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水利部获悉,10月29日,随着“粤海42号”TBM掘进机在广东东莞大岭山破岩而出,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长达135公里的48条盾构隧洞全部贯通,工程建设转入全面内衬阶段,为早日实现2023年底通水目标、全面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国务院部署加快建设的全国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从西江佛山顺德鲤鱼洲取水,向珠江三角洲东部的广州市南沙区、东莞市和深圳市供水,并为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广东省番禺、顺德等地区提供应急备用供水条件,惠及1140万人。
工程采用深埋隧洞输水方式,其中盾构隧洞总里程135公里(部分线路双洞),开挖直径4.1米至8.3米,同时投入了29台土压平衡盾构机、18台泥水平衡盾构机和1台TBM掘进机,输水隧洞开挖深度和盾构机投入规模之大均属国内罕见。
秉持“把方便留给他人、把资源留给后代、把困难留给自己”的建设理念,瞄准“打造新时代生态智慧水利工程”的建设目标,工程全线采用深埋隧洞方式,在纵深40米至60米的地下空间建造输水管道,永久征地仅2600亩。与传统地面输水方式相比较,节约了约两万亩土地资源,为未来发展预留宝贵地表和浅层地下空间。
然而,由此带来的挑战大幅增加,该工程建设须攻克长距离深埋盾构施工、高水压衬砌结构设计及施工、宽扬程变速水泵研发、长距离深埋管道检修等多项世界性难题。
据了解,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的“盾构征程”历时900多个日夜,一大批院士、专家与上万名建设者一道,克服重重困难,实现全线盾构贯通目标。(蒋菡)
责任编辑:FRT136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