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一位参与者都要遵守公序良俗,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否则必将因此付出代价。
近日,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法院判决了一起案件,因当事人在朋友圈辱骂他人,最终法院判其在朋友圈公开向被侵权人道歉。朋友圈看似是私人空间,但不当的言辞和内容同样可能构成犯罪,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一位参与者都要遵守公序良俗,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否则必将因此付出代价。
这个案子看似不大,但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与他人发生一些不愉快,偶尔抱怨几句疏导一下自身情绪是人之常情。但凡事都不能过火,倘若在公开场景中使用侮辱性言语和词汇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七条规定,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辱骂或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誉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骂人一时爽,追责泪两行,这样的例子并不少。
朋友圈里骂人之所以能够取得证据并诉诸法律,主要得益于微信闭环交流的方式,所传递的信息只有好友可见,“实名制”的约束力得以充分体现,大多数人的言论都有所收敛。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的一名女子,因为在朋友圈中辱骂交警,最终被治安拘留。就此事而言,市民对民警执法有意见,可以公开表达自己的质疑,但通过言辞侮辱谩骂、制造对立情绪的方式,则是在扰乱公共秩序,被治安拘留也是自食其果。
无论是朋友圈内骂人被起诉,还是朋友圈内侮辱交警遭拘留,我们都应当引以为戒。作为一种公共空间,网络既不是脱离现实的虚拟存在,也不是想骂就骂的“法外之地”,网民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遵守国家法律和公序良俗,不要把微信、微博当成自己的私人领地,我们在网络中所说的的每一句话、所发的每一张图片,都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也不得侵害他人的权利。
据《银川晚报》
上一篇:你遇到过网友突然失联的情况吗?
下一篇:空调自动关机的原因都有哪些?
责任编辑:FRT136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