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白塔寺重新开放,再加上有关部门对周边胡同进行了整体设计,众多市民纷纷来此“打卡”。白塔寺甚至还开放了夜场,在灯光的映射下,古老的白塔散发出不一样的魅力。这座古塔有700多年的历史,它是北京城里非常少有的元代建筑。借着白塔寺重新开放,我们一起探寻这座古塔的风风雨雨。
极为罕见的设计
至元八年(1271年),正在紧锣密鼓兴建的大都城里出现了一件新鲜事儿。
根据当时佛家典籍的记载,兴建于辽代寿昌二年(1096年)的永安寺遗址中,遗留下的一座释迦佛舍利塔总是在夜里放出奇异光彩,引得周边的居民纷纷来围观。这件新鲜事儿最终惊动了忽必烈,他决定亲自派人到宝塔周边勘察一番。
在打开宝塔地宫后,一桩桩颇为玄妙的事情接连发生。首先是地宫盛装佛舍利的石函前有两条“龙王”跪在那里守护,打开石函后发现里面有“坚圆,灿若金粟”的舍利子,还有一个铜瓶,瓶子里面装满了香水,其颜色如同玉液琼浆一般。铜瓶底部是一枚铜钱,上面铸有“至元通宝”四个字。这引起了忽必烈的高度重视,忽必烈认为这是“神龙扶持,以资社稷长久”,于是他决定出重金为佛舍利和其他出土的宝物修造一座新的宝塔。
和旧有石经幢造型的宝塔不同,新塔在尼泊尔工匠阿尼哥的指导下,采用了覆钵式造型。《宛平县志》对此造型有形象的描述:“其足则锐,其肩则丰,如檐之倒垂然。肩以上长项矗空,节节而起,顶覆铜盘,盘上又一小铜塔,塔通体皆白。”
如今这座白塔历经750余年风雨,仍然矗立在北京城中。白塔通高51.9米,比太和殿和台基加起来还要高出16米,可以算是明清北京城内单体最高的一座建筑。和清代兴建的北海白塔相比,白塔寺的这座白塔也比前者高出15米左右。
白塔寺的这座白塔由基座、塔身、华盖和塔刹构成,从下至上,无不体现着设计者的绝妙用心。白塔的基座共有三层,最下面一层为护墙,主体为城砖砌筑,向上两层则是“亚”字形须弥座。三层基座之上便是塔身,尤为精巧的是,塔座和塔身之间设计了一圈由二十四朵莲花瓣构成的宝座,上面还有五道“金刚圈”所组成的“过渡带”,这使得方形的基座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圆形的塔身。
塔身也俗称“宝瓶”,其形状颇类似僧人吃饭用的钵盂倒扣过来,故而得名为“覆钵式”,这种风格的源头要追溯到印度佛塔。在这座白塔的塔身上方,有一层小须弥座,基本上是塔身下面须弥座的“微缩版”。
小须弥座上面,是十三层“相轮”,在相轮之上便是直径为9.7米的华盖,其整体呈盘状,以厚木做底,铜制板瓦做盖,周边则悬挂着三十六片铜制华鬘(mán,即装饰用的花环),每一片华鬘之下悬挂着一个风铃。华盖顶部的正中央,则是一座高约5米,重达4吨的空心铜鎏金塔刹。这座塔的不同组成结构,巧妙融合,浑然一体,这在我国古代塔寺中极为少见。
白塔建成后,至元十六年(1279年),忽必烈决定以这座白塔为中心兴建一座藏传佛教的大型寺院,这就是妙应寺的前身,当年这里称为“大圣寿万安寺”。
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四月,万安寺落成。据史载,这里的佛像以及门窗墙壁都用黄金装饰,仅是这一项就用去了黄金五百四十多两,水银则用掉二百四十斤。第二年七月,忽必烈汗亲临大圣寿万安寺,并命在此供奉旃檀佛。
元贞元年(1295年)继承汗位的元成宗在忽必烈周年忌日时于此“饭僧”,共招待了七万名僧人。
据《元史·祭祀志》的记载,万安寺在元代是一处重要的供奉元代皇帝御容的场所,庙内设置有东西二影堂。西影堂供奉元世祖,东影堂供奉元裕宗真金(生前未称帝,为元成宗之父),因此,庙内很多建筑等级都是参照皇宫的标准建造的。自元世祖去世之后,由于影堂的设置,寺庙也成为百官演习礼仪之处。
见证古都历史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即元朝灭亡那一年的六月,大圣寿万安寺遭遇了一次火灾。史料记载,当天下午2点左右,雷雨大作,有火球从空中降下,殿脊东鼇(áo)鱼口(即螭吻处)首先着火,紧接着殿内的佛身亦起火。元顺帝得知消息后,马上命人救火,但除了两座影堂之外,其余建筑皆被焚毁。所幸白塔在此次火灾中得以幸免。
元代灭亡后,这里处于荒废状态。明代天顺元年(1457年),宛平县的郭富奉命重建寺院,明英宗亲赐匾额“妙应寺”。此次重建基本形成了妙应寺今日的格局,在白塔塔院前形成了典型的汉式伽蓝七堂的格局,包括山门、钟鼓楼、天王殿、意珠心境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以及七佛殿等。成化元年(1465年),塔基周围一圈安置了铁灯108座,每当入夜,便燃起灯火,整座宝塔在灯火的映衬下,似金光四射一般。
清代的妙应寺白塔再次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为了团结蒙古和西藏等地,清政府特别重视藏传佛教,而作为藏传佛教重要活动场所的妙应寺,自然也就受到清朝历代统治者的“特别关照”,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都曾斥巨资修缮该寺院。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修缮工程结束后,康熙皇帝在寺内树立了两块石碑,讲述了妙应寺的历史以及此次修缮的详细经过。乾隆十八年(1753年)再次重修,此次修缮,乾隆帝特赐一些珍贵的经文,这些宝物作为该寺的镇塔之宝。修缮竣工后,乾隆皇帝特制《重修妙应寺碑》和《重修白塔碑铭》并勒石陈列于寺内。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皇帝所赐的这些宝物鲜为人知。1978年,因为修缮白塔时,得以重见天日。
打开元大都的地图,就会发现元初,在大圣寿万安寺北侧,有一组规模极为宏大的建筑,名为“社稷坛”,这就是元代的旧社稷坛。
据《元史·祭祀志》记载,至元七年(1270年)十二月,元世祖忽必烈即下诏每年在万安寺北侧祭祀太社(土地神)太稷(五谷神),到了至元三十年(1293年)正月,忽必烈采纳御史中丞崔彧的意见,在和义门内(西直门一带)偏南找了一块空地兴建新的社稷坛。新的社稷坛,设有祭坛两座,分别用于祭祀社神和稷神。
这与后来明代兴建的社稷坛不太一样。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在兴建南京社稷坛时主张“五土生五谷”,因此自明代起,社稷坛便以一个整体而出现,如今北京的中山公园,即为明初永乐皇帝兴建的社稷坛,其主坛上为五色土,有别于元代的分坛而祀。
元代的这两座祭坛各高五尺,方广十尺。社坛在东,稷坛在西,中间相隔约五丈。社坛上用“五色土”(这一点明代社稷坛与元代相同),而稷坛上则是纯一色的黄土。两座坛均为北向,面对着北侧的七间大殿“望祀堂”,相当于今日中山公园的中山堂(即明代的拜殿)。除了望祀堂,元代的社坛和稷坛还有神厨、牺牲房、执事房、馔幕殿、大乐署等附属建筑。
元代除了都城西部的社稷坛外,东部还建有太庙,其位置在如今朝阳门内一带,这就构成了元大都的“左祖右社”建筑格局。随着岁月的变迁,两座坛庙在明代就已难觅踪迹,其中旧社稷坛改建为朝天宫,而太庙则成为了明代的仓库——太仓。如今朝天宫和太仓也都无从寻觅了。
补白
白塔旁曾有朝天宫
说起朝天宫,不少去过南京的读者,都会对这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印象。事实上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很多建筑都模仿南京,朝天宫自然也被“照搬”过来,不过在北京建造这项工程,已经是明成祖的孙子明宣宗皇帝在位期间了。
明宣德八年(1433年),明宣宗利用原元代社稷坛旧址(即白塔寺北侧)开始兴建朝天宫。不久,白塔寺旁便耸立起了一组规模颇为宏大的建筑群落:朝天宫。其中主体建筑有三清殿、通明殿等,另外还有普济、景德、崇真、文昌、玄应九座殿宇。东西两侧还建有具服殿,以备皇帝临幸。
朝天宫建成以后,除了奉神,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百官在此习仪,即演习礼仪。每年的元旦、冬至和万寿圣节(皇帝生日),百官均要在此习仪。朝天宫兴建以前,庆寿寺(双塔寺)和灵济宫(已毁,今灵境胡同即得名于此)都做过习仪的场所。成化十六年(1480年),明廷对朝天宫进行大修,整个宫观焕然一新。明宪宗皇帝还特意赋诗来描述朝天宫的壮美:“禁城西北名朝天,重檐巨栋三千间。”
虽然如今朝天宫没有留下任何的遗迹,但从宪宗皇帝这首诗里面能体会当年这座建造的规模:它是一座微缩版的紫禁城。再加上明代的道教管理机构——道录司设置在这里,朝天宫可以算得上是京城规模最大的道观。
历史充满了巧合,在明朝亡国之前的天启六年(1626年),北京城就如当年元朝覆灭前的元大都一样,发生了很多“异象”。先是这一年的五月初六,位于宣武门附近的王恭厂发生了一起神秘的大爆炸事件,紧接着到了六月二十日,位于白塔寺后的朝天宫也发生了火灾。据史载,朝天宫“十三殿齐火”,而奇怪的是,这场大火只是烧毁了宫观,周边的民房没有一间被殃及。因此大家议论最多的也是当时阉党专政,朝廷政治腐败,才导致了这次“天谴”。
朝天宫被焚毁后,明廷已经无力重修。清朝后,这座明代宫观更是无人问津了。周边百姓也就慢慢在原有的建筑基址上修造起了自己的家园,一座当年恢弘至极的宫观,便慢慢湮没在人间烟火气之中。
如今这一带的“宫门口头条”、“东廊下胡同”、“西廊下胡同”等胡同,便是当年朝天宫遗留下来的地名。鲁迅故居,便是在宫门口一带,与这座古老宫观的遗址为邻。(杨征)
责任编辑:FRT136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