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初惊蛰:惊蛰与暖阳
惊蛰,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惊”为惊动,“蛰”为蛰虫。《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节气前,冬眠动物藏伏在地下或洞穴中,不饮不食;惊蛰时节,春雷乍响,纷纷“惊而出走”,故有“春雷惊百虫”之说。然而雷声惊醒蛰虫,不过是人们的联想罢了。惊蛰原名启蛰,相传为避汉景帝刘启名讳,改易惊蛰。《夏小正》:“正月启蛰,言始发蛰也。”因此,其本意是动物结束冬眠,无涉其他。此外,从科学角度说,春雷乍响,不会在根本上打扰冬眠动物的美梦。
真正唤醒蛰虫的,不是惊雷乍响,而是阳和之气。元稹咏惊蛰:“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宋史·乐志》:“阳和启蛰,品物皆春。”也就是说,是温暖的阳和之气让蛰虫从冬眠的美梦中醒来,纷纷“集体出走”。惊蛰节气“九尽寒尽”,正值草之新绿、木之初华时节,人们迎来“九九艳阳天”。一候“桃始华”,山桃花开;二候“仓庚鸣”,黄鹂婉鸣,从一候到二候,“鸟语花香”的春景悄然而至;三候“鹰化为鸠”,老鹰不见了踪影,布谷鸟在耳畔叫个不停,从鹰到鸠的转换,更是增添了春日的“阳和”之气息。
惊蛰时节,伴随着气温回暖、降水增多,全国大部分地区迎来“可耕之候”,被农民视作是正式开始春耕的日子。歌谣载“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农谚云“到了惊蛰节,锄头不能歇”,步入惊蛰节气,真正意义的农忙之春到来了。唐代诗人韦应物在担任滁州刺史时有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四川东北部地区流传着“惊蛰不使牛,使牛骨节响”的俗语,说的是惊蛰日忌使牛,否则牛容易受伤,表达了对耕牛的疼惜,因为惊蛰过后,牛和农人一样,没有几日清闲了。
一雷惊蛰始:惊蛰与春雷
对农耕地区而言,农民非常关注第一声春雷响在何时。农谚“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说的是惊蛰前打雷,未来一段时期内多低温阴雨天气,主岁歉,有可能会遭遇饥馑之年;但对于山区来说,则是“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山区农田排水比较便利,降雨多有利于作物生长,反而是一件好事。很多地区的农民俗信,惊蛰日闻雷,是丰收吉兆。《清嘉录》:“土俗以惊蛰节日闻雷,主岁有秋。谚云:‘惊蛰闻雷米似泥。’”又如“惊蛰雷鸣,成堆谷米”,意思是说,惊蛰日交节响雷,主秋收,粮食会价贱如泥。
全国各地流传的惊蛰农业民俗丰富多彩。鄂西土家族的惊蛰节是果树生日。是日,人们会在果树上砍几刀,然后将肉汤灌入口子,称为给树“放水”。同时念念有词:“惊蛰节,惊蛰节,年年砍,年年结。虫砍死,风吹绝,花果满树树不歇。”待仪式结束后,还要在树枝上悬挂罐子和一条红绳,寓意果树丰收。南方茶乡有惊蛰“喊茶”(也称“喊山”)习俗。宋人赵汝砺《北苑别录》:“春虫震蛰,千夫雷动,一时之盛,诚为壮观”,描述了惊蛰擂鼓喊茶的盛况。茶农冀望通过喊茶,唤醒大山和茶树,茶发芽、岁有望。
惊蛰的节气神是“雷神”。客家俗谚云“天上雷公,地下舅公”,壮族俗语说“天上最大是雷公,地下最大是舅公”,都体现着雷神的崇高地位。旧时,很多人家都会在惊蛰日张贴雷神画像,呈摆供品、焚香烧纸、祭祀雷公,以求人畜平安、风调雨顺。同时,古人俗信雷神会在惊蛰日锤击天鼓,故而天际才会传来隆隆声响,于是民间流传有“蒙鼓皮”和“晒鼓皮”的传统习俗。《周礼》:“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冒鼓”即“蒙鼓皮”之举。相传,惊蛰日蒙鼓皮、晒鼓皮,可借天雷之势,不仅结实耐用,还可使鼓音洪亮。
春雷惊百虫:惊蛰与驱虫
春雷响、百虫出,春暖之际,虫蚁复苏,故而“驱虫”是惊蛰的重要节俗。《千金月令》:“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一些地区还流传着“射虫”习俗,即石灰画弓箭等图像指向门外,俗谓此举可攘虫,《黎平府志》:“惊蛰节,家以石灰布墙壁,用桃枝击之,并画弓于向外向,制毒虫。”山东农民在庭院生火烙煎饼,俗信烟熏火燎可除虫害。陕西有逢惊蛰、吃炒豆的食俗,炒豆的噼啪之声,象征着虫子被消灭。同时,民间还流传着放鞭炮“爆惊蛰”、闻雷抖衣、吃梨以远离疾病等各种有趣的驱虫之俗。
除“小虫”外,惊蛰雷唤醒的还有“大虫”(即老虎)和“小人”,于是民间衍生出“祭白虎”和“打小人”的习俗。传说白虎为口舌是非之神,惊蛰后多出没伤人。惊蛰祭祀的“白虎”为纸绘老虎,口角画有獠牙。祭拜时,以猪血喂之,使其饱腹不能噬人,继而以猪油抹虎口,使其不能张口言说他人是非。“打小人”在我国粤港澳台地区以及新加坡等国广泛流传,打小人者相信,惊蛰后不仅害虫出动,小人也开始出来活动。为防止小人祸害,人们拿鞋履拍打或践踏剪纸小人,并在地上撒芝麻、绿豆和茶叶,以赶走四方小人。
随着社会变迁和科技发展,尽管诸如射虫、打小人等惊蛰传统习俗在当代已不多见,但惊蛰文化却在其他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21世纪以降,相关国家机关多次在惊蛰期间开展以“惊蛰行动”或“春雷行动”为代号的缉毒、治污、扫黄打非等系列专项行动,令违法犯罪分子“惊恐万状、蛰伏枉然”。同时,如股市、车市、楼市、球市等也多使用“惊蛰”表达特定领域的复苏气象。又如,北京南锣鼓巷连续多年举办“惊蛰锣鼓”文化节,小孩子手持毛毛虫、刺猬、蜈蚣、乌龟等玩偶,在胡同里庆贺春暖花开时节的到来,热闹非凡。
一雷惊蛰始,雷声滚过,震落了一冬的慵懒之气,唤醒了自然,也唤醒了生机,让圆梦路上的中国人,带着梦想努力向着春天进发。(张建军)
责任编辑:FRT136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