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根袢条编结成球状的扣坨,另一根对折成扣带,分别缝在衣襟两侧并相对,这就是最常见的盘扣——一字扣。与现代用整块硬质材料打洞而成的纽扣不同,用折叠缝纫的布料细条编织而成的盘扣因其精致柔润,成为传统服装上画龙点睛的一笔。
“80后”的胡玲是盘扣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她打破了盘扣只能作为服装“配角”的局限,将盘扣设计成不同的饰品,成为一种独立的装饰艺术。“一根布条从头盘到尾,这是一种从一而终的美的境界。这种看似简单的编盘方式中也孕育着无限可能。”在胡玲看来,盘扣不只是旗袍上的一抹点缀,它的精巧细腻、千变万化更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鲜明符号。
一针一线里的家族传承
从太姥姥开始,胡玲家的女辈几乎个个都会女红,身上穿戴的衣服鞋帽大多是自己缝制而成,对盘扣的制作工艺更是十分熟稔。家族代代相传,留下的不只是手艺,更是古老习俗里的脉脉温情。
“从小我都是穿妈妈做的衣服。”胡玲回忆,小时候每到过年时,吃完晚饭,一定要穿上母亲亲手缝制的中式新衣才能放炮,这种家族习俗一直延续到她的中学时代。随着孩子的出生,每年她都会开设一个“小班”,带着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为孩子亲手做一件中式小马甲。裁好红色织锦缎,编盘一字盘扣,藏在一针一线里的仪式感是她的童年情结。
胡玲从事服装高级定制工作10余年,经常将盘扣元素运用在成衣的设计中。能不能把盘扣单独设计,让它成为一种“小而美”的艺术品?2016年,胡玲成立工作室“玲玲工坊”,主要从事盘扣工艺的设计与研发。
她尝试把盘扣设计成不同的首饰,搭配不同的服装来佩戴,打破了盘扣只能在传统服饰上的应用,使盘扣成为一种新的装饰艺术,并结合现代时尚工艺,进行原创设计。2018年,胡玲的《年轮》盘扣首饰三件套在300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在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尚创意设计大赛中斩获奖项。“坚持总会被看到。”胡玲边工作边学习,为小众的盘扣技艺找寻更大的发展空间。
传递手工艺的文化底蕴
一件精美的手工盘扣作品,需要经过开料、刮浆、风干、拔浆、整烫、开条、烫条、盘扎、整形、塞芯、封烫、修复、装裱等20多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在胡玲眼里,手工艺品的魅力正在于匠人之心、指尖之力、文化之美。
从面料的处理,到制条的过程,胡玲都是纯手工制作,对颜色和构图她也相当讲究。一次,有顾客要为朋友去海外治病的女儿定制一份礼物,胡玲斟酌再三,选择了银锁造型,寓意“长命锁”,中间编盘荷花图案装饰。每一片花瓣长度只有1厘米,从上到下却能呈现出柔和的渐变色,这都是胡玲手工染色而成。
在图案上,胡玲的作品不局限于传统的花卉和蝴蝶,各式各样的造型甚至字体都可以用盘扣来表现。在2021年首届“朝阳礼物”评选活动中,胡玲设计的《朝阳》字体装饰画成功晋级;以天鹅为主题的《唯爱》盘扣挂饰也顺利入围2021年“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及文创产品大赛榜单。这枚天鹅挂饰为双面设计,结合了盘扣和珐琅工艺两项非遗技艺,“一面代表温柔和含蓄,采用了真丝盘扣的工艺,另一面代表勇敢和坚强,采用了金属珐琅的工艺。”胡玲解释。
“以前很多妇女不懂文字,就是通过一个盘扣的图案来表达心意,传递祝福,所以才有了葫芦扣、凤凰扣、蝴蝶扣等等。”胡玲认为,盘扣不只在中式服装上体现价值,它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代表之一,是中国特有的时尚符号。
创新不能成了“四不像”
“年纪大的人看情怀,年轻人对盘扣基本没有概念。”虽然喜爱盘扣饰品的人越来越多,但胡玲在各地参展中仍深切体会到文化的断层。随着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盘扣和许多传统技艺一样,慢慢被人们所遗忘。
然而,时代发展下,新型材料不断出现,对于传统技艺来说是一种新的生机。提高制作效率,开拓表现题材,便成了胡玲不断追求的方向。“创新不是弄成一个‘四不像’,如果连盘扣的原样都看不出了,那不叫创新。”胡玲坚持用传统工艺的制作技艺来完成现代题材的设计思维,也就是说,主要在材料、题材上创新,但始终遵从传统手艺,不让非遗技艺走形。2019年,围绕冬奥会主题,她设计制作了《瑞雪》首饰套装,获“中国手艺”创意比赛奖项;她设计制作的盘扣《蝶恋》挂饰系列作品,获咏园“首届中国非遗创艺运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赛“非遗新动奖”;今年夏天,她将《年轮》作品设计升级为七件套,荣获“工美杯”北京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银奖。她不断根据需求和心情变化来创作,为作品赋予情感,这是机器做出的商品永远无法替代的人工之巧。
如今,“玲玲工坊”已被认定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胡玲在定期推出新作品的同时,也在为盘扣作品量产化、商业化探寻出路,希望有朝一日能打造出被世人认可的盘扣品牌,让更多人感受盘扣之美。(陈雪柠)
责任编辑:FRT136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