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县加快推进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史实陈列馆建设。 俞靖 摄
中新网桂林7月8日电(记者 林艳华 赵琳露)“我父亲早年参加游击战争,也给我讲过很多有关红军的故事,自幼感染浓厚的红色情怀。”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水车镇修睦村山岐屯村民邓忠祥出资倡导重修红军驻扎的古庙,希望更多人关注红色遗迹,让红色文化生生不息。
近日,中新网记者再走长征路,探访湘江战役遗址。85年前,长征途中,湘江一役,惊天地、泣鬼神。中央红军经过浴血奋战,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挫败了蒋介石企图歼灭红军于湘江以东的阴谋。此役,中央红军付出惨重代价,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数万红军将士长眠湘江之边。
悠悠岁月,如今湘江畔已万象更新,伟大的红军精神依然在这片由革命先辈用鲜血染红的土地上久久传颂,广西官方和民间共同挖掘修缮湘江战役遗址,用行动告慰烈士英灵,传承长征精神。
修缮一新的古庙距离灌阳县城25公里,52岁的邓忠祥说,至于古庙建成于什么时候,村里最年长的老人也说不清楚,绝大多数村里人都清楚且肯定的是,发生于灌阳的新圩阻击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34师曾在此宿营生活。
游客在参观新圩阻击战陈列馆。 俞靖 摄
70岁的村民邓戊生回忆,父亲曾告诉他,驻扎在古庙的好像是红军军官,“个个腰间都别着驳壳枪,气宇非凡”。邓戊生说,红军进村从不会打扰百姓,只是选择一些古庙祠堂或山洞驻扎。在修缮过程中,邓戊生踩在脚手架上,把古庙四周的三幅图案按照记忆描绘出来,包括正门的“画眉穿菊”以及双侧的“鲤鱼跃龙门”和“双凤朝阳”。
邓忠祥说,古庙即将对外开放,他将把自己珍藏的望远镜、行军锅和大刀等几十件红军收藏品展示出来,让大家好好看看以前红军是怎么战斗的,同时要告诉年轻人,现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在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烈士纪念园里,一座红军墓冢正在加快建设,墓冢形如带五角星的红军帽。当地希望让这些红军勇士得以入土为安,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追思牺牲在长征路上的革命先辈。
桂林市灌阳县民政局副局长吕辉介绍,灌阳县近年来全面寻找红军烈士墓和红军散葬点,核查出牺牲在灌阳县的红军烈士3580多名。2016年,散葬在水车乡修睦村的第一批红军烈士遗骸迁葬至酒海井红军烈士纪念园。2017年对酒海井红军烈士遗骸进行集中打捞、安葬。当地官方计划逐步将散葬在境内的红军烈士遗骸集中迁葬至酒海井红军烈士纪念园。
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副院长、灌阳县史志办原主任文东柏介绍,在灌阳,除了像酒海井红军烈士纪念园和枫树脚新圩阻击战陈列馆等大型的纪念馆外,县境内还有大大小小近百处红军遗址。这些地方大多是红军驻扎、生活过的,时至今日都还保留着红军的一些生活遗迹,将进一步挖掘、开发。
近年来,桂林实施红色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工程,发掘红色文化遗存,建设了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等一批红色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启动桂北五县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湘江战役旧址、红军活动遗址和烈士墓等进行全面保护修缮;新建灌阳县新圩阻击战陈列馆和酒海井红军烈士陵园、全州县才湾镇觉山铺湘江战役遗址等纪念地近20处。
文东柏说,湘江战役所留下的长征精神,将永远根植在这片用鲜血染就的土地上,持续激励着每一代人。
上一篇:儿童剧《小美人鱼》首演 在爱与付出中收获了完整的灵魂
下一篇:最后一页
责任编辑:FRT136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