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融资额数月高位运行,房企一边还债,一边抢地,房地产融资开闸的声音不绝于耳。
日前,在银保监会下发的通知中,出现多条严查房地产融资的条款。尤其提及严查房企拿地融资,严查并购贷款、经营性物业贷款挪用于房地产开发以及资金通过影子银行流入房地产等。这也意味着,房企的资金收紧在所难免。
融资再遇严查
自去年年底以来,房企融资窗口慢慢开启,融资金额持续高位运行。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房企创造单月融资2600亿元后,5月前2周,虽然遇到小长假,但融资额继续高位运行。截至5月14日,5月房企已经发布融资计划接近800亿元。虽然低于4月同期,但整体看,部分企业的融资成本继续降低。
在房企融资一路绿灯的情况下,房地产业信贷余额占比持续增长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随着楼市出现回暖迹象,尤其是土地市场的热度再次来袭,有关房地产行业资金监管的声音开始出现。
5月17日,中国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 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其中重点提到在房地产行业要严格执行的相关政策。
从通知内容来看,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这是银行体系对于金融风险管控的导向。在有助于减少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同时,也说明稳定房地产的金融政策并未放松。
通知要求严查银行机构违规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融资。
对于非银行领域也将严查向“四证”不全、开发商或其控股股东资质不达标、资本金未足额到位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直接提供融资,严查通过股权投资+股东借款、应收账款、特定资产收益权等方式变相提供融资。
此前,对一些违规项目或者证件不齐的项目发放贷款,其结果是将房地产工程风险转移到银行贷款系统中。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管控将对于一些不规范经营的房企融资带来震慑效应。
严控影子银行变相为房企融资
上述通知在2019年银行机构的工作要点中提到,严禁表内外资金直接或变相用于土地出让金融资。与此同时,也要求信托领域,严禁直接或变相为房企缴纳土地出让价款提供融资,直接或变相为房地产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等。
事实上,自4月以来,由于房企的密集融资情况较好,企业拿地明显加速。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年内全国50大热点城市卖地1.37万亿元,同比2018年的1.25万亿元上涨9.3%。合计48个城市年内卖地超过百亿元,其中最高的杭州卖地1129亿元。
土地市场的火热已引起关注。严跃进认为,对于土地出让金融资的检查非常及时,近期全国各地土地市场突然升温,高价土地的出让明显增加,很多城市土地价格和溢价率节节攀升,与当前稳地价的政策基调不符合。
“过去土地市场拿地坚持会计师事务所盖章的做法,即需要审核资金来源,但近期部分房企拿地的资金审核或有所放松。但在严格检查之下,预计房企拿地的资金审核力度会加强,进而抑制冲动拿地现象。”严跃进说。
值得注意的是,银保监会此前少有提及“资金通过影子银行渠道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严跃进认为,严查资金通过影子银行渠道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实际上是对一些非标渠道的融资进行管控。尤其是通过理财产品、各类信托工具等,变相为房企融资。后续对于银行各类非贷款业务需要加大管控,防范各类银行对外投资行为演变为私下贷款行为。
热点城市调控收紧,融资难放水
上述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各种严查行为,也是房地产信贷政策一再收紧的表现。而且这一举动并非孤立存在。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上周,各地发布针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接近10次,大部分都是收紧调控。其中,住建部连续2个月发布城市价格上涨预警。预警、约谈、问责机制不断出现。
不过,恒大研究院认为,从目前来看,货币政策连续数月宽松,市场上流动性充裕,但房地产行业始终处于严格监管状态。资金并未显著流入房地产行业。
从具体来看,房地产各融资渠道均未开闸。银行信贷门槛仍较高,非标融资受限,信用债发行用途受限,目前只能借新还旧,且不得用银行间票据偿还公司债。与此同时,海外债监管加强,2018年5月,发改委明确房企境外发债主要用于偿还到期债务,限制投资境内外房地产项目、补充营运资金等。
由此,恒大研究院认为,由于部分热点城市收紧房地产调控政策,预计短期内房地产融资不会开闸放水。(袁秀丽)
上一篇:4月中国工业企业利润为5153.9亿元 同比下降3.7%
下一篇:最后一页
责任编辑:FRT136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