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冲击仍存,但我国消费市场持续恢复的基础没有改变。为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应当加强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建设,为稳消费提供依托。
当前,我国消费规模扩大、结构升级的态势仍将延续。随着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落实,促进消费系列政策成效逐步显现,商品和服务消费需求将不断释放,消费市场有望继续稳步恢复。但也要看到,受疫情影响,消费特别是接触型消费恢复较慢,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服务业领域面临较多困难。疫情期间,物流业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品供给能力亟需提升等问题也比较突出。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流通效率,降低消费成本,从而丰富有效供给,释放消费潜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能够在更大范围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扩大交易范围,推动分工深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财富创造。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流通业对于保持经济运转、保障医疗物资配送、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推进复工复产尤其重要,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将对经济社会正常运转起到关键作用。
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对于稳消费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消费实现过程中的损耗成本,特别是有效解决困扰县域农村消费市场蓬勃发展的消费便利性问题。另一方面,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在科技赋能和消费升级驱动下,依托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化应用,能够实现供需两侧的高效对接,有效减少过往供给很难迅速回应需求变化的弊病,从而推动供给升级、增强供需适配性,释放消费潜力。
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流通领域制度规范和标准,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统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通过提升供给质量创造更多市场需求,通过优化分配释放更大消费潜力。只有打通关键堵点拓展更广流通空间,才能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
此外,要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科学优化综合运输通道和枢纽布局,完善城乡融合的基础交通网络。要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提升产业集中度,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加快发展物联网,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实现线上线下良性互动、共赢发展。(冯其予 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FRT136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