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社会 经济 快讯 文化 时尚 女性 科技 汽车 综合 快报

多项科技成果推动无障碍、便捷生活服务体系进入新阶段

2022-03-04 14:26:51 来源:北京日报

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无障碍、便捷智慧生活服务体系构建技术与示范”,昨天(3月3日)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成果展示。项目负责人北京建院副总建筑师焦舰介绍,多项成果会应用或示范于冬残奥会,有效提升人性化、科技化服务品质,并推动我国无障碍、便捷生活服务体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智能平台避免人流聚集

扫描运动员手册最后一页的二维码,手机页面很快显示出整个冬残奥村无障碍卫生间、坡道、盲道、电梯等无障碍设施信息,就连卫生间占用情况也一目了然。获取起点和目的地后,平台会对满足无障碍要求的路线进行最优计算,为无障碍需求人士进行导航。这是北京建院开发的冬残奥村无障碍便捷智能管理平台及智能终端设备。

2019年起,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启动“无障碍、智慧生活服务体系构建技术与示范”项目课题,其中子课题之一就是为冬残奥村等冬残奥会相关运动场馆和服务设施进行体系化的智能管理策划和研发。

“乘坐轮椅的人士如果遇上排队,尤其不方便。”北京建院数字工作部部长梁楠介绍,为提高冬残奥期间运动员生活舒适度,同时满足防控需求、缓解人员聚集,课题还开发了公共空间人流分析功能,在不侵犯隐私的前提下,对运动员餐厅、健身中心等人员集中的公共空间进行实时人流量统计分析。既便于管理人员引导错峰用餐,运动员及随行官员也可以用手机实时查看,减少等候时间。

40厘米精准导航室内通行

外形如同颈椎按摩仪,实际却能通过振动提醒等方式,智能辅助听障、视障、行动不便的特殊旅客在室内通行。这就是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牵头研制的机场航站楼高精度定位导航设备。

“传统蓝牙定位的精度在2米到4米,这台设备利用光学成像、无线探测等技术,实现了40厘米左右的亚米级精准导航。”民航总局第二研究所科研中心主任何东林介绍,当视障人士戴上它在机场航站楼内行走时,遇到障碍物,机器除了可以振动提示停止前进,还可通过一侧的加强振动来引导使用者绕过障碍物。精确定位导航功能还可以结合AR眼镜、骨传导耳机等将导航信息分别以文字、声音等形式为听障、视障人群进行信息提示。

到达机场后,视障人士可以使用可穿戴智能装置进行导航,也可以使用导盲小车,多交互能力机器人可以为听障人士提供信息咨询等服务。

多项成果应用场景丰富

不少研究成果能够在赛后的城市生活场景中得以应用,无障碍车位地锁就是其中一例。无障碍车位地锁平时安装在无障碍车位上,残障人士驾驶车辆进入停车场前,和管理员提出使用停车位需求后,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后即可与无障碍便携智能管理平台连通,后台会自动为其分配一个距离目的地最近的无障碍车位。到达车位后,驾驶人用手机直接操作就可开锁,停车入位。

北京建院还研发了智能呼叫胸牌,实现一键呼叫、通话及平台精准定位。赛后除了为残障人士服务,还可为老人等有需求的群体提供帮助。

成果展示现场,多款无障碍服装也引人瞩目。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史丽敏介绍,利用数字化建模和3D打印技术,无障碍服装的设计更加贴合人体坐姿曲线,羽绒马甲和防风防滑羽绒裤等,都可让使用者坐在轮椅上轻松穿脱。

科研项目还包含人工智能视障辅助系统、导盲犬培育培训及筛选评估等子课题。如眼镜一般的视障辅助设备可以对指示牌、标志等特定目标进行检测识别,并进行语音播报。手机软件还可实时处理智能眼镜捕捉的画面,播报行走方向和距离,为视障人士提供路线引导,规避障碍物。

此次项目成果分别在北京冬残奥村、冬残奥会场馆、北京奥运保障机场3个场景中开展应用或示范,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6个系列的服装、20只以上高质量导盲犬。(陈雪柠)

上一篇:借助科技手段筑牢国门生物安全屏障 上海海关在行动

下一篇: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机电智慧建造基地完工实现“无人购”

责任编辑:FRT136

科技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