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月29日电 (浦帆)1月28日,农历兔年首个工作日,《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即“上海优化营商环境6.0版方案”)出台,从4个方面推出27大项、195小项任务举措,持续发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作为全国首批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的城市之一,2018年起,上海已连续出台5版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
(相关资料图)
在1月29日举行的上海市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阮青介绍,上海推行优化营商环境6.0版行动方案主要从四个方面考虑:
一是延续性,与前5个版本的行动方案相衔接,既要做好针对世界银行指标领域的改革深化工作,也要注重整体提升营商环境;二是创新性,注重进一步鼓励浦东、临港、张江、虹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先行先试;三是集成性,从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公共服务、监管执法、法治环境等方面,在集成创新上用力;四是实效性,落实好企业开办变更注销全程网办、工程建设领域一站式施工许可、综合竣工验收、区域评估、代办服务、免申即享、高效监管一件事、轻微违法免罚等改革举措,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的满意度。
在上海2023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上,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强调:把市场化作为鲜明主线,把法治化作为基础保障,把国际化作为重要标准。
过去五年,上海在持续推出5版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中,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共提出了756项举措,成效显著。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中国的排名从2018年的全球78位提升到了2020年的第31位。在该评测中,上海、北京为样本城市,其中上海权重占55%。
“现在世界银行评测的营商环境,它基本上都是可以用指标来考量的,但还是有一些营商环境很难用指标衡量,这就是所谓的‘软环境’。”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上海在服务理念、政策制度完整性、法治环境等“软环境”方面都是较为优秀的。
在政务服务方面,目前“一网通办”已经成为上海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赋能,从企业办事、政府监管到政务服务、企业服务等绝大部分事项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质”的飞跃。数据显示,到2023年初,上海“一网通办”总门户累计接入近3600个服务事项,累计办件2.97亿件,网办率达84%。
自2018年初,上海在全国率先推行“一网通办”以来,各区、各部门都在不断探索创新各项简化与便利举措的落地场景。如浦东创设了自主公示制度,市场主体可以通过“一网通办”平台自主向社会公示公司高管人事变动,登记机关不再予以审查备案,节约了准备申请材料及办理备案登记所需的时间和精力。
松江推出工业用地节余土地分割转让新政,创新“拿地即开工”机制,正泰智电港新项目从完成土地摘牌到拿到桩基施工许可证,只用了6个小时。
此外,在法治环境方面,2020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启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检察机关对于涉企刑事案件,在依法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政策的同时,督促涉案企业作出合规承诺并积极整改,促进企业合规守法经营。金山区检察院作为全国第一批6家试点单位之一,截至目前已对16家涉案企业开展企业合规,涉及5000余名劳动者就业稳定,其中11家企业经考察合格后不起诉。
在沈开艳看来,营造一个好的营商环境,就是让企业对中国的市场、上海的未来发展有信心。“让人家做成百年企业,就是要营造‘这个地方是可以让人稳定、长期挣钱’的氛围环境。”(完)
责任编辑:FRT136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