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社会 经济 快讯 文化 时尚 女性 科技 汽车 综合 快报

浙江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2023-08-12 10:21:03 来源:法治日报

执法有力度,大数据成为社区矫正干警的“千里眼”“顺风耳”;帮扶有温度,社工以真诚耐心推动社区矫正对象燃起人生希望;监管有深度,个性化矫正方案引导社区矫正对象规范行为重新出发。


(资料图)

2003年,浙江省成为全国首批社区矫正试点地区。20年来,浙江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健全体制机制,通过数字赋能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社区矫正之路。

据统计,全省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45.7万人,解除社区矫正41.5万人,现有在册社区矫正对象4万余人,成功帮助大量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

建立全闭环数字监管体系

10年前,信息化工作从温州开始试点。10年间,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浙江省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社区矫正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精准矫正水平,数字化成果汇集于“浙里社区矫正”应用之中。

数字化赋能监管防止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嘉善县司法局着眼“规范、安全”原则,建设立体视频监控网络,实现对矫正监管场所、各司法所工作的远程督察。同时通过App在线、手机基站、电子手环等智能辅助设备,以定位核查、电话抽查的方式,加大执法巡查频率,实时掌握社区矫正对象行动轨迹。

数字化赋能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彰显司法温度。家住温州龙港市,在平阳、苍南两县经商的社区矫正对象小刘,只需定期在矫正云上平台提出申请,经过上述区域司法局相关科室审批无误后,即可正常通勤。

数字化赋能构造矫正对象与干警间的畅通桥梁。借助“浙里连心”心理矫正系统,司法所工作人员可以针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犯罪原因、犯罪类型、心理特点、悔罪情况、矫正效果、家庭情况等个体化差异进行合理的分类和筛选,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对存在共通性问题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团体疏导。

信息时代,数字化给社区矫正工作带来了新的可能。

记者了解到,“浙里社区矫正”应用分为“执法办案”“全纬核查”“心理矫治”“精准矫正”“随行智控”“态势分析”六个子场景,旨在聚焦社区矫正对象增速快、协同基础弱、监管有短板等难点堵点,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源头把控—监测预警—精准管控”全闭环数字监管体系,有效降低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风险。

该应用上线以来,已累计注册用户6.9万人,日均活跃数4.6万人次,并通过“随行码”“五色心情码”模块,助力排查风险隐患2000余万人次。

力促社区矫正对象融入社会

“感谢司法局的同志,我孙子因为生病高中没读完,一直是我们家里人的遗憾,现在好了,他也总算高中毕业了。”当衢州市柯城区工作人员把毕业证书送到社区矫正对象小七(化名)家中,小七的奶奶激动地说道。

原来,小七因患病高中没毕业就早早离开了校园,后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缓期执行,此后考虑到自己的“身份”,没有再返校学习,留下遗憾。

小七的例子只是众多社区矫正对象求学路上的一个缩影。

为着力提升社区矫正对象文化水平和就业技能,帮助矫正对象更好融入社会,浙江省各地探索出不少实用实效的好做法。

在宁波,社区矫正对象小学或者初中文化无需初中毕业证明即可参加高中教育,高中以上文化无需入学考试即可参加高等教育,而且高中学历教育学费全免,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在学费减免20%的基础上,矫正期内获得的学分费用全额报销。

在温州,社区矫正机构通过集中打造一批多功能新型就业培训基地,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谋划社区矫正对象就业帮扶应用场景,将社矫对象、上百家企业纳入就业帮扶体系,实现精准就业。

近年来,浙江省司法厅与浙江开放大学签订社区矫正“学技能、强素质、奔共富”教育帮扶战略合作协议。通过“空中课堂”、矫正中心“菜单式”授课、志愿者“N+1”帮扶等多种途径,2.3万余名社区矫正对象接受了学历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其中4800多名社区矫正对象接受了初、高中学历教育。

共富路上不掉队,心灵更需找到归处。

“今天我扶老人过马路啦。”“今天我把地上垃圾捡起来啦。”“今天我把路边共享单车摆放整齐。”在杭州市滨江区司法局长河司法所推出的“日行一善”签到打卡工作群里,来自社区矫正对象的信息每天都有近百条。

长河司法所所长王环阳告诉《法治日报》记者,矫正的关键在于矫心。多年的工作实践让我们发现,社区矫正对象内心最迫切、最渴望的就是自己能被社会认可、被他人接纳。我们通过开展此类活动,推动社区矫正对象参与进来,让“争做守法新人、争当社会有用之人”的观念深入人心。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

“一开始来司法所报到时,我非常焦虑和紧张。”社区矫正对象姚某因犯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没想到这里有专属女性社区矫正对象的小组活动,有女性专属的心理咨询室,还有针对女性专属的各项活动。这种被关爱的感觉让我非常感动,也让我渐渐放下了戒备,明确了自己矫正的方向……”

姚某所说的是宁波市北仑区洛可社会服务中心通过细化心理帮扶、精准帮扶、教育管理,帮助女性社区矫正对象更好回归社会的做法。

像这样引入专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例子在浙江比比皆是。

兰溪市司法局与兰心社会心理发展中心合作社区矫正“矫”阳计划项目开展以来,项目成员始终坚持有一分光便发一分热,积极奉献,乐于助人,有效帮助了许多矫正对象,促使他们厚植积极生活的力量,涵养努力生活的精神。

积小流成江海,截至2022年年底,浙江省已有82个县(市、区)向社会组织、群团组织和行业协会等购买社区矫正服务,覆盖率达91.1%;有53个专业社会组织、24个社团组织和31个行业协会参与社区矫正教育矫正、社会适应性帮扶等工作。

在社区矫正机构的刚性执法和司法社工的柔性服务之外,浙江省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社区矫正社会化建设,发挥党员先锋优势,将矫正工作纳入社区治理网格。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党小组长等骨干担任网格长、网格员,创新开展“先锋助矫”党员志愿者服务行动,组织引导党员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工作,通过“党建引领·先锋助矫”,促使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成为守法公民,助推社区矫正工作稳步发展。

目前,全省共有“先锋助矫”党员志愿者1.8万余人,组建“先锋助矫”帮教团82个,党员志愿者与社区矫正对象结对帮教率达100%。(本报记者 王春 本报通讯员 吴攸)

(责编:宋美琪、刘圆圆)
关键词:

上一篇: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突发山洪泥石流 致2人死亡16人失联

下一篇:最后一页

责任编辑:FRT136

社会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