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新网重庆12月10日电 (白伟 杨磊 梁钦卿)临近年末,正值酿酒高峰期。10日一大早,在重庆市黔江区邻鄂镇艾坪村四组的小酒坊里,冉威和父亲冉茂江已开始忙碌起来。
虽然室外温度不足10℃,但室内却是热气腾腾、香气四溢。高温加热下,伴随着不断升腾的雾气,复蒸完成的玉米便出甑了,父子俩正在抓紧进行摊粮。
为了保证酒的口感和品质,接下来的下曲、堆箱、糖化、发酵、烤酒等环节,父子俩都严格把关,均按照传统工艺手工操作。冉茂江说:“我们煮酒的工艺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一直传到我孩子这一辈,总共已传承5代人了。”
虽说是祖传技艺,但也一度面临传承危机。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冉茂江和儿子冉威曾连续3年外出务工,酿酒便中断了。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随着家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父子俩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
2019年,冉威和父亲冉茂江筹集10余万元资金,创办起村里第一家小酒坊。因为是传统技艺生产,所以产品很快受到市场的青睐。
图为冉威和父亲冉茂江在小酒坊里劳作。 白伟 摄冉威介绍,现在小酒坊每个月煮酒的次数在15次左右,年生产量在30000斤左右,绝大部分酒都是销往上海、浙江、广东等沿海城市,一年的生产销售额有30多万元。
随着销量攀升,小酒坊的酿酒频次也日渐增长,酒的品类也增加到近10个。如今,小酒坊正向规模化生产转变,带动乡亲一起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现在我们的煮酒技艺已经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传承好这门技艺。”冉威说,接下来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煮酒或玉米等农经作物种植。(完)
责任编辑:FRT136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