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努力推出一批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黄河题材优秀文艺作品,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到沿黄地区开展采风,围绕黄河流域历史文化、风土民情、发展成就进行创作,努力提高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山西临县是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定点地区。在临县的日子为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创作室主任王辉提供了大量鲜活生动的素材,悠远的历史、淳朴的风物人情最终化成了临县道情《大河古镇》。该剧取材于山西临县《碛口志》,讲述了清代康熙年间,黄河及其支流湫河泛滥,临县商贸重镇侯台、曲峪被水冲垮,碛口镇商会会长陈三锡毅然舍小家顾大家,倾尽家业救灾济民,历尽艰难重振碛口商贸的真实故事。
在编剧王辉的笔下,《大河古镇》突破了地方小戏的限制,将宏大叙事与细腻情感相融合,围绕陈三锡赈济受灾百姓并携众人重建碛口码头展开剧情,以伞头艺人诙谐幽默的三弦说唱作旁白贯穿始终,成功演绎了一个晋商家族和一个商贸古镇的传奇故事。
“天下黄河富宁夏”。那古老的贺兰山地区有多少鲜为人知的远古遗迹和历史诉说?那美丽富饶的宁夏川,在后是怎样成为塞上江南新天府?宁夏的黄河儿女怎样用一往无前、勇于开拓的精神驾驭黄河……在宁夏生活了几十年的作曲家朱嘉禾将这些感悟汇成了交响组曲《黄河金岸》。
由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委约创作的《黄河金岸》,以澎湃的激情、恢宏的笔触和优美的旋律描绘了各族儿女崭新的生活。在黄河的涛声里,浩瀚沙海中的绿洲、高亢入云的“山花儿”、展翅腾飞的故乡……似彩虹搭起友谊桥梁,聚集成欢乐的歌声,憧憬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非遗资源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支撑
黄河文化是在多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中形成的,黄河流域的民间文学、民俗、传统技艺、传统戏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巨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历史见证,更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支撑。
今年7月,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红色题材秧歌剧《鼓跃龙门》上演。该剧以奔涌的黄河为精神底色,以民族危难之际八路军从韩城东渡率先抗日为历史背景,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韩城行鼓、韩城秧歌为艺术表现形式,以鼓为媒,讲述了男女主人公自由豪迈、浪漫奔放的传奇爱情,展现了黄河儿女博大昂扬、慷慨壮烈的人性之美,歌颂了中华民族勠力同心抵御外侮、和衷共济砥砺前行的伟大精神。
“黄河岸边的韩城行鼓气势恢宏、刚劲雄壮。酣畅淋漓的鼓姿,强劲刚烈的鼓点,似黄河咆哮,如万马飞奔。这种精气神恰与黄河儿女豪迈泼辣、侠肝义胆、勇往直前的个性相合。”该剧编剧雷琳静介绍,主创团队充分挖掘和发挥行鼓的精神气韵,将黄河岸边成长起来的人物、黄河怒吼时的红色传奇和历经黄河千年滋养而生发的艺术形式有机融合,运用诗化写意的艺术思维完成人物形象塑造和戏剧故事讲述。
黄河题材艺术创作的守正与创新
黄河歌舞,源远流长。1987年至1997年,由山西省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黄河三部曲”——《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黄河水长流》享誉全国、名扬海外,开创了黄河歌舞的艺术流派。从此,继承和创新黄河歌舞成为山西省歌舞剧院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神圣职责。
本着延续历史文脉、传承黄河歌舞艺术、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山西省歌舞剧院历经10个月精心磨砺的舞蹈史诗《黄河》于2019年9月上演。该剧在形式上是对上古乐舞史诗的再现,融合了音乐、雕塑、油画、中国画及行为艺术等元素,与舞蹈浑然一体。该剧在舞蹈编排方面以血肉之情为寄托,以黄河气魄为载体,意象化地再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辉煌历史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讴歌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突出中国精神,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排演《黄河》的过程中,38名演员深入了解了黄河的历史、黄河岸边的风土人情,将这些感受融入舞蹈中。
除了艺术上的成功,据山西省歌舞剧院院长刘波介绍,《黄河》也是山西省歌舞剧院在完全市场化运作方面的一次大胆尝试。“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刘波说,黄河流经九省区,5464公里景观各有不同,每个地段也都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山西省歌舞剧院几十年间对黄河文化的挖掘,最初便是基于一场关于文化自信的挑战。
今年4月到5月,《黄河》在合肥、泰州、郑州等10个城市共计演出21场,行程万里。如今,《黄河》依然在路上。(刘 淼)
责任编辑:FRT136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