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哭就哭,让笑就笑。小小年纪,装乖巧、凹造型、挤C位,在横店影视城拍摄现场,“小演员们”在家长陪同下,等待着机会降临。
“每次来都会带着她,现在还小,不太会配合。”3岁半的诺诺是现场年龄最小的演员。她的姨婆长期在影视城当群众演员,每当有合适场景,都会带上诺诺在戏里走上一圈。
诺诺的姨婆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因为天生喜欢表演,平时家人会拍些他的短视频发到网上,每每这时,诺诺总会盯着手机看个不停。
【资料图】
“看到有人给她点赞,比得100分还高兴!”当被问及长大后想做什么,诺诺扬起稚嫩的笑脸回答:“当演员,拍视频、拍节目,穿漂亮衣服。”
在横店,诺诺的故事并非个例。近年来,网络短视频井喷式发展,凭借时间碎片化、内容多样化、门槛低龄化特点,极大迎合了青少年的娱乐需求。在剧组、公交站、饭店等场所,记者看到,刷短视频的孩子比比皆是。
然而,过早“触网”,对孩子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已逐渐显现。
“我也想当大明星”
很多孩子都有“童星梦”,短视频平台及网络直播常态化,给家长打造童星提供了新路径。
嘉豪今年6岁半,家住浙江宁波,上幼儿园大班。在横店拍摄现场,记者见到他时,小家伙正手法娴熟地划动着手机屏幕,一帧帧画面在眼前闪过,吸引了嘉豪全部注意力。
打开嘉豪在某短视频平台的页面,有8000多个粉丝,里面记录了嘉豪3岁后的成长轨迹和小演员之路。
嘉豪妈妈告诉记者,嘉豪从小酷爱表演,唱歌、走秀、主持都不在话下,最擅长走秀、拍平面广告。
“最辛苦的一次,整场走秀需要换6套衣服,平均一套衣服加化妆造型,需要一个半小时,再加上每个点位都要求走到位,一天下来,小家伙足足站了9个多小时,没喊过一声累。”妈妈对儿子的表现十分惊喜,虽然偶尔也会闹情绪,但只要告诉他,付出总会有回报,先苦后甜,小嘉豪就会立刻收起情绪,投入拍摄。
“我想当大明星!赚好多好多钱,以后送妈妈一辆兰博基尼!”看着儿子信誓旦旦的样子,嘉豪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下个月,桐乡、绍兴有两个订货会走秀,杭州氧气音乐节唱歌,上海时尚周模特……”嘉豪妈妈掰着手指细数着儿子5月份的“工作”。市场好转,5月份嘉豪的“档期”已经排满。
当问到频繁演出会不会耽误学业、学校同不同意时,嘉豪妈妈连忙解释:“不会的,我们到时候请假就好啦!学校老师很支持的,每次回去,老师们都抢着和嘉豪合影。”
“万一以后当上了大明星,想拍也拍不到嘞。”
嘉豪的走红,点燃了同班同学妍妍父母“望子成星”的热情。妍妍妈妈带着6岁的女儿,加入到短视频拍摄行列,开启“造星之旅”。
一开始,主要以拍摄孩子生活为主,分享妍妍的衣食起居、学习和练舞蹈等日常。看到粉丝量一直涨不上去,她开始带着妍妍参加各种培训班、比赛、演出,几乎“全年无休”。
如今,打开妍妍妈妈的微信朋友圈,几乎每天都能刷到妍妍参加比赛、演出的场景。
“现在的孩子,优秀的实在太多,我们看身边的孩子,觉得已经很棒了,但放到整个大众视线里,还是黯淡不少。”在渴望妍妍“走红”这件事上,妍妍妈妈表现得十分迫切。
为了得到上镜机会,妍妍妈妈辞去了工作,领着妍妍一个剧组一个剧组地去敲门,问需不需要演员。
“最多的时候,一天见20到30个剧组。”刚开始加入,劳务费很少,几乎等于“带资进组”。即便如此,依然阻挡不住大批盼娃成名的家长。
▲家长陪孩子们等待拍摄。图/王迪
被透支的童真
排练、背诵、表演……一系列操作后,4岁萌娃小胖已经十分劳累,蜷缩着身体,半躺在椅子上睡着了。
起初,因为爱好做饭,小胖爸妈拍了几段孩子做饭的视频“晒”到某短视频平台后,引起不少网友关注。大家被这位身材圆滚滚,身穿专业厨师服,能娴熟操作迷你小厨具的萌娃所吸引。
出名后,小胖父母接受了某经纪公司的邀请,承接“打造”小胖的短视频账号。
“从开通账号,到儿童的‘人设’确定,再到具体运营推广的环节,都有完整的指导方案。”小胖父母告诉记者。比如,经纪公司会特地向孩子进行行为引导,教孩子怎么说话、行事更像成年人,以此来博取关注。
截至目前,小胖在某短视频平台的账号坐拥37万粉丝,发表作品389篇,共获400多万个点赞。与此同时,通过直播带货、销售儿童迷你厨具,账号月销售额高达20万元。
一名业内人士分析,像这种靠营销火起来的小演员,即使清楚自己很多表现是“假的”,但时间一长,发现人们喜欢他所谓的“人设”后,甚至还因此为他“买单”,于是,便开始依赖剧本、演绎。久而久之,会形成“表演性人格”。
近些年,孩子通过短视频,成为“小网红”的现象比比皆是。
为赚取流量,3岁小网红珮琦,父母将其生生喂到30斤;12岁网红奥华,白天上班,晚上直播唱歌。
2019年4月,杭州“童模妞妞被踹视频”迅速发酵,引发社会关注,妞妞辍学、超时拍摄、遭受辱骂殴打、违法代言等问题浮出水面。
有记者问4岁的妞妞:“你喜欢拍照吗?”当着妈妈的面,妞妞脱口而出:“我不喜欢!”
妈妈尴尬地解释:“她是故意反着说的。”
妞妞事件后,“童模镇”乱象被曝光,杭州市滨江区检察院发布了全国首个《关于规范童模活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意见》,建立了童模保护机制,明确童模活动范围,对活动场所、内容、强度等作出详细规定,如规定不得让儿童穿戴有违公序良俗的服饰进行拍摄,不得因童模活动使儿童辍学或变相辍学等。
2021年7月,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针对直播、短视频平台涉未成年人问题,明确禁止16岁以下未成年人出镜直播,严肃查处炒作“网红儿童”行为等。
然而,记者搜索发现,目前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网红儿童”账号并不鲜见,粉丝从几万到上千万不等。
其中,有的围绕记录孩子的成长故事,展示日常学习生活状态;有的由家长拍摄记录孩子的课外活动及兴趣特长,以获得曝光,为可能出现的商业合作背书;更多账号则是父母“蹭娃”,与孩子一起出镜更新内容,甚至拍摄一些符合成年人笑点的剧情和段子。而在日常的更新内容之外,也有不少账号在“带货”童装。
别人家孩子在校园嬉笑打闹的时候,小网红、小演员们却一直奔波在成为“小童星”的路上。
他们真的快乐吗?有心理学家分析,这些小网红中,真正从小红到大,一直正常而快乐的,为数不多,这就是年少成名的代价。
“人的成长和成熟是有规律的,大部分孩子,能力和心智都有限,除非天赋异禀,否则很难承受成名的压力和失宠的落差。过早成熟,牺牲童稚时光,满脑的虚荣心,只想被光环笼罩,成年后,很有可能造成心理不健全,意志脆弱。”
▲横店影视城拍摄现场的“小演员”图/王迪
小演员权益谁来守护?
短视频拍摄低龄化,对青少年及家庭造成的影响,远不止这些。“望子成星”的家长、一心追梦的孩子们,也很容易成为骗子紧盯的目标。
调查发现,为圆孩子“童星梦”、掉入骗子陷阱的事情,近年来屡见不鲜。
两年多前,浙江东阳检察官就办理了一起以培养童星为诱饵的诈骗案件,也正是这起案件的发生,让未成年人演艺人员权益保护问题受到全社会关注。
2019年,东阳警方接到多名家长报警,一名白姓导演自称可以安排孩子参演电影,并承诺可以把孩子打造成童星,还能与明星一起拍戏,但需要支付一笔费用。由于之前有过影视拍摄的经历,一些家长很快向白某交了钱,少则数万元,多则十几万元。
收到钱后,白某便编造各种谎言,迟迟不让儿童演员进组拍摄。多名家长找到影视公司,结果得知真相,白某早已不在剧组工作,这些经历都是编造出来的。
东窗事发后,白某因诈骗罪获刑。此案件由于涉及未成年人,检察机关提前介入调查。经分析,检察机关认为白某之所以作案成功,就是利用了家长希望孩子出名的心理。
这一类骗子冒充“星探”、经纪人,让一些期待有机会出镜的孩子家长沉浸在为孩子骄傲的情绪中,再用“画大饼”的方式骗钱,声称拍摄广告、影片会有片酬,但要先交会员费、培训费等,收完钱就“跑路”。
更有甚者,为了争夺流量、展现才艺,有些家长让孩子模仿成年人网红的视频内容,引发心术不正之人,以选拔童星为名,行索要儿童裸照视频、猥亵儿童之实,向孩子伸出魔爪。
互联网时代,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是手机短视频的忠实用户。对于孩子的守护,不仅仅是现实世界中身心健康的保护,还要防范互联网上的罪恶。
(文中受访的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 《民生周刊》记者 王迪)
上一篇:封面报道|被短视频“困”住的孩子
责任编辑:FRT136
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