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在老百姓的餐桌上,海鲜出现的越来越多。去年,我国海产品人均占有量达到24公斤,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海鲜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在今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发展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这是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在内容中明确提及具体船型。那这型养殖工船到底是一艘什么样的船?近日记者就登上了这艘船,它也是全球第一艘能实现深远海养殖的渔船。一起去看看在船上养鱼到底怎么养?
【资料图】
这艘养鱼船到底长啥样?
记者从珠海的港珠澳1号码头出发,乘补给船前往距离海岸线100海里的养殖工船停泊点,经过5个小时的航行,在大海中间,我们就看到了这艘在海上养鱼的养殖工船。
总台央视记者 吴天白: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船长249.9米,排水量达到13万吨,可谓是渔业养殖“航母”。一上船,船上的养殖工程师孟广玮就介绍了这艘大船的各种“超能力”。他说,全船一共有15个养殖舱,近9万立方米,相当于36个标准游泳池的大小。
养殖工程师 孟广玮:我们岸基的养殖基地自己培育鱼苗,鱼上船以后全程采用我们自行研究的颗粒饲料来进行自动化投喂,长到一斤左右的商品规格就可以上市。
孟广玮说,中国已稳居世界第一渔业大国,养殖水产品占到全世界养殖产量60%以上。以前传统的海水养殖都是在近海,这些年基本饱和了,而且养的大多是贝类、藻类等海产品,由于技术水平还不够完善,在深远海养殖一直没能实现。
需求推动了技术发展,这次将养殖拓展到深远海,不但减少了污染,还可以边走边养,甚至还可以躲避一些自然灾害。
养殖工程师 孟广玮:现代网箱养殖容易受到台风、赤潮等一些自然灾害的危害,导致产量受到一定的影响。我们造这艘10万吨的养殖工船,利用船的游弋,可以有效躲避自然危害。
3700吨!一条船的捕鱼量超过查干湖
这艘船能养多少鱼?举个例子,查干湖冬捕的年捕捞量是1500吨。这条养鱼船一年的捕捞量是3700吨,远远超过查干湖的捕捞量,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海上粮仓”。
总台央视记者 吴天白:在大型养殖工船的甲板上,可以看到船员正在进行大黄鱼的捕捞作业。因为光照会影响大黄鱼的品相,所以捕捞工作都会在凌晨进行。从开始运行至今,这条船已经陆续收获了将近1000吨的深远海养殖大黄鱼。
养殖工程师 孟广玮:我们船上有加工车间,可以选择在船上直接进行抽真空的保鲜加工,也可以进入速冻隧道进行冷冻鱼的加工,或者是用冰浆把它封存之后转运到加工厂进行深加工。
孟广玮告诉记者,大黄鱼的整个生长周期都是在这艘船上度过的,想要养出品相这么好的大黄鱼,水质是关键。
养殖工程师 孟广玮:我们用海水泵不断地向养殖舱内进行注水,将多出来的海水排到舷外,可实现养殖舱24小时不间断地换水,保证水质是新鲜的外海水。
记者看到,除了这种全新的养殖模式,这艘船还配备了很多自动化设备,船上一共只有35位船员,一年的产鱼量却能达到3700吨,平均每个人一年要养100多吨鱼。
养殖工程师 孟广玮:传统养殖业主要是靠渔民一代一代相传的经验来进行,而我们主要进行一些科学数据的积累,对我们的养殖流程进行一些优化,实现标准化养殖。
和传统的近海网箱养殖大黄鱼相比,深远海养殖大黄鱼口感更接近野生。记者了解到,养殖工船一艘船的年产值在3亿元左右,去掉所有成本,一年可以盈利6000万左右。按照首艘养殖工船20年的设计寿命,能产生的经济价值非常可观。
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董韶光:我们计划用5到10年时间,投入350亿左右,把我们整个养殖船队拓展到50艘,每年的年产值应该是在500亿元以上,是世界领先的养殖船队。
除了卖鱼带来的经济收益,新船型的出现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副总经理 谷克超:不管是动力系统、控制系统还是相应的研发机构,积极性是比较高的。我们也准备了一条生产线,专门用来建造养殖工船,我们对这个船的前景是有信心的。
中国“船”说·6艘!更多海上粮仓同步建造
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又可观,这就不难理解中央一号文件为什么会点名这艘大船了。目前,像这样的养殖工船有6艘在建,那这样的大船是怎样造出来的呢?
中国船舶青岛北海造船养殖工船技术总师 王伟堂:为了最大化地增加养殖水体,我们压缩了很多非养殖区域的空间,给我们带来不小的难点。
王伟堂是养殖工船项目的技术总师,有着近20年的造船经验。他告诉记者,全球首艘养殖工船在设计时没有可借鉴的案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其中的一项技术难点就是如何在船内建造养殖舱,不仅要留出鱼的生存空间,还需要设计新结构,使鱼的排泄物等水中杂质便于收集排出。
中国船舶青岛北海造船养殖工船技术总师 王伟堂:鱼排是第一次用在船舶上,整个鱼排空间比较小,首先考虑就是怎么来装。在很小的空间内,我们要完成涂装、焊接、工人的打磨,还有系统调试。我们前期跟设计院做了深入的探讨,寻求了一个最佳的方案,就形成了目前这个状态。
王伟堂告诉记者,这艘大船不仅制造精度非常高,还要处处为鱼着想。黄花鱼胆小,对环境刺激特别敏感,因此最难的就是如何减少大船运行产生的震动噪声。
中国船舶青岛北海造船养殖工船技术总师 王伟堂:大黄鱼这种鱼类它对噪声比较敏感,技术指标的要求是控制在150分贝。船本身是存在动力的,有动力它就有噪声,我们采取了很多减震降噪的措施,动力用的是电力推进,过程比较曲折,但是最终结果是达标。
有了第一艘船的经验积累,现在后续养殖工船的研制也已经开始了。目前全国有6艘养殖工船在建,除了养大黄鱼之外,未来还会养殖三文鱼、石斑鱼等深海鱼类,深海将会出现更多更大的海上粮仓。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宋建春 李宁 吴天白)
责任编辑:FRT136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