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一碗挂面“煮”出乡村振兴红火路
新华社成都12月11日电
新华社记者惠小勇、李华梁、萧永航
冬日的暖阳洒在四川省中江县杰兴镇觉慧村。上午10点,钟标建、匡凤兰夫妇已经挂完了两个面架。
细如银丝的挂面瀑布般地在5米多高的面架上随风飘动,轻轻触摸,面条上有不同于机器加工的细微毛刺,稍用力扯一下竟弹性十足。
记者数了数,每个面架上有50挂。钟标建介绍,每挂正好1斤面,超出1斤面条就粗了。他们夫妇俩从头天下午开始,经过和面、切条、盘条、上条、发酵等18道大的工序,70余个小的步骤,16个多小时的制作,终于将两袋各50斤的面粉变成了细而中空的银丝面。
每年的10月到次年5月,是做挂面最好的时间,钟标建家要做2万多斤挂面。在觉慧村,像钟标建家这样从事挂面生产的专业户有近80户,村里做挂面的传统已有千年。
记者在中江博物馆看到一则有关中江挂面的传说:北宋淳化年间,来自北方的中江县令崔谷喜欢面食,但厨师一直没能做出可口的细面,直到有一次炖羊肉,厨师用竹筷插入锅中时,看见汤水浓汁成为一条线受到启发,找到了做细面的窍门。此后这个方法在民间不断改进,发展至今。
在挂面作坊比较集中的觉慧村四组,人人都能说几句挂面的特点:比如“茎直中通”,由于发酵过程会产生蜂窝般的气泡,使得面体内布满微孔,成为空心挂面;再如“光滑柔韧”,经过多道工序而不含任何添加剂的挂面不易断裂,煮而不糊、搁而不坨,食之舒滑养胃。盐的调配也很讲究,而且得随着气温升降微调,久而久之,这里的挂面师傅都会预测天气了。
“中江手工挂面工艺”2007年入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这一传统手艺一度遭遇发展困境。觉慧村党支部书记钟金回忆,那时每户人家的挂面年产量仅有8000斤左右,而且每斤只能卖到3元钱,面的品质也是参差不齐。加之制作过程辛苦,出现了后继乏人的情况。
“破题”势在必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兴起的合作社为村民们开启了一条发展新路。2013年,觉慧手工挂面专业合作社成立,合作社对每家挂面生产户的卫生环境都严格要求,每户都挂上牌子,标明面匠的名字和制面经历,对制面工艺进行了规范并开展技能培训。
与此同时,合作社还为挂面生产户提供各类信息,在使用当地传统白皮小麦面粉的同时,甄选面筋值20以上的优质面粉统一采购,并积极开拓销售市场,组织村民参加展销会、开网店。以往家庭作坊式的单打独斗变成了合力打出“中江挂面”品牌的组合拳。
“现在每个挂面生产户的年产量都在2万斤以上,一半以上销量通过电商平台卖到海内外,还有上门收的经销商,根本不愁卖,价格也翻了一倍,除去各种成本,仅做挂面每年就能给每户带来五六万元的收入。不少出去打工的村民又回乡创业了。”钟金说。
如果说“中江挂面”以往的发展还是局限在挂面本身,党的十九大后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把昔日发展的“单车道”变成了“多车道”。今年7月,觉慧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记者来到觉慧村的前一晚,村里一场以挂面为主题的晚会为第二届中国挂面文化节拉开帷幕,未来的觉慧村将被打造为集文化传承、产业鉴赏、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地。
徜徉在觉慧村,从上海务工回来的退伍军人、四组组长谢从友告诉记者,这两年油菜花开的时节,觉慧村每天都有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不少作坊已经成了在校学生进行挂面制作体验的定点去处。距离四组不远的五组未来将主要进行民宿接待,村旁的一片天然湿地将被打造成休闲景点。
对各个作坊的景观打造也在进行。“罗大姐手工空心挂面坊”自愿成为首家改造示范户,“罗大姐”罗家秀先后花了10余万元改造住房。昔日不起眼的农村小院,摇身一变,成为传统味十足的川西民居。
中江县县长李霞说:“中江县已引入投资,计划以‘产业+旅游’的新模式,把觉慧村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国挂面村’,让一碗挂面煮出红红火火的乡村振兴好日子。”
下一篇:最后一页
责任编辑:FRT136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