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社会 经济 快讯 文化 时尚 女性 科技 汽车 综合 快报

坚守在一线岗位上(体验·新时代·追梦人)

2022-01-07 07:01:1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吉林长春环卫工人姜洋洋

城市美容风雪无阻

本报记者郑智文

“明天凌晨有小雪,咱们早上得加把劲,提前半小时到岗,把雪清扫干净。”2021年12月15日晚,在家休息的环卫工人姜洋洋接到通知,二话不说就把起床的闹钟调早了半小时。

第二天凌晨4点,这座城市的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之中,姜洋洋已经轻手轻脚走出家门。作为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卫保洁有限公司的一名环卫工人,32岁的姜洋洋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四五年。

雪下得有点大,漫天雪花纷纷飘落,地面像是盖上了一层糖霜。凌晨4点半,姜洋洋和同事们已经投入紧张的工作中。白天车水马龙的东风大街上鲜有行人,只有清雪车来回作业,一群身着橙色棉服的环卫工人顶风冒雪在清扫。

尽管记者已做好防寒措施,但站在大街上,仍不自觉地打了个哆嗦。掏出手机一看,此时的温度为零下17摄氏度。

“雪下得大,估计6点半之前停不了。”姜洋洋边扫边说,“下雪天一般会提前出来会儿,我们尽量把雪扫干净,避免结冰,这样大家上班时不容易滑倒。”

姜洋洋个子虽小,但拿着一把大扫帚扫得飞快。记者看了也想体验一下,接过扫帚才发现,比预想的要重。“人行道比较宽,一个人扫太费劲了,我们一般是两个人合作,各扫一半,这样更快。”在姜洋洋的指导下,记者选择了人行道外侧,开始扫雪。本以为简单的活计,干起来才觉得吃力。扫了大约15分钟,记者就感到两手的虎口处有点酸。抬头观望,才前进了300米,比同组的环卫工人慢了不少。

与姜洋洋交流,她说,自己刚开始干环卫时也不熟练,每天清扫完后都是手酸腰疼。后来跟同事请教经验,自己琢磨出握扫帚的正确方式,慢慢就习惯了。

在一众扫雪的环卫工人中,30岁出头的姜洋洋是最年轻的,为什么选择这一行?

“起初家里人也都不同意,觉得年纪轻轻咋能干这个呢?”姜洋洋一边扫雪一边聊天,“但我觉得挺好,最开始干环卫就是觉得既能照顾家,又有一份工作,每天从4点半干到6点半,然后回家照顾孩子、送娃上学,再从8点干到12点,就下班了,一点儿不耽误事儿。”

干着干着,姜洋洋发自内心地热爱上了环卫工作。“这几年,能明显感受到大家对环卫工人越来越尊重,我们是扮靓城市的劳动者,用双手把城市打扫干净,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姜洋洋说,近年来经常有志愿者、爱心企业为环卫工人送热水、送早饭,大家感觉很暖心。

时代在变化,环卫工作也与时俱进。如今,长春市主次街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了100%,清扫保洁车、大中型清雪设备等成为主角。应对雨雪季节,长春市科学设定清雪作业流程,所有清雪作业组和作业路线都提前录入数字化管理平台,方便指挥调度清雪作业。

接近6点,城市即将苏醒,街上车辆、行人渐多。此时,扫雪工作也逐渐接近尾声。雪花还在飘落,刚刚清扫过的区域内,地面又覆了一层薄雪。

“很多人马上就要去上班了,得再扫扫。”姜洋洋说完,和其他环卫工人一道,又拿起扫帚,将新雪扫去。

北京佛爷顶国家气象观测站气象观测员韩文兴

山顶“探晴雨”云中“测风云”

本报记者谷业凯

新年伊始,记者一大早从北京市区出发,驱车近3个小时,才来到延庆西北部的山区。佛爷顶国家气象观测站气象观测员韩文兴早早地在山脚下等候。沿着宽阔平整的山道上山,韩文兴颇为感慨,“我刚来这里工作时,山上的路还没修好,都是从家里骑车到山下,把车放到老乡家里,再爬3个小时上山。”

海拔1225米的佛爷顶,就是韩文兴工作了30年的地方。这里冬季最低气温达零下30摄氏度左右,最大风力12级,全年大风日数超过100天。条件如此艰苦,韩文兴一守就是30年。

上山之后,车刚停稳,韩文兴拉着记者就去了观测场。“我去检查检查仪器。”山顶寒风刺骨,韩文兴迎着北风一路小跑,比年轻人还要轻快,“跑跑暖和点,习惯就好了。”

迈上39级台阶,来到观测场。这里占地面积不大,却打理得十分精细。“这是雪深观测仪、降水现象仪,这是地温采集系统……”韩文兴如数家珍地介绍。一旁,还有个老式的暗筒式日照计,韩文兴俯下身,检查透光孔有没有堵塞,也让记者看了看内部构造。“现在用的是光电式数字日照计,比过去先进,但维护起来一点也不能马虎,有异常情况要及时排查报告,还要做好仪器的清洁……”

沿着观测场内的步道巡了几个来回,韩文兴一抬头,发现竖立着的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有些脏,他赶忙搬来梯子,爬了上去。山顶正午的阳光格外刺眼,记者的眼睛都被晃得有些睁不开。“你就别上来了,有点滑,太危险。”他小心踩着梯磴擦完一侧,又跨了过去,仔细地擦完另一侧。气温很低,忙完一圈下来,韩文兴才裹上大衣,额头上已有些微微见汗了。

平日里还好,一旦遇到恶劣天气,恰是韩文兴最忙碌的时候。别人都往屋里躲,他得往外跑。冬季大雪封山,每小时都要加密观测,他有时三天两夜不合眼。遇上降水、雷暴、大风天气过程,他都从头盯到尾,直到天气过程结束。赶上下雹子,他要冒着被砸伤、雷击等风险,跑出去捡来最大的那个测量直径……

回到屋内,韩文兴丝毫不见放松。计算机上的数据实时变化,他紧盯屏幕,认真地逐项检查。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佛爷顶上添置了很多先进的观测仪器,韩文兴的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丝毫未变:“过去用纸笔记录,现在是自动化观测,但数据始终是气象工作的‘生命线’。数据记得准,天气预报才能准。”

艰苦的生活条件,也让韩文兴成了生活中的多面手。当年,佛爷顶上只有3间破瓦房,冬天透风,夏天漏雨,用水储存在4个大水缸里,还得省着用,衣服都要拿回家洗。如今,山顶小屋修葺一新,水电网齐全,冬天住着也不冷。这天中午,韩文兴还露了一手,给记者做了盘拿手菜——炒豆腐。

一人值守,最大的挑战还是孤独。这些年,韩文兴学会了“跟自己做伴”,山间有行人,他就吆喝两声。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大气科学课程,参加科研项目,积极学习新型设备维护维修技能。有时候拍到好看的云海视频,他还会精心剪辑几条,留存下来。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韩文兴更忙碌了。测试赛期间,由于天气复杂多变,他主动放弃休息,每3小时开展加密观测,严格做好数据质量控制。“就算不在山上值班,我也会主动要求到山下参与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希望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出一点贡献。”

国网安徽淮北供电公司超高压运检班班长张涛

高空巡检守护光明

本报记者韩俊杰

深冬的皖北大地,虽未降雪,寒意已颇重,一座座伫立的高压铁塔在阴沉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寂寥。

“到了,出故障的导线断股就在这里。”田野上行驶了一个多小时,维修车停在淮北市濉溪县的一座高压铁塔旁,国网安徽淮北供电公司超高压运检班班长张涛率先拿上工具包跳下车。跟随他体验户外作业的记者也紧随其后。

仰望高高的电塔,张涛给记者讲解:“导线断股是巡检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长时间运行就会导致断线、最终停电,带来严重的电网事故。”

几十米高的电塔,怎么维修?

“踩着软梯上去,没问题。”张涛说着,晃了晃一旁从高空中垂下来的软梯。在记者的一再要求下,张涛同意让记者先体验一下。没想到人刚刚站到上面,软梯就开始四处摇晃,勉强爬上三四阶,记者摇晃得厉害,只好匆匆结束了这次体验。张涛笑着说:“高空作业有一整套安全守则,要把安全带和保护绳分别系在杆塔不同位置的牢固构件上,以免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必须是专业人员才能进行高空作业。特别是像这种带电作业,要经过考试,有证书才能干。”

再看张涛,脱下身上的棉衣,穿着全套带电作业屏蔽服,背上工具包,轻松灵活地沿着软梯爬到了导线损伤处。“导线断股程度不一样,要按照损伤程度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在地面提供协助的工友向记者解释。接近零摄氏度的气温下,张涛和工友们一干就是两小时,断股处才修补完毕。

今年49岁的张涛,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无比熟悉。从高中毕业参加工作至今,张涛三十年如一日,一直巡查在淮北总计1700公里的高压输电线路上。

别看现在身手矫捷,张涛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登塔时的情形。“几十米的杆塔让人眩晕,在师傅的示范和鼓励下,我一边攀爬,一边熟悉高空环境。”

从那之后,每天的例行巡检和高空作业,成了张涛工作的日常。1700公里的巡检线路、6348个基杆塔和50多本工作笔记……近30年来,张涛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巡检工人,成长为业务骨干,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质量工匠”等荣誉。

高空作业,不仅要能吃苦,还要动脑筋。走进“张涛劳模创新工作室”,记者看到各种实用工具和创新技术。“有了师傅设计的这个拔销器,在高空更换绝缘子瓷瓶时,又快又省力。”张涛的徒弟兼同事唐喆自豪地说。原来,一次高空作业中,张涛发现两个徒弟在杆塔上轮换操作,用了两个多小时才把需要更换的绝缘子销子拉出来。于是,张涛多次试验,自制出钳式拔销器,解决了难题。国网安徽淮北供电公司总经理郝韩兵介绍,“钳式拔销器”已被命名为“张涛拔销器”,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维修归来,回到智能管控中心,张涛又开始密切注视大屏幕。“现在,通过安装在杆塔上的视频设备,在管控中心室内就能观测到线路情况,还有无人机也开始广泛应用。”张涛坦言,自己也学会了操作无人机,但高空作业仍然离不开人工,对一些复杂故障的确认和处理,少不得要登塔操作。

也因为这个缘故,张涛有好几次机会可以换到更舒服的岗位,但他选择了坚守。“哪个岗位都需要有人干,我愿意把一生奉献给输电线路岗位。”

版式设计:田兴洲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07日 19 版)

(责编:白宇、胡永秋)
关键词: 在一 新时代 追梦

上一篇:预防残疾,这些知识你掌握了么?

下一篇:高质量建好高标准农田(话说新农村)

责任编辑:FRT136

社会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