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内蒙古、河北、江西等地,掀起了“网红”打卡地评选热潮。“网红”打卡地属于新型旅游和消费概念,对地方旅游经济具有较明显的拉升作用。那么,其中的爆款是怎样炼成的,又有哪些内在的发展逻辑可供借鉴?本报记者探访了其中几个典型。
“风里雨里,我在刘家堡村等你。”很多人在秋雨中走进这座藏在山西省太原市南部的小村落时,会看到院子拐角处这句用镂空木板抠出的邀约。
刘家堡村距太原市区约30公里,曾是小店区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长期以来偏居一隅,最为高光的历史记忆便是作为明代重臣王琼的故里。然而,自今年年初村里的非遗文化街对外开放后,刘家堡村就迅速登上太原人的近郊出行日程,也成了外地人了解太原历史文化和地方美食的一处窗口。
折射旧时生活的非遗文化
“近年来,我们把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挖掘农耕文化、非遗民俗文化,聚集能工巧匠,把非遗乡韵融入田园风光,着力探索乡村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刘家堡村党支部书记乔武平说,村里将闲置的老院子统一进行翻新改造,打造出古色古香的非遗文化街和不同风格的民宿项目。其中,非遗文化街占地约50亩,院落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农家小院免费提供给3年内入驻的非遗传承人、民俗艺人,作为其工作室和展示区。
村中建筑呈古朴的青灰色调,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色彩明艳的大面积墙绘,让这座古村洋溢着别样生机。漆画、木雕、西华门舞狮、傅山秘制卤肉、太原剪纸、老墨木雕、穆府老膏药等数十项非遗项目入驻院落,形成可观赏、学习、消费、体验的文化旅游综合体。
在汉服工艺师罗春林的工作室,官服、礼服、深衣、襦裙,琳琅满目的汉服款式华丽儒雅、飘逸洒脱,吸引着无数游客。百道工序的漆器、千针纳成的“千层底”、四代传承的老膏药……各种非遗以各自独具特色的工艺令人赞叹。
太原漆器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郭喜梅说:“今年以来,我的工作室已接待了2000多人次。工作室改进工艺推出的饰品、伴手礼等也实用、精致,很受年轻人欢迎。”
“王琼故里·刘家堡特色民俗文化村”是小店区打造的“市井文化”名片,也有许多非遗项目。牺汤、溜米、八大碗、油糕、小店元宵、玉谷叶沾片子等当地特色美食,引来不少游客品尝打卡;原汁原味、朴实简单的农家饭更是俘获了众多老饕的心;餐饮、住宿、茶舍等不同主题的老院子和民宿品牌,又让游客体验到亦禅亦茶、亦静亦动的美好。
来自山东济南的网友“踏遍青山”说:“村里销售、展示的不是千篇一律的旅游商品,而是太原本土的手工艺品、特色食物,晋味十足,让人惊喜。”
植根于山西本土特色
山西各地也在打造“网红”打卡地的浪潮中探索一系列办法,如各地在“古城经济”上各展拳脚:平遥古城利用“青春修炼计划”扭转了游客对古城厚重深沉的印象;忻州古城活化改造,地域文化实现了全域性;太原古县城以国风引领让人们“一城看山西,一街观古今”……这些“网红”打卡地无一例外地都是根植于山西深厚的历史文化,用别样方式让外地游客知晓。
刘家堡村也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坚持传承文化。村中随处可见张贴起的“刘家堡村故事”:打酒壶的、卖鲜肉爆肝花的、裹套云只的、南瓜子换碱的、剃头的……生动的文字述说着过去村中走街串巷的行商生活,为游客描绘出昔日商贸繁盛的热闹景象。
乔武平介绍,如今,非遗文化街有大小院落50个,文化街日均客流量达3000人次。下一步,村里计划打造100个院落,借助非遗优势,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旅游,让刘家堡村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网红”打卡地。(朱 萌 郭志清)
责任编辑:FRT136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