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幕式的《雪花》篇章里,几百个孩子手持和平鸽形状的道具灯,在鸟巢中无拘无束地起舞、游戏,一曲童声合唱的《雪花》悠扬清澈。《雪花》的诞生,讲述着一个关于文化自信的中国故事。
去年3月,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向30多位作曲家发出了创作邀请。“这应该是一首能让听众留下印象的作品,要具有一定的流行度。”赵麟转达总导演张艺谋的想法,给出了“一朵雪花”“人类命运共同体”“天下一家”这三个关键词;音乐风格尽量采用长线条,有节奏感。
一个多月后,近40首歌曲交了上来。为了保证评选意见的公正全面,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和赵麟首先邀请评委小组在听完全部小样后,投票选出12首作品。接下来,由赵季平、张和平等组成专家小组对12首作品进行排序,再选出5首。此后,经过多次讨论,在作曲家们根据建议继续打磨作品期间,歌曲的表演形式发生了变化。“最初,我们想过让大牌明星演唱,也想过和2008年的《我和你》有些联系。”但赵麟越来越觉得,这条路行不通,“开幕式的‘人民性’在不断增强。”主创团队反复揣摩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的深意,而“未来”不就寄托在孩子们身上吗?整个开幕式上,孩子们的身影都出现得越来越频繁,那么主题歌能不能也让孩子们来唱呢?
重任落在了北京爱乐合唱团的肩上。去年10月,合唱团被邀请参与开幕式演出。“这部分内容一直处于动态调整中。”合唱团团长、常任指挥杨力回忆,从10月选拔的首批40人左右,到后来的80人,再到近140人,入选的孩子越来越多,排练的难度也越来越高。
为了在表演中更多地体现天真烂漫的气质,杨力说,选拔时兼顾孩子们的外形气质和歌唱水平,是一个很难操作的标准。这些入选孩子的年龄跨度为7岁到12岁,按照合唱团的正常规划,他们本属于不同的阶段和“年级”。考虑到保密事宜,孩子们只有排练时才能拿到谱子,下课必须交回,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全神贯注,迅速磨合,形成和谐统一的歌声。在刻苦练唱的同时,孩子们还要学会表演中的舞蹈动作,“对合唱团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去年10月被正式确定为主题歌的《雪花》是赵麟最早收到的歌曲小样。“在这么多作品中,它的节奏用了三拍子,这在各种大型活动里是很少见的。”赵麟说。他把真实想法告诉了词曲创作者、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张帅:“这首歌写得很有意思,但也有点冒险。”
经过几轮评审和筛选,主歌部分很受好评,副歌部分则坎坷许多。张艺谋曾与张帅当面恳谈,希望他能“把副歌部分再来一遍,做一次重生。”
此后,《雪花》依然有过多次提升,原定的女童声引出男女生对唱的形式被改为童声合唱,直到去年年底,细节上还在不断打磨,张帅大致数了数,至少已改出了十几稿。有些遗憾在所难免,比如,章孙游侑、伍佳丽、赵岳、孙伯纶四位演唱者都参与过这首作品的小样录制和前期创作,但只有章孙游侑小朋友陪着它走到了最后。(高倩)
责任编辑:FRT136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