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图为江苏省无锡市运河公园美景。
资料图片
图为河南省洛阳市新改造的“开元画卷”绿地。
刘 苗摄
图为北京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
穆昊星摄
图为广东省广州市创新公园。
曾庆浩摄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是富有诗意的栖居,也是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近年来,从补绿增绿、完善设施到丰富文化内涵,中国各地的公园创新方式方法,加快改造升级,使绿地品质不断提高,设施更加丰富多样,通过创新场景营造,使公园喜焕新貌,不仅优化了生态景观,还扩大了居民活动空间,推进了城市颜值与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9.22%提高到42.06%,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1.80平方米提高到14.78平方米。
绿地多了,还要让群众可感、可享。近期,住建部印发通知,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在公园草坪、林下空间以及空闲地等区域划定开放共享区域,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搭建帐篷、运动健身、休闲游憩等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需求。
公园改造焕新貌,满眼秀色入画来。公园功能和颜值的双双提升,使人们看得见绿意,游园更方便,畅享充满诗意的生活空间。
提质增绿,用生态绿笔扮靓城市
“太美了,忍不住想拍照。”自从新改造的“开元画卷”绿化景观在河南省洛阳市开元大道与长兴街交叉口西南角亮相以来,很多市民在游览时忍不住发出这样的赞叹。
今年3月,洛阳市城管局对开元湖公园东北角一块1200平方米的绿地进行了“微改造”,改造后的绿地通透舒朗、色彩靓丽。一条石子铺就的小路曲径通幽,两侧9组花境散布其间,诗意盎然。花镜内栽种的有绣球、黄金菊、矾根、鲁冰花、飞燕草等花卉,开花植物种类丰富,花色靓丽多彩。
开元湖公园东北角绿地“微改造”,施工、设计都由园林绿化工人来进行。洛阳市城管局园林绿化中心副主任王松涛介绍,此前,这块绿地种植有广玉兰、雪松、大叶女贞和八角金盘等植物,因生长时间长、枝叶郁闭,景观效果不佳。此次“微改造”后,移走了部分过于密集的树木,并采用花境、龟背模纹、汀步砾石等造景元素,层次更加丰富,色彩更加靓丽,受到市民喜爱。
“‘微改造’打造出了通透精致的园林景观,当游客沿着蜿蜒的汀步园路走进该作品时,如同在画中游览,故取名‘画卷’,寓意洛阳发展绚丽如画。”王松涛说,除“开元画卷”外,洛阳市园林绿化部门还精选地点,利用点状、组团式布置造景手法,打造了“江山如画”“伊水环绕”“沙海绿洲”等20多处景观,让道路绿化景观焕然一新。同时,对城市区50条主干道的绿化进行提升,把一路一景、一草一木变为城市名片,让市民和游客尽享绿色之美。
像洛阳“开元画卷”绿地一样,近年来,多地公园从小处着手,植入地域文化元素,通过“微改造”实现“精提升”,提质增绿,用生态绿笔扮靓城市。
作为湖北省武汉市首个5G公园,常青公园通过实施净化水质、调节微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措施,不断推进湿地“数智化”养护,使公园呈现出富有生机的美丽景观。
常青公园湿地养护技术人员介绍,园区内的镜湖湿地是水生态治理改造的重点。“首先对湖泊进行了筑坝抽水和分段式清淤,把湖底的腐殖质、杂质都进行一次清除,再通过湖底栽植水生植物,投放一些鱼虾贝类和食藻虫、微生物菌群,共同构建水下自然生态系统,从而实现自我净化的功能”。
常青公园5G智慧管理系统利用数字赋能,还可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土壤干湿度,并利用这些监测数据开展公园养护管理。改造后,湖岸边乌桕、紫薇、垂柳等树木和清澈的湖水构成一幅幅绚烂景色。
坚持用生态绿笔扮靓城市,不仅要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更要持续放大生态优势。目前,多地推进“拆墙透绿”计划,公园与城市空间实现有机结合,让人们能够在城市中诗意栖居。随着一项项“增绿点翠”工程启动,城市生态系统通过公园联结起来,一幅幅“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的美丽图景徐徐展开,绿色成为城市发展的动人底色。
完善设施,打造绿色共享空间
漫步在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一片片别具特色的公园绿地。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家门口的公园满足了居民游憩、社交、运动等多方面需求,开辟出全新的绿色共享空间。
在广东省广州市,创新公园新打造的“运动天地”成了附近居民休闲的好去处。“以前一家人就很喜欢来创新公园观赏花海,现在公园升级改造后,不仅可以赏花,还可以锻炼,一举多得。特别是篮球场,家里小朋友特别喜欢。”市民李先生说。
据了解,为了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创新公园新建了一个面积约1200平方米的运动广场和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足球场,运动空间、健身器械、休闲设施等一应俱全,成为市民健身娱乐的幸福空间。为方便游园,结合健身空间特点,公园还对缓跑径以及园路进行了优化改造,通过增加园路两侧砌石,铺设蓝色透水混凝土路面、调整缓跑径宽度、坡度、弯度等形式,提升生态景观效果,提高使用舒适度。
“创新公园增加了体育设施后,我们早上起来在公园里转一转,沿着跑道慢跑一圈,感觉整个人舒心不少。”附近居民花姨对创新公园赞不绝口。
再看福建省福清市,夜色中,位于福清市龙江畔的儿童公园、市民休闲公园在灯光的映衬下,宛如一幅夜间画轴,光彩夺目。公园内,一条条“声光互动投影灯”步道搭配着美妙的音乐,呈现出一幅幅生动有趣的互动场景,孩子们在炫彩的“光影万花筒”中奔跑、玩耍。
“听,是海浪的声音!”“妈妈,快来和我一起踩字母,真好玩!”“快看快看,现在又变成小鱼游来游去啦!”在市民休闲公园里,一条50米长“海浪拍岸”声光互动投影灯步道备受欢迎。沿步道安置的投影机,将影像投射地面形成海浪拍岸的动态场景,搭配海风、海浪的立体音效让游客市民如身临其境。
公园的另一条40米声光互动投影灯步道设置有荷塘月色、凤凰于飞、步步生花等多种主题影像。据工作人员介绍,声光互动投影灯主要依靠人影走动,触动感应区域从而产生互动效果。而儿童公园的声光互动投影灯步道设置的主题则较为童趣,主要包括表情包、飘字母、切水果等,趁着夜色前来游戏的孩子们纷纷沉浸在这充满科技元素的世界之中,感受科技与自然结合带来的别样美感。
“今后我们将继续完善公园基础设施,同时紧扣城市环境新变化,坚持公园景观性和功能性同步抓,增加一系列项目建设,给市民打造一个更加美丽舒适的公园环境。”福清市园林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多地公园在升级改造中还巧妙利用不起眼的闲置空间,既满足了市民高品质生活需要,又通过强化场地功能,丰富市民游园体验。
在山城重庆,栖霞镇栖霞公园成了附近居民肖本芳点赞的对象。“这里以前是荒坡,现在修了一个广场,配有篮球场,还有健身场所。我们天天都来这边跳舞,真的既干净又舒适。”每当夜幕降临,栖霞公园就准时响起节奏欢快的歌曲声。肖本芳经常在晚饭后与社区姐妹相约,一起在公园里伴着歌声跳起舞蹈。
栖霞镇以人居环境整治和场镇环境整治为契机,利用场镇边角地,新建社区“口袋公园”、小游园,通过“微功能”服务居民健身休闲的需求。新建设的“口袋公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仅增设了绿化带和公园长椅,还是个集综合体育场、文化活动广场、儿童活动区、健身区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让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健身、休闲的乐趣。
融入文化,传承城市历史文脉
公园建设不局限于“见缝插绿”,还要融入文化元素,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各地公园积极打造“绿化+文化”的休憩空间,把艺术融入生活,让游客在观景中感受水清岸绿的生态美景下蕴藏着的深厚文化底蕴。
在北京市昌平区,改造提升后的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于今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再现了元明时期白浮泉历史文化风貌,千年文脉绘出的水韵新画卷正徐徐展开。经过整修,清澈的泉水从9个青石雕刻龙口中喷涌而出,流入深潭,“龙泉漱玉”盛景重现。游客在公园可以参观白浮泉遗址、九龙池、都龙王庙等文物景观,还可以观赏“鹭影台”、聆泉处等景点,丰富了游园体验。如今,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已成为传承保护大运河源头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场所,开园2个月来,接待游客超过16万人次。
“之前听说过大运河源头遗址,但没想到就在家门口的公园里。现在,改造后的公园环境特别好,通过各种讲解和布置,让更多的人了解白浮泉遗址。”市民崔源伟说,公园里绿树成荫、小桥流水,傍晚时分,她时常在此散步,在休闲中体味老北京的传统文化。
据昌平文旅集团大运河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园在完成都龙王庙、龙泉禅寺、九龙池及碑亭文物修缮基础上,增加了长流惠泽、山水清音景点以及运河源、引水台、聆泉处、读泉圃四处节点,与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融为一体,形成山水相映的空间布局,成为市民体验历史文化、休闲游憩、健身锻炼的重要场所。
“后续,昌平区将开发研学课程、公益讲堂等水利科普实践活动,常态化举办读书会、论坛、沙龙,以及‘运河源白浮韵’主题活动,传承运河文明、讲好运河故事、传播运河文化。”该负责人说。
是公园,又不只是公园。近年来,“公园+”“+公园”的多功能叠加新理念在许多城区公共空间落地,融入地域文化基因的游览空间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在江苏省无锡市,近期,古运河畔的运河公园展露新颜,城市与艺术在此邂逅。更新后的运河公园A区,重塑了沿河界面,彰显了文化底蕴。“此次更新采用分片式,完成一部分改造就出新一块风景,全部升级后,一幅‘新版’运河岸景将揭开面纱。”无锡城建发展集团城投公司总师办主任范吉婴介绍。
艺术主题是此次公园更新的一大特色。运河公园的改造提升融入了公共艺术元素,筹划了公共艺术大展,让艺术点亮城市,温暖城市。“无锡阿福”登上了圆筒粮仓、太湖渔网围成了迷宫空间、一滴滴放大的“水滴”彰显着这座城市灵动通达开放进取的水文化……以地域文化为灵感,公园内新增了1座城市大型主题雕塑及15座公共艺术雕塑,挖掘运河、江南及无锡地域文化,将艺术公园建设融入城市肌理,将公园打造成为兼具自然之妙与艺术之美的公共艺术公园,实现“人”“城”“园”的完美融合,满足市民游客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结合街区特色,公园还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在上海,毗邻宛平剧院的东安公园走上了“公园+戏剧”的融合道路。修旧如旧的外表下,这一小而美的公园因为拥有了传统灵魂和人文情怀,逛起来更别致也更具雅趣。在翠竹湖畔,两座充满中式韵味的竹亭隔水相望,与连接他们的亲水步道一起,构成“天然”的表演空间。湖岸的开阔绿地,则化身视野良好的看台,一些有古典园林“基因”的剧目,放置在适合的公园内,更能激发沉浸式的观赏体验。
业内人士指出,公园拓展的文化内涵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元素,同时也展示了城市的文化风貌。公共空间的改造升级,提升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活力,同时也塑造了市民游客的生活方式。未来,会有更多的公园公共文化空间出现,去提升城市形象、记载和延续城市文脉。
(魏雨、王江红、孙夏莲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温璐、薄晨棣)
责任编辑:FRT136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