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京剧院创作的新编现代京剧《李大钊》将在天津大剧院上演。届时,作为该剧主演,梅花奖得主、奚派老生张建峰将为天津观众诠释京剧舞台上的李大钊形象。日前,记者采访了张建峰,请他与观众分享自己的创作感受。
记者:2016年,您就曾在新编京剧《大钊先生》中扮演过李大钊,在那之前京剧舞台并没有李大钊的形象,这两次创作您是怎样去把握人物的?
张建峰:京剧讲的是像不像三分样,我看了很多李大钊先生的照片,还有一段一分多钟的影像资料,尽力去寻找他舞台形象的依据。之后我看了他的很多作品,如《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庶民的胜利》《青春》,我深刻感到,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李大钊先生就是在用他的话来唤醒沉睡的心灵,这种为国为民的情怀我们不应忘记。京剧不像影视剧那样必须像生活,而是可以高于生活的,我们用了大段的唱、大段的舞蹈来表现人物。
记者:奚派艺术素有“洞箫之音,珠走玉盘”的美誉,您觉得这种艺术风格和李大钊的舞台形象有契合之处吗?
张建峰:我觉得双方是“不谋而合”的。因为奚啸伯先生创立的奚派艺术是有书卷气的,很多作品的主人公都具有中华文人士大夫的气质,他们有共同的品质就是为国为民,气节不能丢,一切名利都是浮云。而李大钊先生也是一位典型的、坚强的文人,他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坚信马克思主义能救中国,对此永不放弃。
记者:《李大钊》此前的演出经历中有哪些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次来津演出您又有何期待?
张建峰:这部剧就是在以京剧艺术向李大钊先生致敬。李大钊先生和天津渊源很深,京剧在天津又有着更深的意义,前一段时间去中央党校演出,到尾声的时候,我真的感觉好像一下子跳到了今年7月1日,是李大钊先生为今天保留的火种,谢幕时观众们从最后一排开始起立鼓掌,我感受到了他们眼里对先烈的怀念和敬仰。
下一篇:跨专业合作 消除古迹遗址修缮盲区
责任编辑:FRT136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