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3日电 近日,太极集团(600129.SH)对外公布的2022年年度业绩预盈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2年全年盈利3.1亿元至3.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59.25%至170.72%,引起市场高度关注。市场观察人士注意到,有多家机构发布了研报,表示看好太极集团2023年增长,并分析认为,公司市场、产品开拓延续高增长,化药、商业有望快速恢复增长。同时,考虑到公司国企改革持续推动,业绩实现高速放量,多家机构纷纷给予了公司“买入”“增持”等评级。
太极集团总部大楼(效果图)聚焦主业盈利能力明显改善主品战略带动“拳头产品”销量高增
(资料图片)
回顾2022年,太极集团以“十四五”战略规划为指引,经营深度聚焦,一方面,通过加速剥离非核心业务,工商协同,聚焦医药主业,实现“轻装上阵”;另一方面通过加快战略布局,加强主业资源整合,医药商业通过调整改革管理架构,搭建“一中心两平台三大专业委员会”整合运营平台,统筹推进业态协同,盈利水平逐步提升。
据悉,公司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等“拳头产品”在内的居家常用药销量更是取得了突破性增长。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累计销售藿香正气口服液14.21亿元,同比增长63%;急支糖浆2.77亿元,同比增长67%。
洞悉增长原因,离不开公司对主品牌战略的坚持,例如,藿香正气口服液,“重新定位,品类破圈”,从防暑解暑单一赛道拓宽到祛暑、祛湿双赛道,明确“祛暑、祛湿、祛暑湿”的市场定位。
与此同时,公司一方面推动产品年轻化,通过跨界合作、联名破圈、场景营销等方式,迭代推出更加符合消费主流的产品形象;另一方面重新梳理并优化产品目标群体,使其在年龄、需求、场景和品类等层面跨越更广维度,强势带动终端销售,又如急支糖浆重新定位为“专业止咳”,并提出“咳嗽非小事,止咳要趁早”的全新的品类价值理念,打造具有传承和联想的“急支豹”IP形象,延续和提升品牌价值,加上各项营销行动紧密配合,再加上部分重点市场新模式探索,多管齐下,形成合力,从而形成了全方位销售突破。
此外,作为国药集团现代中药板块的成员单位和重庆首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获批单位,太极集团还积极开拓中医药海外市场,目前已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60项国际商标。
常年出口的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补肾益寿胶囊、太极天胶、丹参口服液、穿龙骨刺片、超浓缩六味地黄丸等系列太极产品共计30余个品规,已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注册,获注册文号近100个。
不仅担负起了“传承、创新、发展”的责任与使命,更紧跟国内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面践行中医药“走出去”战略。
重组驱动效应持续显现将以6+1为核心打造各领域明星大品
据了解,2020年10月国药集团通过增资入主,成为太极集团实际控制人,2021年4月,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工商注册手续成功变更,整个重组混改工作全部完成。至此,国药太极提出“规范治理、聚焦主业、突破销售、提质增效”的工作方针,明确了“融合、重塑、提高”三大经营目标,促进太极集团高质量发展。
太极集团副总经理兼董秘蒋茜表示:“通过加入国药集团,太极集团突破了发展瓶颈,央地国企重组的驱动效应持续显现。一方面,太极集团的中药业务板块可以与国药集团形成产业链上的优势互补,成为国药集团在中国西部地区的战略增长点;另一方面,作为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综合实力最强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国药集团也能在资金投入、管理经验等方面,助力太极集团增强发展活力,提升经营效率。”|
借鉴国药集团先进的管理经验,太极集团启动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来解决过去未能彻底解决的难点、堵点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重组后,太极集团大幅提高了各级管理人员绩效年薪化比例,总部人员及子公司高管收入60%以上与当期绩效考核挂钩。同时还建立起子公司经理层成员任期激励机制,对任期内高质量完成连续挑战性工作任务的高管人员给予重奖,鼓励其关注任期绩效。
此外,太极集团更着眼企业长远发展,总结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经验,探索实施多种形式的员工中长期激励机制,用以留住和引进优秀人才,充分调动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业务骨干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目前,太极集团新增员工全部实行市场化公开招聘,经理层与经营目标责任制挂钩的浮动工资比例明显上升,全员劳动生产率较重组前有了明显提高。
随着国企改革行动的持续实施,太极集团的业绩也实现了快速提升,关于未来业绩的增长点,蒋茜表示:“太极集团将以中药为核心,化药、生物药、大健康产品为辅助,聚焦“6+1”重点领域,锚定12个产品赛道,深挖临床学术价值,推进整合营销、开展多维宣传,着力打造一批各领域的明星大品,力争达到‘国民熟知、家庭常用’的效果,并成为细分领域的一流品牌。同时,借助太极丰富的补益及大健康产品资源和国药集团资源优势,建立健全大健康养生产品库。护佑人民健康,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FRT136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