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社会 经济 快讯 文化 时尚 女性 科技 汽车 综合 快报

动态焦点:10月经济延续恢复态势

2022-11-16 08:58:04 来源:北京商报

10月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发布会上表示,10月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下行风险上升,国内疫情防控压力比较大,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加大。


(相关资料图)

面对新情况,各地加力落实稳经济各项举措,积极释放政策效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生产需求保持恢复,结构调整扎实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不过,业内专家也指出,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5%,降至6月以来的最低增速。提振消费仍是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

生产需求保持恢复

“10月受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部分指标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但是从累计来看,保持了总体平稳。”付凌晖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表示。

生产需求累计保持恢复态势,在数据上体现的较为明显。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增速比1-9月加快0.1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0.1%,与1-9月持平。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5.8%和0.6%,增速均比1-9月回落0.1个百分点。

不过,生产端工业和消费的指标在10月有所回落。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低于上月的6.3%。环比增长0.33%,低于上月的0.84%。10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0.1%,低于上月的1.3%。10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7%,较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仅高于今年3月的46.7%和4月的40%,为年内第三低水平。

“10月疫情反复叠加内外需回落,以及企业仍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导致工业生产增速回落。”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表示,“服务业景气度回落也是同样的原因,受疫情反复影响,零售、道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租赁及商务服务等接触性聚集性服务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位回落,业务总量下降。国庆节期间出游人次和旅游收入恢复率较中秋节继续回落。”

展望下一阶段,温彬预计,外需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有所回落,但疫情防控政策边际调整,基建投资继续较快增长,房地产市场逐渐企稳,内需将延续恢复势头。

高技术制造业当起排头兵

在生产有所恢复的基础上,工业升级的发展态势持续,其中,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高技术制造业发展突出。前10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比1-9月加快0.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3.6%,比1-9月加快0.2个百分点。

具体到10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较9月加快1.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长1.6个百分点,拉动作用较9月提高0.1个百分点。随着信息通信快速发展,相关行业生产和产量保持较快增长,10月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移动通信基站设备、5G智能手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9.1%和18.4%。

高增加值背后是加快的投资。1-10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5%,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增速高14.7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是结构转型升级的题中之义。”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说道,“结构转型升级,除了要发展扩大服务业外,一来就是在制造业中降低污染,提高技术导向的高精尖制造业占比,二来就是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强技术创新。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正体现了这些趋势。”

“尽管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但是我国工业体系完整、规模优势明显,随着创新驱动增强,结构升级、质量提升态势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付凌晖说,“下阶段,我们要落实好各项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措施,推动工业生产持续向好,保持稳定发展。”

提振消费是重点

展望下一阶段拉动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提振消费仍是受访专家提及的重点。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71亿元,同比下降0.5%。“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5%,这个数据低于上月的2.5%,降至6月以来的最低增速,环比-0.68%,低于上月的0.43%。同环比增速均转为负增。”温彬评价道。这也意味着消费提振还有很大的空间。

温彬指出,当前消费恢复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制约:“一是消费场景受限,10月以来,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特点,冲击线下接触型消费,最为典型的餐饮消费同比下降8.1%,降幅较上月扩大6.4个百分点。二是消费能力削弱,10月城镇调查失业率持平至5.5%,较二季度均值有所上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消费能力。三是消费意愿有待提振,10月居民部门新增存款同比少减近7000亿元,显示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倾向仍然偏高,消费意愿有待提振。”

下一阶段,温彬认为消费仍将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居民消费信心仍处于偏低水平,预防性储蓄率仍然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居民消费基础仍然稳健。

至于如何提振消费,王鹏指出,要利用好年底的各种节假日,一方面做好精准防控,另一方面要做好兜底政策,配以发放消费券、对商家给予一定补贴等,从而提振消费。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陆珊珊

关键词:

上一篇:全球视点!楼市10月销售端未明显改善

下一篇:全球球精选!10月份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保持在合理区间

责任编辑:FRT136

经济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