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社会 经济 快讯 文化 时尚 娱乐 科技 汽车 综合 快报

改变“再生不如原生”观念 垃圾分类越精细越有意义

2020-01-15 10:54:28 来源:解放日报

售价近百元的小羊肖恩环保袋,在家门口用10个塑料瓶就能换到。昨天,家住杨浦区富天苑的朱姗姗因为垃圾分类得到了实惠。

更让她惊喜的是,工作人员说,这些环保袋都是小区以往收集到的塑料瓶“变”的。“几个空瓶子居然能有这样的用处?”朱姗姗感慨,自己坚持了大半年的垃圾分类没白分,现在成果就摆在眼前,以后更有干劲了。

分得越精细越有意义

记者从杨浦区绿化市容部门了解到,这项塑料瓶换再生品的活动是首次在杨浦区的社区试点,旨在强化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同感,进而巩固、提高垃圾分类的成效。

“可以换环保袋,也可以换垃圾桶、垃圾分类玩具,但关键不在于换的再生品值多少钱。”活动主办方爱回收万物新生项目负责人牛海燕说,关键是让居民感受到垃圾分类的“闭环”——垃圾从小区出去,“重生”后回归,让他们知道“分得越精细,越有意义”。

据透露,上海部分试点社区的聚丙烯塑料(PP)垃圾通过设在小区内的智能回收机回收,运至杨浦区各街镇设置的集散场站进行二次分拣、压缩打包,之后运往江苏的再生材料厂。在那里,塑料垃圾经过清洗、消毒,制成再生塑料颗粒。再生塑料颗粒被运往山东的纺织厂,融化并与其他原料混合,制成再生化纤和纺织纱线,进而编织成环保袋。最终,这些环保袋又回到上海社区。一个普通规格的环保袋,大概只需10个聚丙烯塑料瓶作原料。

记者从爱回收方面了解到,今年春节前,爱回收在京东等平台的再生产品店铺有望开张,再生品涉及纺织品、家具、办公用品、礼品等。通过专门的追溯系统,每批次再生产品的原材料都有据可查,甚至可溯源至原材料曾暂存的垃圾集散场站。

要改变“再生不如原生”观念

让参与者看到垃圾分类的“闭环”,促进垃圾分类,支持再生产品,这是好事,但“好事难做”。

以废弃塑料为例,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的一项数据显示,目前大多数废塑料没有得到有效循环利用。截至2015年,全球累计产生63亿吨废塑料,其中12%被焚烧,79%被填埋或废弃到自然环境,只有9%被循环利用。

可回收物难以循环利用,主要是成本问题。“原生塑料的采购价要比再生塑料略低。”牛海燕说,虽然垃圾不值钱,但在垃圾产生单位和再生材料厂之间,有太多现阶段省略不了的环节,每个环节或收运或处置,总要将成本摊到下游。比如,在社区和单位,收运者需付出相当的“激励”成本,才能从人们手中收到可回收物,这笔费用会摊到下游。当塑料垃圾进入再生材料厂时,已有一笔累计成本需厂方承担。

再生材料进入纺织厂,以及制成成品运回上海销售,这些环节的成本最终都会体现在成品售价上。相比环节相对较少的原生材料制产品,较贵的再生产品往往很难吸引对价格敏感的人群。“再生的不如原生的”这种观念,会阻碍人们购买再生品。

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指出,我国的可回收物收运处置体系仍以市场为主导,在缺乏刚性政策前提下,市场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原生材料制产品,无可厚非。要突破这种困境,从被动的角度而言,要等到环境资源枯竭,某种原生材料出现紧缺,再生材料才大有可为;从主动的角度而言,必须通过研发、品牌授权等方式,提高再生产品的附加值,吸引消费者。

“去年推出草间弥生款环保帆布袋,一上线被秒杀。近百元的小羊肖恩环保袋,许多人趋之若鹜。”牛海燕说,品牌授权合作将是再生品未来主要方向。(陈玺撼)

上一篇:白皮书看资产配置:金融出清加速进行 黄金上半年仍有机会

下一篇:最后一页

责任编辑:FRT136

新闻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