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中旬,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老鼠嫁女》以崭新的姿态亮相山东济南宝贝剧场。此前近一个月时间,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创作排演的儿童剧《老鼠嫁女》一直在进行加工提升排练。与以往不同,此次排练合成,创作团队特别邀请了多个“粉丝家庭”前来观看。“不仅让观众看到台前,更要让大家看到幕后。”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负责人任晓坪说,邀请粉丝到剧场观看排练,是该院的创新举措。通过“观众提前进场、演员时刻在线”的模式,让广大观众了解《老鼠嫁女》背后的故事,进而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更深刻的印象。
传统元素迎来时尚表达
鼠大王想把自己唯一的女儿嫁给最厉害的英雄,以重振老鼠王国雄风。鼠公主已有心上人——鼠来宝,但鼠大王觉得鼠来宝再好也只是一只小老鼠,他决心要去外面的世界寻找。历尽艰辛后,鼠大王发现每件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老鼠嫁女》的剧情通俗易懂、扣人心弦,被业内专家评价为儿童剧寓教于乐的成功探索。
优秀传统文化怎样与新时代接轨?传统故事题材的作品如何吸引新时代孩子们的目光?过去两年,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坚持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坚持内容为王、创意制胜,提高文艺原创能力,在探索中突破超越,在融合中出新出彩,着力增强文艺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
《老鼠嫁女》就是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创新故事表达方式的一次探索。
该剧以儿童剧特有的表现形式为基础,融入戏曲等程式化表演,配以山东民间音乐曲调、京剧曲牌,运用唢呐、古筝、琵琶等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并融合了山东的多种非遗元素进行创作。
剧中,京剧《春草闯堂》《闹地府》《大闹天宫》等作品中没有语言的程式化表演,都被《老鼠嫁女》创作团队进行了借鉴。
“目前很多舞台艺术表现形式都跨界融合多媒体、现场乐队,借鉴其他艺术表现方法,比如曲艺借鉴歌舞,杂技借鉴戏曲,戏曲借鉴话剧等。”《老鼠嫁女》导演于杨介绍,该剧最早的创作想法是,既然讲中国故事,就要充分展示中国元素。而传统的舞台表现形式显然无法满足现代群众的审美需求。《老鼠嫁女》将儿童剧与其他艺术形式有机融合,目的是实现传统文化的多样化表达。
为亲子服务的初心不变
家住济南市槐荫区的宋宏伟观看过《老鼠嫁女》的初排版本。她认为,通过创新的理念将传统故事搬上儿童剧舞台,非常有意思。
“如今孩子们能接触到的文化娱乐方式早已多元化。儿童剧作为一种传统舞台表现形式,不仅空间上要让孩子产生新奇感,也要在主题表达上动脑筋。”宋宏伟说,传统文化是素材富矿,不少优秀故事传递的理念都值得孩子们去品味学习。
据了解,《老鼠嫁女》创作团队还将非遗项目与故事情节巧妙地结合起来。木版年画体现在舞美中,一些花纹样式还用于演员服装、造型;剪纸、潍坊风筝等既作为舞美元素,又在道具中有所体现;舞狮、鼓子秧歌则作为表演的一部分,用来推动剧情发展;山东琴书等非遗项目的经典曲目也被用在作品配乐中。
专家认为,《老鼠嫁女》采用无语言肢体剧的表现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故事呈现在舞台上,将观众的关注点放在表演本身,使“讲故事”不再被语言束缚,不受年龄、地域的限制。同时,融合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国家级非遗元素、戏曲元素等,在表达“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道理的过程中,打开传统文化传播的突破口,提升观众的传统文化素养。
青年人迎来更多成长机会
《老鼠嫁女》此前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小型剧(节)目和作品资助项目。该项目于2021年11月启动,但这不是该剧首次走入观众视线。此前,作为山东省舞台艺术青年人才创作扶持项目,该剧于2019年与观众首次见面,获得家长和小朋友们的热捧。
“《老鼠嫁女》主要创作人员均由院内青年演职员担任。”任晓坪说,过去两年,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引导全院干部职工打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底。尤其在青年人才培养领域,除创造机会让青年人才接受系统培训学习外,还专门制定人才成长计划,让年轻人紧跟火热的现实生活,推出有独特表达方式、能适应现代审美的优秀作品。
聚焦泉城乃至全国少年儿童的艺术欣赏规律,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以《老鼠嫁女》的创作为契机,积极推动儿童剧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媒体有机融合。院内明确提出,要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积极推动文艺创作生产方式的变革和进步,丰富创作手段,拓展艺术空间,不断增强艺术表现力、核心竞争力。(苏锐)
责任编辑:FRT136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