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心来,俺有情。哪怕山高水又深,山高自有人开路,水深自有造桥人。”4月16日晚,大型交响诗篇《土楼回响》在国家大剧院奏响。作为新中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家,91岁高龄、一头银发的郑小瑛再度登台,执棒《土楼回想》。
由著名作曲家刘湲作曲的大型交响诗篇《土楼回响》是一部以客家历史文化为题材的作品,该作由《劳动号子》《海上之舟》《土楼夜语》《硕斧开天》和《客家之歌》五个乐章组成。
作为福建永定籍指挥家,郑小瑛一直想为自己的家乡做些事。“这部作品的动力是在2000年我的一次探亲寻根的访问。第一次看到土楼,我的心非常震撼。在土楼里面保存着非常丰厚的中原文化的元素,不管是木雕、石刻,还是土楼的建筑艺术,都让我觉得不可思议。”
郑小瑛回忆起《土楼回想》的创作起源时说:“当年有人告诉我,第16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要在龙岩举行,我就脱口而出,如果能够在这样一个大会上演出一部表现客家人精神的交响乐,该多好。于是,朋友们帮我找到了经费,特别重要的是帮我找到了一位非常好的作曲家,就是刘湲。”作曲家刘湲的家乡在福建龙岩,对于客家人的习惯和生活非常了解,接到郑小瑛的电话,刘湲非常激动,俩人一拍即合。
21年来,郑小瑛不遗余力地推广这部刻着中华民族烙印的作品,将客家山歌带到了世界的很多角落。至今,《土楼回想》已在12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76场演出,创中国大型交响乐作品演出场次之最。
厦门爱乐乐团和厦门歌舞剧院交响乐团是没有任何专项经费支持的民办乐团。尽管如此,郑小瑛认为,作为指挥家和乐团,要肩负起推广中国作品的责任:“发现一部好作品,指挥家就应该努力地去推动它,要有弘扬我们祖国优秀交响乐作品的责任心,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虽然一路走来,遇到了很多艰辛,但郑小瑛觉得很欣慰。对于中国作品的传承和推广,郑小瑛认为:“表演者不是创作者,而是二度创作,有了好的作品你就要不计报酬、不遗余力地去支持它。音乐要表演才能让人听得见,才能打动人,否则那个作品永远在抽屉里。在不太理解交响乐的价值的环境中,推动很困难,但是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应该去做。”(田婉婷)
下一篇:“三坑”市场卖出了百亿级的规模
责任编辑:FRT136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