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将近五年紧锣密鼓的筹备和施工建设,宛平剧院即将于本月底正式回归。外在以中国传统折扇为设计灵感,宛平剧院内核注定与“戏”密不可分,在车水马龙的中山南二路与宛平南路口——这座“处处有舞台、层层可观演”的专业戏曲剧场将为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改建面积扩三倍,硬件设备对标国际一流水准
全新升级的宛平剧院以古典雅致的海派玉雕和戏曲折扇造型亮相,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在占地面积不增加的基础上,使用面积比初建于1988年的老剧场扩大三倍,地上五层、地下三层的不同观演区错落叠放。这全然归功于从中国传统合院建筑中汲取的灵感,整体聚拢向内的开放格局和中国园林式复合空间体验相得益彰,让观众们移步换景,坠入轻盈的戏曲梦乡。
在昨天的大剧场舞台技术展示中,吊杆、升降台和灯光伴随音乐旋律翩翩起舞,原本机械呆板的舞台灵动跳跃,显示了一流舞台设备带来的无限想象空间。值得关注的是,舞台上为契合戏曲表演专门设计的25个正方形网格升降台在国内属首创。“戏曲舞台表演形式灵活,道具多小巧精美,传统剧场的条形升降板显得局限。”宛平剧院设计总建筑师徐风介绍,“25个小升降台解放了舞台,给予演员更多表演空间。”
沿着旋转楼梯进入四楼,可以看到名为“戏·聚空间”的多功能演艺厅,演艺厅内墙采用可调光曲线玻璃,宛如一个流光溢彩的琉璃盒子散发着精致的气韵,这个面积250平方米的空间未来将举办戏曲教学、培训讲座、艺术沙龙、品鉴推广等文化活动,成为戏曲展示普及和文化交流的场所。此外,剧院还特别设立40座杜比全景声电影放映厅,挖掘历史史料并配合文艺院团拍摄的戏曲电影,用电影手段突破舞台的限制,以舞台艺术+电影的立体组合方式唤醒古老的传统文化,赋以新的时代活力。
文化体验多元,引领戏曲艺术守正创新
一流硬件需要和文化本体相匹配,才能起到1+1>2的作用。剧院的设计理念充分尊重传统戏曲的审美特征、戏曲演职人员使用习惯和观众欣赏习惯,例如:观众席采取马蹄形收拢结构,最后一排到台口直线距离22米,照顾观众欣赏台上表演细节。后台区特别设置了盔帽间,在走廊宽度高度上兼顾武戏演员的需求,道具进景出入口方便卡车进出和装卸货,连化妆间的灯光及洗脸水龙头都照顾到戏曲演员的特殊需求。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和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成立10周年,宛平剧院也将开启专业戏曲舞台的崭新篇章。定于6月23日的宛平剧院开台演出将邀请梅花奖、文华奖和白玉兰奖的戏曲表演艺术家联袂登台,以“恰是百年风华”为主题,分设“时代回响”“经典重现”“继往开来”三个分主题,以文艺工作者的昂扬斗志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在整个开幕季中,宛平剧院将充分借助上海戏曲中心平台资源优势,遴选优秀新创作品和复排经典作品,呈现上海戏曲事业在剧目创作、人才培养、培育演出市场等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上海沪剧院《一号机密》、上海昆剧团《牡丹亭》《狮吼记》和上海越剧院《山海情深》即日开票。(王筱丽)
责任编辑:FRT136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