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11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曹巍11日在2022北京·昌平生命科学国际高峰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北京医药产业发展呈现全面提速的发展态势,多项产业主要指标创造历史新高。2021年医药健康产业营业收入近5000亿元,比五年前翻一番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从24.2亿元,增加到123.1亿元,翻了两番多。上市企业数量5年新增38家(总计72家),超过前些年总量。
亦庄细胞治疗、新药基地等4个标厂已投入使用
曹巍介绍,过去5年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发生了六个方面突出变化。
(相关资料图)
一是产业战略定位进一步提升。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注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明确了助推北京创新发展“双发动机”之一的战略地位。2017年十大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发布后,北京连续深入实施两轮“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
二是建立了推动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专门成立了北京市医药健康统筹联席会,市领导为召集人,市经信、市卫健、市药监等19家产业密切相关的市区部门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在联席会的统筹调度下,着力解决北京市产业主体的难题和急迫需求,包括“建立危废中转站、实验动物运输车”等百余项问题。
例如,实验动物运输长期缺乏专用运输车,导致实验动物运输困难,在市医药健康联席会的协调下,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信局、市交通委联合北汽福田制定了实验动物运输车团体标准,并推动产出了符合国六标准的实验动物专用运输车,可销售挂牌,目前,已有22家实验动物许可单位购置了28辆专用运输车。同时,还开通通行证办理渠道,解决了实验动物生产单位日间市内运输需求。
三是有效保障产业空间,加快建设了一批符合产业特点的标准厂房。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与产业主导的四个区,优先保障产业发展空间。从之前的3年提供1000亩工业用地,提高到3年提供3000亩,仅2021年至今1年半的时间,已为产业规划提供约1600亩地,大大缓解了项目等地的问题。
同时,按照新药、细胞治疗、高端医疗器械等创新品种生产线需求和特点,加快建设一批标准厂房,已开工建设的总面积达110万平米,预计拉动投资109亿元,可满足全市100个以上项目的空间需求。
目前,亦庄细胞治疗、新药基地等4个标厂已投入使用,入驻率达90%,今年底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创新中心二期等2个标厂即将投入使用,昌平生命谷产业基地等一批标厂预计明后年将陆续投入使用。通过提供标准厂房,保障一批处于临床阶段、即将面临产业化的项目快速获得产业化空间。
四是一批高水平关键技术平台在京布局并陆续开展服务。紧密围绕药品、医疗器械研发生产的关键环节和共性需求,科学布局符合北京市特点的第三方技术服务平台,推动水木未来结构解析、寻济高端制剂、百放、荷塘生华、新生巢等一批专业平台及孵化器正式启用,飞镖加速器落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其中,寻济高端制剂已建立难溶药物口服制剂、复杂注射剂技术、口服难吸收药物等多个新型药物制剂平台,为多家企业提供药物递送与复杂制剂技术服务。荷塘生华拥有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病毒载体、mRNA的关键技术平台,支持一批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创新项目研发转化。此外,推动10万升生物药代工生产服务平台建设,已有4万升投入使用。
五是临床资源对产业的支撑力显著提升。高标准加快研究型病房、研究型医院建设,布局支持30家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2021年研究型病房承接了全市92.6%的创新品种临床试验,成为支撑创新品种临床试验的主力军。
北京市首个对标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型医院落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并于今年5月顺利竣工。临床试验效率显著提升,推进伦理审查互认联盟成员单位达48家;推动友谊医院等在全国率先试点应用电子知情与电子支付,支付时间由30天缩短到2天;引导医疗机构优化临床试验内部审批流程,临床试验合同签署、受试者首例入组等时间均显著缩短。
六是密集为产业配套系列支持政策。近5年,根据产业发展要素需求,精准配套支持举措。资金方面,市财政局通过直接补助、后补贴、基金等多种资金投入方式加大对产业全链条发展、标准厂房建设的支持力度。人才方面,北京市人才工作局针对医药健康领域紧缺的AI医疗、细胞与基因治疗等11类关键技术人才,加强引进,补充人才短板。
市场应用方面,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发布政策,明确医保基金可支付临床试验中常规门诊、常规联合用药等费用,解决了困扰企业、受试者多年难题。推进商业保险支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推出“北京普惠健康保”,将医保目录外的创新药优先纳入目录范围,进一步提高产业主体创新研发积极性。
改革试点方面,北京市药监局出台了《关于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实施方案》为北京两区建设出台的第一个全产业链开放实施方案,近期印发了《北京市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试点方案》,认定并发布第一批白名单企业和物品,大大提高了研发用物品通关效率。
2021年医药健康产业营收比五年前翻一番多
曹巍说,目前,北京医药产业发展呈现全面提速的发展态势,多项产业主要指标创造历史新高。2021年医药健康产业营业收入近5000亿元,比五年前翻一番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从24.2亿元,增加到123.1亿元,翻了两番多。上市企业数量5年新增38家(总计72家),超过前些年总量。获批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AI三类医疗器械,数量连续五年保持在全国第一。
曹巍表示,北京市多项前沿突破性进展领跑国际,北京大学邓宏魁国际首次完成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艾滋病和白血病。邵峰、李文辉等多位前沿人才先后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突出贡献中关村奖”等。同时,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立足打造世界级先进水平专业科技园,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引入国际化专业运营管理团队,带动全球优质创新资源向生命园汇聚。
与此同时,北京市还形成了科学家领衔创办企业的新特色,诞生了一批全球顶尖科学家包括王晓东、谢晓亮、邵峰等科学家创办的原创技术企业,北京正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曹巍说,北京市将深入落实新一轮医药健康行动计划,发挥市医药健康统筹联席会议作用,持续优化创新服务,加大空间、人才、资金等政策保障力度,努力营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推动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也让更多创新成果造福人类。(完)
责任编辑:FRT136
经济