,又息息相关。通过这个展览,我们能了解甘肃河西走廊和广州通海夷道的历史与渊源,更能深入体会同一时空下跨地域的思想技术传播和交融互鉴的文化历史。
如广州市南越王宫署遗址出土的熊踏跺砖。将它和甘肃省酒泉市下河清农场采集的熊踏跺砖对比来看,就更能体会特定文化符号时空传播的范围。熊寓意着勇猛和强悍,商周时期已是常用的装饰题材。至秦汉时期,熊的艺术造型更加丰富多彩,代表着拥有者特殊的身份地位。两地发现的砖纹饰皆作熊正面踞姿状,可见无论是西北,还是岭南,都采用图案造型相近的建筑构件,体现出汉代诸侯等级制度、礼仪的一致性。
甘肃省出土了不少唐代驼俑明器,说明了当时骆驼跟其他牲畜一样都是财富的象征,反映出河西走廊的日常生活中商业和农业并重。而广州也曾出土很多胡人形象的俑,反映类似的“外国人”在汉唐时的岭南之地也很常见。
互鉴与交融 “波斯锦”也曾影响中国丝绸
应该看到,无论“陆丝”还是“海丝”,东西之间的交流很多情况下都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地的文化面貌,也因这种互动而更加丰富。
大家所熟知的丝绸之路上的几种重要货物,在展览中都有与众不同的呈现。比如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唐代鸽子纹锦残片,极富写生风格,体现出新颖的趣味。省博的专家指出,虽然中国古代丝绸品种繁多、色泽绚丽、工艺精巧、技艺高超,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丝绸不仅是中国的单向输出。隋文帝就异常喜爱来自中亚的“波斯锦”,命人积极学习,反过来促进了中国丝织技术的发展。
又如广州大马站景豪坊工地出土的南汉时期波斯蓝釉陶瓶。波斯蓝釉陶瓶多数作为香油、葡萄酒、蔷薇水等液体的储运容器,大多是唐五代时期从西亚引入。它们的发现,丰富了在中国的陶瓷文物的品种。(卜松竹)
责任编辑:FRT136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