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曲剧《茶馆》曾经是我们的梦,第一次观看前辈们演绎《茶馆》时的震撼记忆犹新。时隔23年,今天《茶馆》又开张了,很幸运能够参与其中!”9月14日,北京曲剧团复排大戏《茶馆》在天桥剧场首演,谢幕时每一位演员都激动得久久不能平静,在剧中饰演康顺子的王玉更是怀揣着一份梦想成真的热切连着发了几条朋友圈。
回味经典
“激发了对北京曲剧的向往”
话剧《茶馆》大家都很熟悉,而由张绍荣、许娣、孙宁等老一辈北京曲剧艺术家1998年搬上舞台的北京曲剧《茶馆》也曾备受好评。北京曲剧《茶馆》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曲剧特有的说唱艺术手段、极富北京地方音乐韵味的唱腔,进一步挖掘、呈现剧作深刻意韵。全剧基本保留了老舍原著的风貌,浓郁的京腔京韵中舞台节奏张弛有度,诙谐而不乏深刻,幽默中又透着无奈和悲凉。该剧当年曾荣获诸多奖项,并于2001年在中国台湾台北戏剧院上演,开创了台湾公开上演老舍作品的先河,同年又参演第三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本次复排北京曲剧团又邀来原排导演顾威及原排作曲、艺术顾问戴颐生,并由与北京曲剧有深厚渊源的王新纪进行改编。
老一辈艺术家在舞台上的精彩诠释不仅征服了观众,也征服了一批年轻人。那时,北京曲剧团“99班”的学员都还在中国戏曲学院就读,此次在剧中饰演王利发的李永德说,当时看了北京曲剧《茶馆》的感觉就是太震撼了,“激发了我们对北京曲剧的向往,让我们对北京曲剧的热爱大大加温。”此次在剧中饰演康顺子的王玉,当年在看到康顺子和王利发告别时互相让对方“硬硬朗朗的”时候,哭得不能自已,“张绍荣老师和许娣老师的表演都太精彩了。”不过,那时他们都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自己居然能站在台上演这出戏,还能演到他们心仪的角色,“那时候真的是想都不敢想。”
王玉说,前些年北京曲剧团就曾打算复排《茶馆》,但导演顾威说了一句“他们还没准备好呢!”直到前两年,再谈起这个戏时,顾威才松口说“差不多了!”
无比幸运
“铆足了劲要排出一出好戏”
今年年初听说曲剧团要排《茶馆》了,大家都特别兴奋。但在接过角色的时候,又都忐忑了,“听到让我演王利发,我真是既开心又忐忑,这么丰满的人物,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能够来诠释他的演员真是无比的幸运,可是话剧版、曲剧版的表演水准都被前辈艺术家们抬得太高了,我觉得自己达不到前辈的要求。”在他看来,诠释王利发这个角色如何清楚地演出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的角色感是一大难点,为此他给不同年龄的王利发设定了不同的关键词,青年时突出一个帅气,中年时则多的是无奈,到了老年就要把握住悲凉的心理。
在排练中,顾威也对他们说,要竭尽全力才能把这个戏排好,“你们要想把这个戏的壳儿走出来并不难,但要想演出内在的东西就需要多下功夫。”顾威明白,今天这批演员与1999年那版的演员不光是年龄上小了一点,对于旧时代更是完全陌生,所以在排练中他让他们去寻找时代,寻找人物,每个角色都要写人物小传。那段时间,王玉明显能够感觉到《茶馆》剧组里有种与众不同的氛围,“走进排练厅大家的心就拧在一起,铆足了劲要排出一出好戏。”
排练的时候正是夏天最热的时候,偌大的排练厅里只有一个空调,虽然导演说了不用穿服装,可大家都坚持穿着剧里代用的棉衣棉裤棉靴排练,团里只好又找来一个大风扇给排练厅降温,“进了这个剧组大家就不觉得累,每天都很兴奋,要知道这可是我们这代曲剧人的一个梦,谁都不敢有半点懈怠。”王玉说。顾威看着他们的努力心里有些感动,但依然从头到尾板着脸,希望他们能再努力一点。
更难得的是,他们身边还有众多老艺术家保驾护航,张绍荣、许娣都用大量时间给他们说唱,顾威导演也是一点一点地打磨他们。首演时,大家在台前演,张绍荣老师在后台打着节奏,演出结束时也和他们一样激动地流下眼泪。“康顺子”下台时,王玉看到一个还在戏曲学院曲剧班就读的学员在侧幕哭得止不住,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走过去摸了摸她的头。
首演结束,顾威对这些年轻人的表现还是满意的,但他依然没有给他们打分,要等他们演了十多场以后磨合到更好的状态再说。该剧将演出至9月18日。(牛春梅)
责任编辑:FRT136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