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社会 经济 快讯 文化 时尚 女性 科技 汽车 综合 快报

22个传统商圈年内完成改造 北京发力首店经济

2021-07-26 14:02:59 来源:北京日报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消费资源的集聚地,更是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等5个城市列入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名单,率先由谋划部署进入协同推进的新赛道。

在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北京将锚定“国际”方向,聚焦“消费”核心,把握“中心”关键,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培育建设,在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消费舒适度、政策引领度等关键指标方面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成为彰显时尚的购物之城、荟萃全球风味的美食之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全球旅游目的地、引领创新生态的数字消费和新型消费标杆城市。

发力首店经济

上半年434家首店落地北京

人来人往的国贸商场里,各类品牌首店琳琅满目,为在CBD工作的都市白领带来潮流时尚的生活方式。在FITURE全球首家旗舰店里,健身爱好者体验着最新款智能健身镜,感受技术对健身体验的颠覆性改变;在皇家哥本哈根华北区首家精品店,家居爱好者沉浸式欣赏丹麦生活美学……国际化氛围浓厚的北京CBD,已成为北京市首店引入最多的区域之一。

同样位于CBD商圈的SKP,去年全年实现177亿元的销售收入,超越英国哈罗德,问鼎“世界店王”。随着国际时尚交流、品牌首发等方面的话语权逐步提升,SKP国际品牌首发率已达到38%,得以同巴黎、米兰、纽约保持着国际时尚零时差。

除了“收割”一众首店的知名商圈,一批崭新的商业综合体也纷纷发力首店经济。今年6月,北京城市副中心迎来近年来首个开业的大型商业项目——北京北投爱琴海购物公园。在“首店策略”引导下,爱琴海引入了一批北京及区域首店、概念店和特色店,其中区域首店品牌占比超一半。在丽泽商务区,今年崭新亮相的北京丽泽天街也为区域注入了新活力,入驻品牌大多进行了高端化产品线布局或建设特色化场景门店,如ZARA带来首家购物中心形象店,周大福带来北京独家“礼”主题体验店,施华洛世奇开出全新零售概念店。

据选址中国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434家首店、旗舰店落地北京,已超出去年全年首店入驻数量近250家,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从品牌属地看,上半年新落户的首店中,中国品牌360家,占比约83%;国际品牌74家,占比近17%。从业态分布看,餐饮业态数量居首,共202家,占比46%;其次是零售业态首店,共134家,占比31%。

首店经济的持续升级,离不开北京对品牌首店落户的大力支持。为促进首店引得来、落得下、长得大,近几年,市商务局推出了鼓励发展商业品牌首店的若干措施。近日,市商务局出台《关于2021年度鼓励发展商业品牌首店项目申报指南的补充通知》,在首店支持力度上进一步升级。

《通知》提出,对2020年1月1日以后在京新设的首店、旗舰店的租金和装修费用,按最高50%、不超过500万元金额给予支持;对成功引进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首店、旗舰店并签订2年以上入驻协议的企业,按照每新增引进1个示范首店、旗舰店最高给予10万元奖励的标准,给予资金支持。此外,市商务局还将对品牌首店、本土知名品牌、商业综合体、商业运营机构2021年1月1日以后在京开展的大型新品发布活动,按场租、搭建总费用的50%、最高100万元给予支持。

随着这些措施深入实施,政策效应逐渐凸显。在首店纷纷落户的同时,北京首发节自4月28日启动以来,已先后在SKP、龙湖天街、郎园等商圈举办20余场线下专场活动,600多个国际品牌和本土品牌集中发布近两万款新品,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推进城市更新

22个传统商圈年内完成改造

改造外立面,凸显京味儿文化;北延300米,串联起故宫、天安门等周边景点;引入新业态,提升街区活力……走进百年金街,不少消费者会感慨这里的变化。

近年来,王府井持续优化调整,重新规划街区景观,调整优化交通环境,王府井步行街北延300米后,全长增至892米,形成了以步行街为核心,“金十字”区域为骨干,辐射1.66平方公里的街区式发展空间格局。改造提升后的王府井吸引越来越多时尚品牌入驻,乐高全球旗舰店、兰蔻全球旗舰店、亚洲最大ZARA旗舰店等首店、旗舰店纷纷亮相,街区新增品牌已超过250个。

作为城市活力的重要载体,商圈是“北京消费”的重要名片。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北京将加快推进商务领域城市更新,持续推动传统商圈改造升级,着力打造优势互补、特色凸显的消费地标,进一步提升“北京消费”的全球吸引力。

2019年,北京启动传统商圈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按照“一区(圈)一策,分批推进”原则,重点推动22个商圈的改造提升。目前,王府井、CBD、方庄、通州万达、回龙观龙域、平谷万德福等9个商圈已基本完成三年改造任务,公主坟、祥云小镇等5个商圈的改造任务已完成90%以上,其余商圈正加大力度推进改造进程。今年年底前,22个传统商圈改造升级任务将全部完成。

在传统商圈改造提升的同时,一批传统商场也在实现华丽转型。位于复兴门外大街的长安商场,通过改造升级给老街坊们带来了新惊喜。老百货闭店改造后,不仅环境更加舒适,还引入了电影院、咖啡厅、茶饮店、亲子书店等多种新业态,成为了有温度的社区家庭生活空间。

自2019年推动传统百货“一店一策”改造升级以来,北京已确定15家传统商场“一店一策”试点企业,今年还将探索将购物中心、专业专卖店纳入试点范围。目前15家试点企业中,长安商场、甘家口百货、王府井百货大楼、乐多港万达广场、大悦春风里、菜市口百货、公益西桥华联、五道口购物中心等8家试点企业已基本完成升级改造。

改造后的长安商场、甘家口百货,由单一购物向休闲消费、体验功能、亲子功能的社区生活方式中心转型。大悦春风里历时25个月闭店升级改造后,引入300家品牌商户,其中近三成为全国或区域首店。王府井百货大楼引入首个老北京沉浸式体验空间和平菓局,成为“网红打卡地”。完成改造提升后,长安商场、甘家口大厦月均销售额增长一倍,王府井百货大楼月均销售同比增长30%。

顺应消费升级

孵化一批本土新消费品牌

今年以来,北京各大连锁超市企业纷纷发力仓储式会员店,为居民家庭采买生活用品提供新选择。物美推出麦德龙PLUS会员店、永辉推出仓储店、盒马鲜生推出X会员店,尧地农业在菜鲜果美品牌的基础上推出FUDI生鲜仓储会员店……目前,全市已有近10家仓储式会员店,还有更多企业计划进入这个“赛道”。

仓储式会员店火热的背后,是居民对消费升级的迫切需求。来自市商务局监测的数据显示,北京仓储制会员店日均销售额达到60万至80万元,双休日超过100万元,比原有超市模式增长了20%至30%。

为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北京将孵化一批新消费品牌。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消费品牌孵化聚焦“国际”,力争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自主品牌;同时紧扣“消费”,顺应消费者对国货的新期待,着力培育新消费发展动能。

今年3月底,东城区南阳共享际、王府井19号府、红桥市场和朝阳区郎园station等4个新消费品牌孵化试点基地挂牌运营,率先探索孵化模式和经验。其中,东城区主打文化牌,红桥市场侧重珠宝、非遗、国风类优质传统文化新消费品牌孵化,王府井19号府侧重国际化消费品牌孵化,南阳共享际侧重文艺演出、脱口秀等新时尚文化消费类品牌孵化。朝阳区则聚焦时尚范儿,郎园station基地通过开展艺术节、打造共享空间、开设创意市集等,为园内入孵品牌引流。

据悉,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将在一定程度上参照科技孵化器的运作模式,在相对固定的场域空间内,通过专业机构发现、引入潜力消费品牌,利用一系列赋能孵化手段,帮助新消费品牌成长。

服务消费已经成为北京消费增长的主引擎。为打造有温度的“北京服务”品牌,北京将通过开展有温度的“北京服务”系列活动,使全市商业服务业服务质量标准规范更加完善,商业服务质量和诚信经营意识明显提升,服务经营环境明显改善,高端服务供给和优质服务品牌丰富多样,更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专家点评

北京迎来消费升级新机遇

21世纪经济研究院今年5月发布的《2021年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评价报告》显示,北京超越上海,排名跃居首位。在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北京拥有哪些独特优势?将面临哪些新机遇?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表示,在消费作为双循环内生动力的情况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会成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与其他城市相比,北京在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全国领先,服务消费在总消费中占比高,公路铁路交通辐射全国,拥有两个大型机场,国际航班和国际人员往来多,这些都是北京的突出优势。”

他表示,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北京消费的优势领域,对标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与服务业开放和自贸区建设相结合,通过引进首店、发展首发、鼓励创新等,集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品牌,鼓励发展新型消费模式和消费业态,打造王府井等国际知名商圈,发展一批网红打卡地,引领亚洲乃至全球消费时尚。同时,在建设中要与其他城市适当错位,打造一批新消费平台,依托平台发展国际在线教育中心、国际在线医疗中心等,放大北京消费能级。

在世邦魏理仕华北区研究部负责人孙祖天看来,伴随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北京迎来很多消费升级新机遇。一方面是传统核心商圈存量物业升级,通过体验化和全渠道改造,为存量物业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北京新兴区域消费场景也将升级,随着未来冬奥会场馆设施、通州环球影城、房山乐高乐园等重要文旅设施交付,将进一步刺激旅游型消费;而新兴办公区域项目交付,也将为丰台、通州和石景山导入商务型消费。这些因素都将为新兴商圈提供有力的消费需求和场景支撑。(马婧)

现场探访

老商圈新活力:西单更新场成潮流地标

全新亮相的西单更新场吸引大批年轻人

上周日下午,西单更新场里人流如织。在餐饮区的烧肉店外,一长溜座椅上早已经坐满等位的食客,几家茶饮店和甜品店的柜台前,家家都排着等待取餐的消费者;化妆品集合店里,年轻人摩肩接踵,忙着试用和挑选货品;稀奇艺术品商店也搬进商区,店内销售的彩色陶瓷和玻璃艺术品更像是个小型展览,进店游客大都举着手机,小心翼翼地拍照“打卡”。

几年前,西单路口东北角这片商业空间远远没有这样的人气。这个小体量商业街里曾聚集着大量个体小商户,销售的是外贸服装、潮流饰品、街头小吃等同质化产品。如今更新场散发的时尚气息,让这里成为年轻人扎堆儿的潮流新地标。

“这个地方在我印象里还是以前的77街。”从小生长在北京的市民袁先生说,今天第一次来到更新场,惊讶地发现这里已经大变样。“更新场并不是大牌云集的地方,却是非常适合新一代消费者结伴来逛的地方。”在袁先生看来,O!what、studious、delicates、话梅等品牌在此聚集,潮流和时尚已经代替平价和低端,成为这片商业区的新主题。

日本当红蛋挞店的北京首店、日本设计师品牌的全国首店、中国著名雕塑艺术家品牌的旗舰店、开放式的零售书店……20多家首店和全新能级的概念店及潮流品牌在这里汇集,每一家店铺都有自己的“腔调”。据项目方介绍,更新场围绕青年、设计,引入了数十个品牌,其中近一半是全国首店、北京首店、北京西区首店及概念店集合店,吸引当下追求潮流的年轻人。

走出更新场来到地面,尽管天气炎热,还是有三五成群的市民和游客穿梭在这座小型“城市森林”当中。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四处回荡,每一处有趣的景观前,都能看到情侣拍照的身影。地上是绿地公园,地下是商业空间,植物景观围绕着环形下沉广场,人们可以从多个入口进入广场。静谧又不失张力的外立面和水幕雾喷,也让许多市民和游客驻足流连。

为了与周边项目形成互动,更新场还在顶层设置有屋顶花园,并通过过街天桥连通汉光百货、君太百货,为商区带来更多人气。

在西单文化广场改造项目的建筑师刘晓光看来,商业场所已经成为新的公共空间。“更新场规模小、定位高、场所特殊,要充分体现它的价值,不仅需要一些新的业态,更需要有机融合公共空间与商业活动。”

开业即将满三个月,这座“不像商业的商业体”,为北京核心区注入了更多新鲜的商业活力,也带动人来人往的西单商圈向年轻化、潮流化迈进了一大步。(杨天悦)

上一篇:成本上涨压制需求 水泥贸易商几近“零库存”

下一篇:一批引领性项目实现开工 长江经济带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责任编辑:FRT136

快报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