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中心城区路内停车费大幅涨价后,引发市民质疑。市民的质疑主要聚焦在4个方面:未开听证会,停车费贵,停车账单不准确和停车费去向不透明。专家建议,重庆有关部门应开展相关调研,优化相关收费政策。
“现在不仅是油价贵,连路边停车费也涨了。”6月12日下午,在重庆观音桥商圈,重庆市民小雯半开玩笑地说,自己停车不到6小时,被收了46元停车费,在以前只需要30元。
近日,重庆中心城区路内停车费涨价后,引发市民质疑。记者调查发现,市民反映的核心问题主要聚焦于4个方面:未开听证会,停车费贵,停车账单不准确和停车费去向不透明。
根据重庆中心城区路内停车费新规,在重庆中心城区的重要商圈,停车费收费标准是:白天停车首小时内为3元/半小时,超过1小时后停车费将提高到4元/半小时。而此前为2.5元/半小时。在非重要商圈地段,白天停车,首小时内为2元/半小时,超过1个小时后将上调到2.5元/半小时,此前为1元/半小时。
收费上涨为哪般?
按照重庆官方文件说法,涨价是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利用价格杠杆引导机动车更多使用路外设施,避免长时间停车。但有业内人士表示,涨价的真正原因是解决因人工工资上涨等因素而造成的问题。
据悉,重庆路内停车收费管理员人均看管30个车位,按其人均薪资每月4500元算,可以看出停车位收费的相当一部分用于支付管理人员工资。此外,由于收费管理员大多是临时聘用劳务人员,由他们拍照才生成订单,其准确性存疑。此外,车主对停车费去向也存在疑虑。一些收费员存在私下收费、跟车主讨价还价的情况。
但从横向比较来看,其实重庆的停车费用并不算太高,与成都、长沙、广州等城市几乎处于同一水平,远低于上海、北京等城市。此次涨价缘何引发重庆市民如此关注?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因为此次重庆停车收费涨幅确实较大。而且本次调价前,相关部门未举行公开听证会,涨价信息一经公布,立即成为重庆市民及媒体关注的焦点。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通过调价,让群众支付高于原有价格的停车费,能否从根本上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状况?其次,重庆有关部门每年收取了多少中心城区临时占道停车费?这些停车费究竟是如何分配的?为何未主动向公众公布收支细目或年度报告?
实地体验停车收费
目前,重庆路内车位大部分仍是人工收费为主,POS机或地磁为辅助。车停好后,收费员打印小票放在车窗,车主离开时由收费员收费或者车主自己扫码缴费。为此,记者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了现场体验。
6月11日,在重庆高新区虎溪街盛德路,记者11时14分驾车停入,直至11时30分也没人贴单。同日,在九龙坡区奥林匹克花园,记者13时57分驾车驶入,收到的订单信息是14时02分驶入。记者14时47分驶离,订单显示14时49分驶离。
记者从上述两次停车体验发现,拍照生成订单的时间受人为因素影响,说明收费员是可以控制订单是否生成的。如果收费员不积极处理订单,势必会有逃费现象产生。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车主停好车后,收费员打印的小票还存在被雨水冲走、风吹走等情况。如果车主离开时没有注意到,可能导致车主不及时扫码缴费,从而导致订单继续计费。
路内停车管理尚需创新
记者了解到,在一些大城市,在路内停车管理方面仍普遍以当场结算的方式为主,主要采用的方案有咪表和驻车器,车主当场确认订单并结算更显公平。
记者6月12日上午来到了悦来集团悦设创艺展示中心智慧停车模拟管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国内一些城市已经采用AI视频的管理模式让路内停车收费的智能化程度提升,订单的生成已经很少依赖人工干预,但是欠费情况在国内仍较为普遍。在石家庄、郑州、徐州等全面安装了高位视频的城市,实际收费率情况仍不理想,原因就是缺乏明显的提示和限制措施。就像封闭式停车场的视频道闸系统,如果只保留视频而去掉抬杆,收费也会出现大量流失的情况,因此如果采用AI视频结合智能驻车器的方案管理,效率优势会更突出。
记者通过展厅设置的可视化数据大屏了解到,一些全面实施智能化无人值守方案的城市,人工管理成本比传统管理模式下降了约80%,营收提升了一倍左右。这种模式现在已经开始在上海、江苏、四川、安徽、贵州、浙江、江西等省市推广应用。
“重庆的路内停车管理创新开展得很早,曾经一度全国领先,也有了现成的大数据加物联网智能装备的管理试点。而现在又逐步恢复人工管理为主的模式,的确让人费解。”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研究员莫远明说。
他认为,重庆有关部门应开展调研,优化相关收费政策,比如取消路内停车管理的承包经营方式,由各级政府或平台公司直接运营,可以通过技术服务外包的模式获得建设资金和技术服务,形成与社会投资方的优势互补。特别是采用智能停车系统无人值守方案,可降低平台公司直接运营管理路内车位的难度,停车费收入数据更可信,管理成本更低更可控。(李国)
责任编辑:FRT136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