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各大电商平台公布11月11日当天销售额,纷纷刷新了往年的销售额的记录。夸张的数字,刺激着广大群众的眼球。在这样的大促的氛围中,不买点什么仿佛错过了一个亿的思维慢慢在部分人心中生根发芽。然而在买买买的声音充斥之时,却有着一群人说“不要买”,近30万人在某平台上成立消费主义逆行者小组,引起广大网友热议。
这群网友尝试着对购物这一行为进行反思与审视,加入“不买组”的人,有践行“极简主义”的,有的也是单纯为了省钱,还有的是求劝退,其中不少人都曾是购物狂。据报道:“不买组”想要表达的意思并非是不消费、省钱,而是不被消费主义所绑架裹挟,注重自己的内心和实际需求,过物尽其用的生活。和数以亿计的剁手党相比,加入“不买组”的年轻人,无疑是渺小的存在。在声势浩荡的“双十一”和大行其道的消费比拼面前这些逆行者显得势单力薄,但他们的声音,同样值得倾听和善待。他们的存在意义或许不在于对抗潮流,而在于传递一种人间清醒。
诚然,“双十一”是消费升级的助推器,但这些年来,有关于“双十一”的弊端的争议也是一直没有停歇。就消费者而言,跟风消费、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借贷消费等非理性的行为,不仅是掏空了一些年轻人的腰包,也不同程度的绑架了他们的消费心理。“校园贷”曾酿下的种种悲剧,就是典型的例证。而现在的年轻人,更是信奉该花就花、能省则省、贵不贵没关系、值不值得才是最重要的消费理念,相较于商品的实用价值,他们更看重其社交价值及其他的附加价值。于是就出现了1000块钱可以花,那十块钱是必须可以省的消费现象,各路商家深知此道,制造出各种噱头,使出了十八般套路,让年轻人在买买买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心理满足。而在现实中,因盲目跟风而陷入困境的年轻人,是不在少数。代价之大、教训之痛,大家是有目共睹。因此,理性消费更显得尤为必要。近几年来,相关部门也加大了监管力度,严格管理诱导消费,套路营销等乱想。而在这个时候,近30万年轻人加入“不买组”意味着他们开始停下来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而这正是一个积极的现象,也值得点赞。(作者:张钧皓)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FRT136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