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生完二胎的一位妈妈最近发现,她三岁的儿子嘴上虽然接受了刚出生的弟弟,但很多异常的行为让她意识到,哥哥从嘴上接受到心理真正的接受弟弟还有很长的距离,作为家长,不仅需要耐心,也需要方法。
随着国家鼓励生育政策的持续发力,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启了多娃模式。如何解决“孩子争宠”这个问题,也成为了许多父母要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这方面,《玛莎和熊》为爸爸妈妈们提供了一些破题思路,一起来看看吧。
小标题一:对每个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
在《玛莎和熊》第一部《小外甥》一集中,熊熊的小外甥小熊猫来到了熊熊和玛莎居住的小镇。熊熊很开心去车站接到小熊猫,手牵手走在回家的乡间小路上。玛莎骑着脚踏车一路疾驰出现在了熊熊和小熊猫的面前。
接下来,有两处小细节,反应了玛莎表情和心理的变化。玛莎非常热情地向小熊猫进行自我介绍,熊熊却牵着小熊猫径直向前走,没有再理会玛莎。玛莎心里想,他们为什么不理我呢?第一次出现了有些委屈的小表情。
第二处小细节,玛莎再次骑着脚踏车追上了熊熊和小熊猫,在小熊猫身边玩起了杂耍,使劲浑身解数想要吸引小熊猫和熊熊的注意。但是一不小心摔到了旁边的草丛中,熊熊和小熊猫看了一眼玛莎,确认她没有摔伤后依然径直向前走去。此时玛莎脸上再次出现了委屈的小表情。
于是,她做出了一个极端的举动,骑着自行车架着小熊猫开启了一路飞奔模式,熊熊自然被吓了一跳,拼命在后面追赶。当同时有两个孩子,熊熊只关注到小熊猫而忽略玛莎的时候,玛莎心中就会产生“不平衡”的心理,并会以孩子的方式来吸引熊熊的注意。
直到回到家里,熊熊开始平等地安置两个小家伙,为他们准备食物、水和果酱……玛莎和小熊猫在熊熊面前正式开始了“竞争模式”(“争宠模式”)。
玛莎和小熊猫的行为在二孩的家庭中非常常见,他们需要不断地通过言语或是行为来确认自己在父母心里的位置。而此时就是要考验父母的心是否足够大,能够同时包容不一样的孩子,对每个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就像熊熊那样,调皮可爱的玛莎也爱,内向沉默的小熊猫也爱。
小标题二:孩子“争宠”也不一定是坏事
在《小外甥》这一集中,熊熊智慧处理两个不停“竞争”和“争宠”孩子的做法会给很多家长提供新思路和启发。
玛莎和小熊猫两个小家伙先是“谁坐沙发中间“进行争执;随后,熊熊为他们准备好了饮料和小零食,结果变成了食速大比拼;熊熊再生一计,想让他们安静地画画,没想到又变成了画笔争夺战;连地上的皮球也未能在玛莎和小熊猫的争抢中得以幸免……一切让熊熊非常苦恼。
当他递给两个小家伙一把扫帚的时候,突然发现,可以利用孩子们天真且不服输的性格来做一些家务。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后面玛莎和小熊猫一起掸地毯、锯木头、刷栅栏、摘红莓、跑滚筒发电的画面。
熊熊并没有因为孩子之间的竞争进行打压或强行分开,而是因势利导,利用孩子们喜爱“竞争”的心理,让他们通过“竞争性合作”的方式,不仅完成了很多家务劳动,熊熊也在一旁乐得自在。直到两个孩子彻底耗尽体力,倒在沙发上沉沉睡去。
当第二天熊熊带着玛莎将小熊猫送上火车,还未睡醒的玛莎迷迷糊糊说了一句:“我们成为了如此要好的朋友。”哈哈,看到这里,相信这是很多家长们最喜闻乐见的结局了吧。
【结语】
通过《小外甥》这一集,我们可以看到,熊熊、玛莎和小熊猫,他们之间的能量是流动的,是互相影响的,也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改变的。熊熊让孩子们通过“竞争+合作”的模式,学会了如何成为好朋友。当然,这只是玛莎和小熊猫友谊的开始,从他们知道到做到还有一些距离。
这个时候,大人需要做什么呢?没错,不妨向我们的熊熊学习,抛掉成人的期待,在玛莎和小熊猫旁边陪伴、守候,当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引导,帮助他们不断练习,而这个过程对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至关重要。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下次再遇到身边两个孩子出现竞争和争宠的行为,您是不是已经有了解决办法了呢?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FRT136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