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赋能新发展,央企焕发新活力。近年来,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步伐稳健,经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这场大考,焕发出新活力。
【资料图】
前不久,记者参加了国资委组织的“走进新国企·改革赋能新发展”大型融媒采访活动,走进中远海控、中国巨石、中国海油、中国化学工程等企业,挖掘国企改革新动能,探寻国企改革带来的新成效、新变化。
重组赋能:产业链融通深耕蓝海
上海洋山港,卡车穿梭,货物云集。在集装箱码头,一船船装运新鲜水果的冷箱信息,正通过最新的物联网技术,实时传递到系统前台,实现温度可控。
这是中远海控智能冷箱一站式前台“MY REEFER”的应用场景,也是中远海控布局数智化格局,推动打造全球综合供应链服务新生态的一个缩影。
2016年,伴随着中远集团、中海集团的重组与中远海运集团的成立,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迈出航运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一步,实现从综合性航运服务到专注于集装箱航运服务的转变。
如今,重组改革已7年有余,成效如何?数字最有说服力:2020年~2022年,中远海控归母净利润连年创新高,从99亿元飙升至1096亿元。跨越式发展的背后,则是重组效应的不断释放。“近年来,借着重组改革的东风,我们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链融通,打造现代供应链体系。”中远海控董事、副总经理张炜表示。
截至2023年3月底,中远海控自营367艘集装箱船舶,“双品牌”船队自营475艘集装箱船舶,运力规模约290万标准箱,船队总规模居于行业领先,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充分释放,差异化经营优势充分发挥,供应链韧性进一步增强。
“利用重组后的港航和物流产业链优势,我们全力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西部海陆新通道等的建设,持续加强区域市场、新兴市场和第三国市场的开发力度,持续提升海运物流枢纽港辐射能力,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保障的韧性。”张炜介绍。
目前,该公司共经营416条航线,其中包括280条国际航线、52条中国沿海航线及84条珠江三角洲和长江支线,自营船队在全球约141个国家和地区的575个港口均有挂靠。
以混促改:巨石上山弯道超车
一根根比发丝还细的玻璃纤维,编织起未来生活的种种形态。
走进中国巨石玻璃纤维智能制造基地,这一性能优异的新型材料正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的全流程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未来,它们将被运往下游企业,应用到建筑建材、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等领域。
从1993年成立,建起第一座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玻璃纤维池窑,到打破国外长期技术垄断,实现全球市场占有率四分之一,中国巨石一路弯道超车,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玻璃纤维制造商。如何创造这份奇迹?
中国巨石给出的答案是:“央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
1998年,面临内忧外患、资金掣肘的局面,渴望发展的中国巨石急于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与此同时,为实现国企三年脱困,中国建材亟须从外部引入优良资产等社会资本,摆脱经营困境。1998年4月,央企中国建材和民企振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四家股东共同发起设立“中国化建”(中国巨石的前身)。
“从浙江的一个县级市出发,央企背后的强大实力给了我们强有力的支撑。”中国巨石党委副书记、副总裁,巨石集团总裁杨国明表示,“即使是后来的金融危机,我们也敢于不停产,加大研发投入,这是以前作为一个民企想都不敢想的。”
1999年至2022年,中国巨石的总资产增长了近44倍,玻纤产量增长了83倍,营业收入增长了55倍,利润总额增长了171倍,合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217倍。
这一里程碑式成就的背后,是“以混促改”机制效用的最大发挥。
在非洲建立中国在海外首个自主建设的大型玻璃纤维生产基地,填补非洲玻璃纤维行业技术空白;在玻璃纤维的发源地美国建厂,实现“工厂在海外,收益在家乡,资源用境外,回报在国内”的发展路径……如今,以“制造数智化”为目标,中国巨石正积极打造智能化“未来工厂”,传统制造企业正焕发新活力。
科技创新:老油田焕发出新生机
在渤海湾蓝天碧海的衔接处,矗立着两个足球场大小的生产平台。5月24日上午,融媒采访团对秦皇岛32-6CEPI平台进行实地参观调研。
秦皇岛32-6油田是海上首个储量超亿吨的复杂河流相稠油油田,自2001年投产以来累计生产原油突破4000万吨,秦皇岛32-6智能油田(一期)项目2021年10月全面建成投用,在渤海湾打造了一个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油田。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赋能下,32-6实现了安全、油藏、注采和设备设施的智能化管理以及远程操控管理,从而实现海上油田无人化少人化、油藏研究可视化、生产运营协同化、战略决策科学化等多方面升级。这里还多了两个新“同事”——无人机和巡检机器人,一些危险操作正在由机器人替代,海洋巡逻、海缆巡检、低空运输均由无人机执行。
据了解,40年来,中国海油聚焦海洋油气开发重大瓶颈加强攻关,逐步探索出一条从引进、消化、吸收、集成创新到自主创新的科技发展道路。
“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据介绍,中国海油已攻克了旋转导向与随钻测井、优快钻井、海上浮托安装、超大型LNG储罐等关键核心技术,在局部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历史转变。打造了以“海洋石油981”等深水舰队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国重器,具备了全水域、全水深自主勘探开发海洋石油的作业能力,特别是“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成功投产,打破了深海勘探开发技术只掌握在少数几个西方国家手中的垄断格局,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实现了向1500米超深水的重大历史性跨越。
破冰突围:探寻“化学密码” 激发活力
5月,山城重庆。在长江北岸,位于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化学华陆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在数字化生产车间的传送带上,正不间断地运输着刚刚生产出来的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材料产品。
气凝胶被誉为“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作为目前已知的最佳隔热材料,是国家基础战略性前沿新材料,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些刚刚生产出来的产品将在一天之内,打包后销往全国各地,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热力管网、建筑等各个领域。
在长江南岸,又是一番共抓大保护的景象。位于长江上游最大的江心岛广阳岛(广阳湾)智创生态城,中化学生态环境有限公司正在围绕长江一级支流苦竹溪开展一场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的长江大保护工程。
透过华陆新材的实业突破和生态环境公司环保业务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近年来中国化学工程一场内生的“化学反应”惊叹不已。
2015年前后,中国化学工程困于发展瓶颈期。2017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通过打出一套改革创新的“组合拳”,企业发展实现了破冰突围,打开了全新局面。
华陆新材按照混合所有制模式设置股权结构,由华陆公司控股,同步设立员工跟投平台,引入产业基金和战略投资方,形成了多元股权结构。从公司成立到装置投产,仅仅历时一年零五个月;再到2022年投产首年实现新签合同额1.89亿元,创造了“中国化学工程速度”。生态环境公司自2020年9月组建以来创新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通过市场化引入职业经理人团队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2022年完成新签合同额46.34亿元,较2021年增长44%,两年累计完成新签合同额78.53亿元,用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推动了环保业务实现新突破。
(工人日报 刘静)
下一篇:耕海牧渔把大海变成“蓝色粮仓”
责任编辑:FRT136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