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实践,我们小组开展的‘主轴轴承选配提升机床稳定性’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我们还要继续钻研,争取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再出新成果……”8月10日上午,随着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任工艺师王浩的话音落下,在场职工纷纷鼓起掌来。
类似的场景还在川渝两地多家机电企业上演。这源于今年5月,川渝两地工会结合《川渝工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协作框架协议》总体安排,联合印发了《重庆市总工会和四川省总工会关于举办2022年“巴蜀机电杯”QCC劳动和技能大赛的通知》。
重庆市机械冶金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大赛以川渝两地机电企业班组一线生产骨干、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工程技术人员等为主,组成5人~8人的QCC团队(小组)参赛。从5月~10月,通过动员推进、“互联网+学习”、知识大赛、直播授课、企业互访交流、网络QCC大赛、总结表彰等环节逐步推进。大赛吸引了川渝两地40余家机电企业、400余个团队申报了参赛项目,超5000名职工参加在线学习。
王浩的团队一共有12名组员,申报的参赛项目是企业在今年初才上马的攻关项目。在5月~7月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团队成员利用工作之余线上学习各项理论知识,工作期间大家也经常聚在一起展开“头脑风暴”,最终共同探讨出一套关于主轴轴承的采购、运输、管理、加工、装配、检测等流程的标准化作业制度,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更提升了产品的稳定性。
“我们团队申报的竞赛项目是‘核电焊接过程控制及工装优化’,通过竞赛将焊接成本降低了20%左右。”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容器车间计划员刘光荣说,竞赛让制造企业职工从“凭经验、靠感觉”变为“靠科学”处理问题。
开展QCC劳动和技能竞赛是川渝两地工会携手促进职工成长成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记者了解到,自2020年5月川渝两地工会结成“巴蜀娘家团”以来,跨区域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在川渝间频繁进行,两地职工纷纷“登台唱戏”。
其中,四川工会围绕出川出渝大通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西部科学城重大项目建设、能源化工重点产业发展等成渝重点项目开展劳动竞赛,同时在产业基础好、从业人数多的汽车制造、电子信息、餐饮旅游等产业领域开展12项省际职工职业技能比赛。
重庆联合四川各地举办了重庆铁路建设、新田大桥重点工程、川渝旅游产业等20余场市级重点劳动和技能大赛,涉及100余个工种、6000余家企业、30余万职工。同时,川渝两地基层工会紧扣“川渝互动、极核带动、干支联动”发展战略,开展了“建好双城经济圈,争当发展火车头”“川渝共唱双城记,水陆互通促发展”等系列劳动竞赛,并合作开展了川渝汽车产业、电力行业、工业设计等系列职业技能大赛。
“在竞赛中表现优异的职工将优先推荐参评四川省和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川渝两地工会主要负责人均表示,川渝联合举办技能竞赛既是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务实举措,也是提升川渝两地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载体。
据悉,未来,川渝两地工会还将进一步健全协作机制,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发展,共同打造劳模和工匠人才技能提升和创新创效平台;合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业技能大赛品牌,进一步做实竞赛成果转化,团结动员两地职工群众在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并开展川渝两地全国、省(市)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学习交流活动,共同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黄仕强)
责任编辑:FRT136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