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斌: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在去杠杆的过程中,不能一刀切,也不能用力过猛,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下面的金融机构在执行中如何更精准、更有效、更灵活确实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张劲:全国政协委员、雪松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
供应链金融基于真实交易背景,利用企业周转速度和变现能力较强的流动资产(存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票据)作为第一还款保障,进行金融产品的设计,沿着供应链条释放核心企业的信用,帮助链内缺乏不动产的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依靠流动资产融资。
民营经济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超过50%;对GDP、固定资产投资、对外直接投资的贡献均超过60%;对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贡献超过70%;对城镇就业的贡献超过80%;对新增就业的贡献超过90%。
不过,2018年9月12日,自称“资深金融人士”的吴小平提出“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应逐渐离场”,吴小平的言论迅速引发大量争议。此后吴小平的“民营经济离场论”遭到各方驳斥,而民营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多套组合拳缓解民企融资难
“民营经济离场论”引发舆论波澜仅50天后,2018年1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在支持民营经济方面,习近平提出要抓好6个方面政策举措落实。一是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二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四是完善政策执行方式,五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六是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
很多民营企业家将这场会议称作民营经济的“定心丸”。
中央定调之后,金融、财税部门的政策接连落地。在财税方面,2018年11月19日,国家税务总局官网发布《关于实施进一步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26条措施,包括减税降负、优化营商环境、精准帮扶、严格规范税收执法、加强组织实施五个方面,要求“不折不扣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金融方面,2018年11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用好“三支箭”,拓宽民营企业融资途径。第一支箭是信贷支持,第二支箭是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三支箭是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
其中第二支箭已经落地。2018年10月22日央行公告,引导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由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提供部分初始资金,由专业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担保增信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暂时遇到困难,但有市场、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目前已经有多地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落地,例如2018年11月碧水源在银行间市场发行14亿元“18碧水源CP002”,为北京地区首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2018年12月亨通光电发行1亿元公司债,为上交所市场首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正式落地。
在监管考核这根指挥棒上,银保监会也有表态。2018年10月30日,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介绍,银保监会鼓励银行对主业突出的龙头民营企业给予融资支持;督促和指导银行业保险机构进一步改进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和内部风险管控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科学设置小微企业业绩的考核权重,指导大中型商业银行普遍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2019支持民企再出发,政策红包雨不断
2019年开年不久央行即实施降准,1月4日央行公告称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时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及相关操作净释放约8000亿元长期增量资金,可以有效增加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贷款资金来源。
今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全面支持民企融资。《意见》提出18项具体措施:在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方面,提出实施差别化货币信贷支持政策,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在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方面,提出抓紧建立“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有效提高民营企业融资可获得性,减轻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提高贷款需求响应速度和审批时效,增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可持续性。
紧随其后,2月25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从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体系、抓紧建立“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公平精准有效开展民营企业授信业务、着力提升民营企业信贷服务效率、从实际出发帮助遭遇风险事件的民营企业融资纾困、推动完善融资服务信息平台、处理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加大对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监管督查力度等八个方面,提出了23条细化措施。
《通知》要求,商业银行要在2019年3月底前制定2019年度民营企业服务目标,银保监会将在2019年2月底前明确民营企业贷款统计口径,按季监测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情况,制定实施差异化考核方案。
事实上,各金融机构已经制定了相关服务民企的目标。以工商银行为例,其发展目标是:未来三年,全行民营企业贷款每年净增额占公司贷款增量的比重不低于1/3,新增融资客户每年不少于5000户,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利率优于可比同业平均水平。另外,多家银行金融机构从倾斜信贷资源、提升审批效率、加快产品创新、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对民营企业予以支持。
■ 访谈
张占斌:去杠杆不能用力过猛
去杠杆政策执行中,金融机构如何更精准、更有效、更灵活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营企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近些年,在中国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折进程中,中国众多民营企业在互联网等领域也获得了长足发展。不过,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占斌指出,很多民企面临融资难、转型升级难等问题。
新京报:过去一年的走访和调研中,你观察到的民企都面临哪些困难或问题?
张占斌:习近平总书记去年专门在民营经济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贡献,强调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我调研访谈感到,民企面临的困难也是多方面的。
第一,转型升级难。实际上,这个问题是民企和国企都面临的困境之一。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无法再持续。在这一过程中,有些民企适应不了或者跟不上转型升级的要求,对复杂的市场形势难以驾驭。
第二,融资难这一老问题又叠加了外部环境不利因素。去年去杠杆的推进中,影子银行等融资渠道被切断后,中小民企融资艰难,另一个方面,2018年资本市场表现不佳,企业从资本市场融资同样不易。要解决融资的问题,目前可以做的是,加速调整和改变金融体系的结构,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创造更多直接融资的机会和渠道。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了变化,科创板已经在进行中了。
第三,我这些年的调研中发现,过去地方官员对企业家非常热心,在招商过程中表现出超一般的热情,给企业的优惠政策也很多。但现在,很多领导干部不是说不欢迎企业家,而是不够“亲”。这也让很多企业家很头疼,因为这会导致一些项目落地协调不顺等。中央很重视这一问题,一直在推“放管服”,发了很多文件希望改善这一状况。
第四,企业的税负仍然比较重,减税减费、降税降费还有很大的空间。过去经济形势较好、企业粗放增长时期,企业都挣钱,也不差税费这些钱。但现在大环境下,市场竞争激烈,这些税费用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很大的开支。因此,减税减费、降税降费的力度要再大一些。应当说,这方面还是有些空间的。
新京报:你此前提到,去杠杆有的地方有“一刀切”的问题,加剧了企业融资的困难,那到底如何把握去杠杆的“度”?
张占斌:中央提出去杠杆的决策是正确的——过去几年,国企、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的杠杆率过高,如果不降下来,肯定要有风险。政策指向是好的,但是下面执行的金融机构却难以把握去杠杆的“度”。我记得当时政策刚出的时候,东北一大型企业的负责人就跟我诉苦——银行很快就抽贷、尤其是小银行跑得更快。
在去杠杆的过程中,不能一刀切,也不能用力过猛,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下面的金融机构在执行中如何更精准、更有效、更灵活确实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京报:去年11月至今,高层多次喊话重视民企,有关部门也出了很多政策。现在看民企发展环境还有什么需要改善的地方吗?
张占斌:现在在信贷和融资上,因为政府部门出了很多政策,对民企的歧视也不存在了。这个应该推广,国家要为民企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让民企在除了信贷之外的其他方面和领域也不再受到歧视,实现所有的方面和领域的平等。
民企为国家经济做了很多贡献,我们要在理论上更加坚定地把民企的作用和地位说清楚,政策上也要在方方面面写清楚,落实上要更加坚定、到位。另一方面,民企要想获得更好发展,更要提升自我,努力去突破企业发展的天花板。
■ 访谈
张劲:以供应链金融破解民企融资难
供应链金融打破了商业银行等机构的不动产抵押依赖,破解了融资难症结
作为广州本土成长起来的世界500强民营企业,雪松控股集团可以说是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样本”。全国政协委员、雪松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劲为2019年全国两会带来的提案聚焦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并对民营企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新京报:今年两会你带来了什么提案?
张劲:我的提案关注民企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我建议加快发展供应链金融。首先,我建议将供应链金融发展上升为重要发展战略,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提供政策支持,对开展供应链金融的金融机构、供应链核心企业、物流企业等参与主体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
在具体措施方面,我建议鼓励商业银行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合作。可以制定支持政策,鼓励商业银行设立供应链金融专营机构等特色分支机构,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合作,更深入了解供应链各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更有效地把握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不断扩展金融支持的广度和深度。
另外,我建议设立供应链金融类投资基金,加大对供应链核心企业等供应链金融服务机构的投资力度;建立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连接金融机构、核心企业、中小微企业、第三方物流等参与主体,实现信用信息在线共享、产品在线服务、非标资产在线交易、政策发布及非现场监管等公共服务功能。
我认为还应成立供应链金融行业协会,制定规范标准;并且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担保法》和《合同法》中有关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条款,为供应链金融提供法律保障。
新京报:为何提出这一提案?供应链金融与现有融资方式相比有何不同?供应链金融将如何破解民企融资难?
张劲: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主要是以不动产作为抵押担保,而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资产大多是动产,所以在银行融资很难。这是问题的症结。
相比之下,供应链金融能够基于真实交易背景,利用企业周转速度和变现能力较强的流动资产(存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票据)作为第一还款保障,进行金融产品的设计,沿着供应链条释放核心企业的信用,帮助链内缺乏不动产的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依靠流动资产融资。这就打破了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不动产抵押依赖,弥补了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结构性缺失,帮助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问题。
新京报:在民营企业融资方面,除了供应链金融,是否还有其他适合的方式?
张劲:我认为政府投资基金可有效缓解民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上政府投资基金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对于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建议,借鉴以色列、新加坡等国政府投资基金成功实践,进一步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战略引领作用,强化聚焦民营经济领域,重点支持外部性、基础性、战略性特征明显的产业领域,并从中选择行业龙头支持其做大做强。在此过程中,建议适当放开投资区域的限制、调整不切实际的杠杆比例要求,同时统筹考虑当地产业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通过形成合力实现既定引导目标。
新京报:你认为民营企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张劲:首先,民企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去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举措。以雪松控股总部所在地为例,广东省制定出台了“民营经济十条”,广州市进一步为民企“量身定做”支持政策。这些政策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我们强烈感受到国家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决心,对今后的发展信心更强。
第二,要依靠市场机制激活民企发展活力。企业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市场,通过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不断壮大自己。
第三,企业自身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我们雪松控股为例,近年来一方面坚持自主创新,另一方面采取“引进来”战略,不断吸纳世界先进技术。如2018年以来,雪松旗下化工新材料核心企业齐翔腾达把技改技措作为重中之重,还与德国、韩国国际一流化工企业开展技术与生产合作,争取在精细化工领域取得关键性技术突破,迈入国际顶尖化工企业行列。(顾志娟 侯润芳)
责任编辑:FRT136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